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该抗变形蓄水池设有一个上窄下宽的截面呈梯形的池体,池壁的内侧竖向垂直于池底,池壁内侧涂覆有一层防水砂浆抹面,在水池的上部边沿设有浆砌花砖围墙以及等间距布设的浆砌砖门柱,蓄水池的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方便取水的钢筋砼板门。该蓄水池不仅结构坚固,抗变形,一次性储水量大,而且设有防护栏,可有效防止人畜掉入池内,给采动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水池,尤其是可以防护塌陷区内蓄水池不受地下开采影响的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
技术介绍
由于地下煤炭大量的采出,导致地表产生大范围的沉陷区,从而破坏该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特别对蓄水池的破坏较为严重,导致蓄水池不能正常使用,给采动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采动区内蓄水池易被破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该蓄水池不仅结构坚固,抗变形,一次性储水量大,而且设有防护栏,可有效防止人畜掉入池内,给采动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采动区内抗变形蓄水池设有一个上窄下宽的截面呈梯形的池体,池壁的内侧竖向垂直于池底,池壁内侧涂覆有一层防水砂浆抹面,在水池的上部边沿设有浆砌花砖围墙以及等间距布设的浆砌砖门柱,浆砌花砖围墙可有效防止人畜坠落池中,浆砌砖门柱可增加浆砌花砖围墙的稳定性,蓄水池的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方便取水的钢筋砼板门。蓄水池底板均采用现浇IOOmm厚C20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置Φ8单层钢筋网,下部采用200mm厚块石垫层;蓄水池池壁顶部采用500mm厚,底部采用800mm厚的M7. 5浆砌块石进行砌筑;池壁分两次抹20mm厚I :2. 5防水砂衆抹面。池底基础必须置于中风化基岩上,首先采用200mm的块石垫层进行铺筑,然后在其上现浇IOOmm厚C20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置Φ8单层钢筋网,其后再进行蓄水池梯段设置,梯段总长5040mm,宽1000mm,总高2670mm,每个台阶踏步宽300mm,高150mm,蓄水池梯步采用M7. 5衆砌块石砌筑形式,梯步横向上方采用抹20mm厚I :2. 5防水砂衆抹面形式。蓄水池混凝土施工时应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缝隙处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填实,浙青砂衆嵌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蓄水池不仅结构坚固,抗变形,一次性储水量大,而且设有防护栏,可有效防止人畜掉入池内,给采动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进水与出水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沿A-A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沿B-B截面示意图。图中,I.钢筋砼板门,2.进水口,3.出水口,4.浆砌花砖围墙,5.地面线,6.池壁,7.防水砂浆抹面,8.池底,9.浆砌块石,10.浆砌砖门柱。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该抗变形蓄水池设有一个上窄下宽的截面呈梯形的池体,池壁6的内侧竖向垂直于池底8,池壁6内侧涂覆有一层防水砂浆抹面7,在水池的上部边沿设有浆砌花砖围墙4以及等间距布设的浆砌砖门柱10,浆砌花砖围墙4可有效防止人畜坠落池中,浆砌砖门柱10可增加浆砌花砖围墙4的稳定性,蓄水池的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水口 2和出水口3,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方便取水的钢筋砼板门I。蓄水池底板均采用现浇IOOmm厚C20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置Φ8单层钢筋网,下部采用200mm厚块石垫层;蓄水池池壁6顶部采用500mm厚,底部采用800mm厚的M7. 5浆砌块石进行砌筑;池壁6分两次抹20_厚I :2. 5防水砂衆抹面7。池底8基础必须置于中风化基岩上,首先采用200mm的块石垫层进行铺筑,然后在其上现浇IOOmm厚C20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置Φ8单层钢筋网,其后再进行蓄水池梯段设·置,梯段总长5040mm,宽1000mm,总高2670mm,每个台阶踏步宽300mm,高150mm,蓄水池梯步采用M7. 5浆砌块石9砌筑形式,梯步横向上方采用抹20mm厚I :2. 5防水砂浆抹面7形式。蓄水池混凝土施工时应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缝隙处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填实,浙青砂浆嵌缝。权利要求1.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该采动区内抗变形蓄水池设有一个上窄下宽的截面呈梯形的池体;其特征是池壁(6)的内侧竖向垂直于池底,池壁(6)内侧涂覆有一层防水砂浆抹面(7),在水池的上部边沿设有浆砌花砖围墙(4)以及等间距布设的浆砌砖门柱(10 ),蓄水池的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水口( 2 )和出水口( 3 ),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方便取水的钢筋砼板门(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其特征是蓄水池底板均采用现浇IOOmm厚C20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置Φ8单层钢筋网,下部采用200mm厚块石垫层;蓄水池池壁(6)顶部采用500_厚,底部采用800_厚的M7. 5浆砌块石进行砌筑;池壁(6)分两次抹20mm厚I :2. 5防水砂衆抹面(7)。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其特征是池底(8)基础必须置于中风化基岩上,首先采用200mm的块石垫层进行铺筑,然后在其上现浇IOOmm厚C20钢筋混凝土底板,配置Φ8单层钢筋网,其后再进行蓄水池梯段设置,梯段总长5040mm,宽1000mm,总高2670mm,每个台阶踏步宽300mm,高150mm,蓄水池梯步采用M7. 5浆砌块石(9)砌筑形式,梯步横向上方采用抹20mm厚I :2. 5防水砂浆抹面(7)形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该抗变形蓄水池设有一个上窄下宽的截面呈梯形的池体,池壁的内侧竖向垂直于池底,池壁内侧涂覆有一层防水砂浆抹面,在水池的上部边沿设有浆砌花砖围墙以及等间距布设的浆砌砖门柱,蓄水池的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方便取水的钢筋砼板门。该蓄水池不仅结构坚固,抗变形,一次性储水量大,而且设有防护栏,可有效防止人畜掉入池内,给采动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文档编号E04H7/18GK202718442SQ20122027907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春蓉, 郭广礼, 郑杰炳, 查键锋, 谭显龙, 田宏, 莫建兵, 杨建国, 代述勇, 李航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适用复杂山区采动区的耕地灌溉抗变形蓄水池,该采动区内抗变形蓄水池设有一个上窄下宽的截面呈梯形的池体;其特征是:池壁(6)的内侧竖向垂直于池底,池壁(6)内侧涂覆有一层防水砂浆抹面(7),在水池的上部边沿设有浆砌花砖围墙(4)以及等间距布设的浆砌砖门柱(10),蓄水池的的前后分别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蓄水池的一侧设有方便取水的钢筋砼板门(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蓉,郭广礼,郑杰炳,查键锋,谭显龙,田宏,莫建兵,杨建国,代述勇,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