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各构成部件间的粘接性优异、并且耐侯性和水蒸气阻隔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在至少包含3层的层叠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第一层为耐侯性聚酯系树脂膜或氟系树脂膜;第二层由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形成,是厚度为5~250μm的聚烯烃层,所述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是将含环氧基的乙烯基单体1~30重量份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0.1~30重量份接枝于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100重量份而得到的;第三层为聚酯层、聚烯烃层、或铝箔;第二层与第三层的总厚度为30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以及包含它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等观点出发,对将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的关注提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太阳能电池具有各种形态,作为代表性的太阳能电池,有非晶硅系太阳能电池、晶体硅系太阳能电池以及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等。硅系太阳能电池通常由表面保护件、硅发电元件、背面密封件、以及背板(背面保 护板)等构成。非晶硅系太阳能电池虽然具有硅的使用量少这样的优点,但易于受到湿度的影响,所以在高湿度下存在由于水蒸气的浸入而输出降低这样的问题。为了消除该问题,开发出耐湿性(水蒸气阻隔性)优异的背板。对于背板,除了要求通过耐湿性保护硅发电元件和引线等内容物的功能,还要求耐侯性、耐热性、耐水性、绝缘性、以及耐腐蚀性,进而还要求与通常作为背面密封材料使用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粘接性等。作为这样的背板,例如已知有聚氟乙烯(PVF)/铝箔/PVF这3层结构的背板,可长年使用(专利文献I)。这是利用铝箔的高水蒸气阻隔性,利用PVF膜赋予耐侯性和绝缘性的结构的背板。然而,PVF存在与作为背面密封材料使用的EVA的粘接性缺乏这样的问题,并且,还存在高价的问题。另外,提出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蒸镀金属氧化物而成的树脂膜/PET膜的层叠结构的背板(专利文献2)。然而,为了将PET膜与蒸镀树脂膜贴合,需要使用粘接剂,有时两膜间的粘接性成为问题。作为贴合层叠体的各构成部件的方法,通常已知使用聚氨酯系粘接剂等粘接剂的干式层合法。然而,干式层合方式存在如下问题,有改良的余地,所述问题是所使用的粘接剂因水解劣化而粘接力降低,或贴合后到粘接剂的固化反应完成为止需要长时间,因此制造成本提闻。另外,提出了将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系树脂作为粘接层而使用的背板(专利文献3),该改性聚烯烃系树脂虽然与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的粘接性优异,但是存在与EVA或蒸镀PET的粘接性不充分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2358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0078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706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各构成部件间的粘接性优异、并且耐侯性和水蒸气阻隔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以及包含该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本发 明人等发现通过介由实施了特定改性的聚烯烃系树脂层叠耐侯性膜和其他的层,能够提供制造成本低廉、并且粘接性与水蒸气阻隔性双方均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是依次层叠地包含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且所述第一层配置在最远离太阳能电池元件的位置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所述第一层为选自耐侯性聚酯系树脂膜和氟系树脂膜中的耐侯性膜;所述第二层由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形成,是厚度为5 250 μ m的聚烯烃层,所述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是对于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I种以上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将含环氧基的乙烯基单体I 30重量份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O. I 30重量份接枝化而得到的;所述第三层选自含有聚酯的层、含有聚烯烃的层、以及铝箔;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的总厚度为20μπι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优选进一步包含第四层,所述第四层层叠在所述第三层的与层叠有所述第二层的面相反的一面;所述第四层由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形成,是厚度为5 250 μ m的聚烯烃层,所述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是对于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以及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I种以上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将含环氧基的乙烯基单体I 30重量份接枝化而得到的;所述第二层、所述第三层和所述第四层的总厚度为100 μ m以上。优选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的总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优选所述第三层是在单面具有蒸镀层的聚酯系膜,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与所述第四层的厚度不同,所述蒸镀层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四层中厚度大的层对置。优选所述第四层的所述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是对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进一步将芳香族乙烯基单体O. I 30重量份接枝化而得到的改性聚烯烃系树脂。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优选进一步包含第五层,所述第五层层叠在所述第四层的与层叠有所述第三层的面相反的一面,所述第五层是选自聚酯系树脂膜和氟系树脂膜中的膜。优选所述第三层是含有聚酯的层,所述第二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优选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间的粘接强度、以及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三层间的粘接强度为2 (N/cm)以上,所述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条件40°C、90%RH)为 O. 00001 3. Og/ Cm2 · day)。优选通过在所述第一层与膜状的所述第三层之间挤出构成所述第二层的含树脂材料,利用挤出层合来形成。优选通过在膜状的所述第三层与所述第五层之间挤出构成所述第四层的含树脂材料,利用挤出层合来形成。优选通过在所述第一层的表面分别挤出构成所述第二层的含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第三层的含树脂材料、以及构成所述第四层的含树脂材料,利用三层共挤出层合来形成。优选所述第三层是在单面具有由无机物或无机氧化物构成的蒸镀层和层叠在该蒸镀层上的高分子被膜层的聚酯系膜。优选所述高分子被膜层由选自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中的至少I种树脂形成。优选所述第一层是含有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氟乙烯、以及聚二氟乙烯中的至少I种的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包含太阳能电池元件和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所述第一层配置在最远离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的位置。进而,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包含太阳能电池元件和本专利技术的包含第一层 第四层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所述第四层与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接触并密封所述太阳能电池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的耐侯性和水蒸气阻隔性优异,并且各构成部件间的粘接强度高,湿热条件下的粘接耐久性优异。并且,具有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由至少依次层叠地包含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层叠体构成。(第一层)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中的第一层是选自耐侯性聚酯系树脂膜和氟系树脂膜中的耐侯性膜。第一层配置于最远离太阳能电池的位置。太阳能电池用背板由于直接暴露在室外,所以要求耐侯性(耐UV光、耐湿、耐热、耐盐害等),通过使用耐侯性膜作为第一层能够具备耐侯性。作为构成上述耐侯性聚酯系树脂膜的聚酯树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优选为PET、PEN,更优选为PET。作为构成上述氟系树脂膜的氟系树脂,可举出聚氟乙烯、聚二氟乙烯(聚偏氟乙烯、PVDF),优选为 PVDF。作为上述耐侯性聚酯系树脂膜,可使用通过向聚酯系树脂中配合紫外线吸收剂等而赋予耐侯性的膜、在聚酯系树脂膜表面涂布氟系涂料而赋予耐侯性的膜、在聚酯系树脂膜表面层叠由无机物或无机氧化物构成的蒸镀层而成的蒸镀聚酯系树脂膜、双轴拉伸聚酯系树脂膜。作为上述蒸镀聚酯系树脂膜,可例示在作为基材的聚酯系树脂膜上层叠由无机物或无机氧化物构成的蒸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克幸,和田一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