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87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它包括:一壳体、一扳手组、一第一传动单元、一第二传动单元、一行程切换单元和一拉绳。扳手组包括一全排扳手座和一半排扳手座。第一传动单元一端固接全排扳手座,其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第二传动单元的一端固接半排扳手座,其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行程切换单元装接在壳体且分别连接第一传动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单元的另一端。拉绳装接在壳体,其一端固接在所述行程切换单元,其另一端伸出壳体。它具有如下优点:全排扳手座和半排扳手座通过一个行程切换单元便可实现全排水和半排水,使得该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适用于较小水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大都是通过全排按钮或旋钮带动相应的全排转动机构转动实现排水阀的全排水功能,或者通过半排按钮或旋钮带动相应的半排转动机构转动实现排水阀的半排水功能,两套转动机构的设计使得该结构不仅零件结构复杂、组装不便,且无法用于空间较小的水箱内,使用不便。或者,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201321653Y、为“一种双档排水阀的扳手机构”,其螺头中设有全排限位槽和半排限位槽,扳手上设有可活动配合该全排限位槽 中的全排限位块,扳手内设有一半排控制柄,该半排控制柄的一端可转动套接于传动杆上, 该半排控制柄设有可活动配合于半排限位槽中的半排限位块。通过下压按钮并带动扳手一起转动实现半排水,通过下压按钮以外的扳手的任何位置带动扳手转动实现全排水。该全排半排切换机构均装接在扳手或螺头,半排水时需同时下压按钮和扳手,操作复杂、繁琐,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的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110、120);—扳手组,它包括一全排扳手座(10)和一半排扳手座(20);一第一传动单元(200),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00)的一端固接全排扳手座(10),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00)的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110、120);一第二传动单元(300),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00)的一端固接半排扳手座(20),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00)的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110、120);一行程切换单元,它装接在壳体(110、120)且分别连接第一传动单元(200)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单元(300)的另一端;及一拉绳(400),它装接在壳体(110、120),其一端固接在所述行程切换单元,其另一端伸出壳体(110、120),转动半排扳手座(20)带动第二传动单元(300)转动进而使行程切换单元控制拉绳(400)移动的距离为短距离实现半排水,或者转动全排扳手座(10)带动半排扳手座(20)和第一传动单元(200)同步转动进而使行程切换单元控制拉绳(400)移动的距离为长距离实现全排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行程切换单元包括一转盘(510)、一摆杆(520)和一限位杆(530),所述转盘(510)固接在第一传动单元(200)且随第一传动单元(20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摆杆(520)的一端固接在第二传动单元(300),摆杆(520)的另一端固接所述拉绳(400)且随第二传动单元(300)的转动而摆动并带动拉绳(400)移动,所述限位杆(530)活动装接在壳体(110、120)且其一端在转盘(510)的作用下能在接触摆杆(520)的另一端并限制摆杆(520)摆动的限位位置及位于摆杆(520)的另一端之下以使摆杆(520)能较大角度摆动的让位位置之间移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转盘(510)固接在第一传动单元(200)的末端,所述摆杆(520)固接在第二传动单元(300)的末端,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00)和第二传动单元(300)共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限位杆(530)之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110、120);所述转盘(510)之外周面向外凸设一具有一滑坡的压块(511),所述限位杆(530)设有一位于所述压块(511)之下且能与所述滑坡相配合以使限位杆(530)的一端移动的凸柱(531)。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用于将限位杆(530)复位的弹性件(600),所述弹性件(600 )顶抵在限位杆(530 )的一端和壳体(110、120 )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00)为一中空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全排扳手座(10) —体成型;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00)为一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第一传动杆且其二端分别伸出第一传动杆。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全排扳手座(10)包括一全排扳手(11)、一能在下压半排扳手座(20 )时控制半排扳手座(20 )单向旋转且能在下压全排扳手座(10 )时带动全排扳手座(10)与半排扳手座(10)同步转动的限位块(12)和一定位套(13),所述第一传动杆一体成型在定位套(13),所述限位块(12)位于全排扳手(11)和定位套(13)之间,所述半排扳手座(20)转动装接在全排扳手(11)和定位套(13)之间且位于限位块(12)之下。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设有外螺纹的螺头(30)和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的螺母(40),所述螺头(30)套接在第一传动单元(200)之外周,所述螺母(40)套接在螺头(30)之外周,马桶水箱壁位于所述螺头(30)与螺母(40)之间并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整个行程切换机构紧固在马桶水箱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定位套(50)、一卡环(60)和二扭簧(70),所述定位套(50 )装接在第一传动单元(200 )和第二传动单元(300 )之间,所述卡环(60 )装接在螺头(30)与第一传动单元(200)之间,所述二扭簧(70)分别装接在转盘(510)和壳体(110、120)之间以及摆杆(520 )与壳体(110、120 )之间。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全排扳手座和一半排扳手座通过一个行程切换单元便可实现马桶水箱的全排水和半排水,且行程切换单元装接在壳体内,使得该行程切换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适用于较小的水箱,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2.转动半排扳手座通过第二传动单元带动摆杆摆动并通过限位杆在限位位置限制摆杆摆动而实现半排水,转动全排扳手座同时带动半排扳手座和第一传动单元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转盘转动和摆杆摆动并通过限位杆处在让位位置使摆杆摆动角度变大而实现全排水,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半排扳手座和全排扳手座转动均为同一方向,符合人们的操作习惯。3.第一传动杆为中空且第二传动杆穿过第一传动杆,节省壳体空间且装配方便,适用于较小水箱。4.设有用于将限位杆复位的弹性件,使得限位杆能自动复位,使用、操作方便。5.全排扳手座包括限位块,使得转动全排扳手时能同时带动半排扳手座转动,还能控制半排扳手座单向旋转,结构简单、设计巧妙。6.马桶水箱壁位于所述螺头与螺母之间并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将整个行程切换机构紧固在马桶水箱壁,装配简单,连接牢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的剖视图。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初始状态且缺少前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转动半排扳手座且缺少前壳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转动全排扳手座且缺少前壳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的转盘的结构图。图8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的摆动杆的结构图。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的限位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排半排行程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110、120);一扳手组,它包括一全排扳手座(10)和一半排扳手座(20);一第一传动单元(200),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00)的一端固接全排扳手座(10),所述第一传动单元(200)的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110、120);一第二传动单元(300),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00)的一端固接半排扳手座(20),所述第二传动单元(300)的另一端转动装接在壳体(110、120);一行程切换单元,它装接在壳体(110、120)且分别连接第一传动单元(200)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单元(300)的另一端;及一拉绳(400),它装接在壳体(110、120),其一端固接在所述行程切换单元,其另一端伸出壳体(110、120),转动半排扳手座(20)带动第二传动单元(300)转动进而使行程切换单元控制拉绳(400)移动的距离为短距离实现半排水,或者转动全排扳手座(10)带动半排扳手座(20)和第一传动单元(200)同步转动进而使行程切换单元控制拉绳(400)移动的距离为长距离实现全排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东周洪文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