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117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基板上布设有若干列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电极块,第一电极块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一电极延伸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基板上还布设有若干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每一行的第二电极包括数量与第一电极列数相等的第二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二电极块,第二电极块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二电极延伸部,第二电极延伸部与第一电极延伸部相咬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将两种电极设计为咬合的形状,通过咬合部分形成电容结构,使布线得到简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通常需要多层导电材料结构(如ΙΤ0),有些虽然只用单层ITO来实现,但却需要在X方向-Y方向交叉点处增加跳线以形成x、Y两个维度相互交叉的网络,即要求其中一个维度的电极设计成在另一个维度的电极上进行跳线的结构,制作跳线结构时,首先需要在交叉的位置首先布设一绝缘层,然后再在绝缘层上布设由导电材料形成的跳线,这种布线非常复杂,对工艺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旨在单层基板上实现非跳线结构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上布设有若干列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块的同一侧,以所述第一电极块为起点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一电极延伸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基板上还布设有若干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每一行的第二电极包括数量与第一电极列数相等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二电极块,在所述第二电极块的同一侧,以所述第二电极块为起点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二电极延伸部,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相咬合。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均绑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极的走线就近向所述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引出至相应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极的走线两侧均与第二电极相邻,第二电极将所有第二电极的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隔离。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一底边绑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极的走线引出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极的走线两侧均与第二电极相邻,第二电极将其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隔离。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左右两侧最靠外的电极块为第一电极块。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一底边绑定有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电极的走线引出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距离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最远的至多两行第二电极的走线两侧均与第一电极或地线相邻;而其余第二电极的走线两侧均与第二电极相邻,所述其余第二电极将其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隔离。进一步地,距离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最远的一行第二电极中的各个第二电极单元的走线串接后由所述基板的侧边引出至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O. Imm且小于等于O. 3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均为矩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为感应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驱动电极。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驱动电极的面积。本技术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将两种电极设计为咬合的形状,通过咬合部分形成电容结构,而无需再设计跳线,使布线得到简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示意图; 图2是图I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布线的一种变形示意图;图5是图I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布线示意图;图7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有边框走线的布线示意图;图8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的无边框走线的布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中,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基板上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分布有若干第一电极和若干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形成电容结构,两者分别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即,只要保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一个在水平方向布设另一个在垂直方向布设即可,为表述方便,下文分别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首先请一并参照图I、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在基板上布设有若干列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和若干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走线2、第二电极走线I均引出至与基板绑定的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 FPC) 5。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电极块6,在第一电极块6的同一侧,以第一电极块6为起点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一电极延伸部61,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图I、图2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每一行的第二电极包括数量与第一电极列数相等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二电极块7,在第二电极块7的同一侧,以第二电极块7为起点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二电极延伸部71,第二电极延伸部71与第一电极延伸部61相咬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71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61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O. Imm且小于等于O.3mm η第二电极延伸部71与第一电极延伸部61的咬合位置即形成电容结构,以第一电极为感应电极、第二电极为驱动电极为例,则第一电极延伸部61可实时感应到第二电极延伸部71上电荷的变化,无需跳线即可实现单层触摸检测,其中感应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驱动电极的面积。图I中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即第二电极块)在水平方向上为“驱动-感应-感应-驱动-驱动-驱动-感应-感应...”的背靠背式的排布,在感应电极之间设有填充块3,用于保持整个基板布线的平整度和整体透光率,同时左右两侧具有金属走线4,电容式触摸屏一般都是从一边引出所有驱动感应线通过FPC跳线后接至触控IC上。如图1,我们采用双边出线方式,如果我们选择上底边为IC位置,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下底边出来的驱动线通过侧边走线引到上端来。之所以用金属线,一是因为金属线阻抗很小(几乎零电阻)不会导致另一端的驱动信号衰减 ,二是因为ITO是透明的,边上走有色金属线有利于FPC绑定定位。图I、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采用上下两底边均绑定FPC的走线结构,FPC用于将每行第二电极中的各个第二电极单元短接到一起,还用于将第二电极引至检测电路,短接时需要进行跳线,这个可以在FPC上跳线,也可以在基板上进行ITO跳线,驱动电极的走线就近向基板的上下两底边引出至相应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极的走线I两侧均与驱动电极相邻,驱动电极将其走线与感应电极相隔离,可以在没有扫描的时候接地,因此驱动电极的走线I与感应电极问电场完全被中间的驱动电极块7吸收,互电容为零,触摸走线区时走线完全没有干扰数据产生。同时,这种上下两底边绑定FPC可使驱动电极的走线I的长度减半,可适配的方块电阻可以为原来的2倍,能适应更宽的驱动频率范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电极延伸部71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61之间具有填充块8。填充块8的一个作用是导致驱动与感应间的电场更发散有利于触摸变化,另一个作用则可以有效减小节点部分驱动与感应的总面积,悬浮情况下通过手指传入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层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一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布设有若干列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电极块,在所述第一电极块的同一侧,以所述第一电极块为起点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一电极延伸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基板上还布设有若干行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每一行的第二电极包括数量与第一电极列数相等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二电极块,在所述第二电极块的同一侧,以所述第二电极块为起点向第二方向延伸出若干第二电极延伸部,所述第二电极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部相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邓耿淳李健石吉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