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01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由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所述推杆、摆杆机构包括一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和第四摆杆,所述第三摆杆和所述第四摆杆分别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综框铰接,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织机高速角度出发,为了适应现在喷气织机900-1000转/分的高转速,设计了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将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代替凸轮开口机构,在消除了凸轮和凸轮转子这样的振动源的同时也避免了喷气织机其他零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机领域,涉及一种平开口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喷气织机开口机构多数用凸轮开口机构,都是一片凸轮驱动一页综框,带高副的凸轮开口机构,能很好实现综框运动的工艺要求,但不适应高速。凸轮对制造加工的精度特别敏感,凸轮要适应高速,必须高精度,制造高精度凸轮特别困难,一旦凸轮精度达不到制造精度,不满足要求,就产生破坏性的动态力,尤其是共轭凸轮,已成为开口机构发展 的重大阻力。开口机构完成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以往织机转速只有100-200转/分,虽在提高了凸轮制造精度后,但凸轮开口机构的速度适用限制在600转/分以下。开口机构完成的运动是简单的往复直线运动,低速开口机构实现了往复运动,现在喷气织机的转速900-1000转/分,织机速度高,使用同一结构的开口机构却带来损毁和冲击力,凸轮和凸轮转子成为织机的振动源,成为各种另部件损坏的根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用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代替凸轮开口机构,能很好的满足综框运动的工艺要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移动副的平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和推杆、摆杆机构组成,所述推杆、摆杆机构包括一拉杆(ae),所述拉杆(ae)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摆杆(ab)和第二摆杆(ef),所述第一摆杆(ab)和所述第二摆杆(ef)分别铰接有第三摆杆(bc)和第四摆杆(fg),所述第三摆杆(bc)和所述第四摆杆(fg)分别铰接第一连杆(cd)和第二连杆(gh),所述第一连杆(cd)和所述第二连杆(gh)均与综框(1)铰接,所述推杆、摆杆机构通过所述拉杆(ae)与所述带移动副的连杆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祝章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