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兔窦房结慢性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专用电极技术

技术编号:829371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兔窦房结慢性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是将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记录体表心电图;于胸前区备皮,沿胸骨右缘第三肋处纵行开胸,逐层分离表皮及肌肉组织,钳断右侧第三肋,经纵膈打开心包,暴露右心耳;将连接心电图v1导联的电极置于兔的近窦房结区并缓慢移动,当心电图显示出窦房结区电图特征时,即向电极所在区施加20%的甲醛溶液,待兔心率下降至原心率的50%~70%时,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2mg,至心率停止回升时,停止施加甲醛;冲洗胸腔,逐层关胸,饲养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施所述方法的窦房结定位注射渗透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造模成功率高,且模型较稳定,可行性、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领域中的动物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兔窦房结慢性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窦房结细胞损伤导致起搏及传导功能障碍是其直接原因。建立稳定、可重复的窦房结慢性损伤(Chronic Sinus Node Dysfunction,CSND)模型是对SSS进行实验研究的前提。CSND模型成功的关键是在尽可能减少动物窦房结周围组织及其他组织器官损伤·的前提下,造成窦房结慢性损伤,使心脏电生理各项指标在造模后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符合临床SSS的特征。目前CSND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通过冰冻消融窦房结区法、射频消融窦房结区法、结扎窦房结血供动脉法、甲醛湿敷窦房结区法等造成窦房结细胞损伤来实现。这些方法存在较难精确定位窦房结区、损伤范围较大、存活率较低的弊端。例如,冰冻消融窦房结区法及射频消融法依赖于大型设备,操作难度较大,不适宜建立类似兔这样较小动物的CSND模型;结扎窦房结血供动脉法可成功建立窦房结急性损伤模型,兔窦房结主要血供来源于右冠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兔窦房结慢性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记录体表心电图;(二)胸前区备皮,沿胸骨右缘第三肋处纵行开胸1.5?2.5cm,逐层分离表皮及肌肉组织,钳断右侧第三肋,经纵膈打开心包,暴露右心耳;(三)将连接心电图v1导联的电极置于兔心脏的近窦房结区表面并缓慢移动,当心电图显示出窦房结区电图特征时,向电极所处的窦房结区表面局部施加20%的甲醛溶液,待兔心率下降至原心率的50%~70%时,停止施加甲醛溶液,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2mg,如兔心率稳定于原心率的50%~70%,则可实施步骤(四);如注射硫酸阿托品后兔心率回升到原心率的70%以上,则再次施加甲醛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兔窦房结慢性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兔麻醉后,背位固定于兔台上,记录体表心电图; (二)胸前区备皮,沿胸骨右缘第三肋处纵行开胸1.5-2.5cm,逐层分离表皮及肌肉组织,钳断右侧第三肋,经纵膈打开心包,暴露右心耳; (三)将连接心电图Vl导联的电极置于兔心脏的近窦房结区表面并缓慢移动,当心电图显示出窦房结区电图特征时,向电极所处的窦房结区表面局部施加20%的甲醛溶液,待兔心率下降至原心率的50% 70%时,停止施加甲醛溶液,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2mg,如兔心率稳定于原心率的50% 70*%,则可实施步骤(四);如注射硫Ife阿托品后兔心率回升到原心率的70%以上,则再次施加甲醛溶液,当兔心率又下降至原心率的50% 70%时,停止施加甲醛溶液,再次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2mg,如此交替施加两种药物,直至静脉注射硫Ife阿托品后兔心率仍稳定于原心率的50% 70% ; (四)冲洗胸腔,逐层关胸,饲养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麻醉是以3%戊巴比妥钠按30mg/kg剂量耳缘静脉注射实施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施加甲醛溶液的方法是通过用注射器向电极所处的窦房结区表面局部推注甲醛溶液而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的尖端附有直径不超过4mm的无菌棉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