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刺激膈神经对膈肌功能检测管进行定位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刺激膈神经诱发膈肌复合动作电位,根据各导联所记录的膈肌电信号幅度和波形调节电极的位置。当观察到膈肌相邻的上下二个导联记录的膈肌动作电位信号波形相反,幅值相似时,则二对电极的中间为膈肌平面。然而,横跨膈肌的导联,其二个电极与膈肌距离相等时,由于二个电极记录的电位幅值几乎相等,极性相反,其记录的信号幅值最小,甚至消失,从而准确判断电极与膈肌的关系。当膈肌功能检测管被准确定位后,膈肌功能检测管中部的食道囊将在食道,并在刺激膈神经时记录到负向食道压,而膈肌功能检测管末端的胃囊则在刺激膈神经时记录到正向的胃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观察刺激膈神经时各导联所记录的膈肌肌电信号和压力信号,即可准确将膈肌功能检测管的中间电极置放于膈肌水平,食道囊置放于食道,而胃囊置放于胃,从而准确评价膈肌功能和呼吸中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膈肌功能检测管可用于评价膈肌功能和呼吸中枢驱动。膈肌功能检测管由二个分别位于导管中部和末端的二个囊,以及位于二个囊之间的10个电极组成。位于导管中部的囊用于检测食道压,末端的囊检测胃压,10个电极组成五个导联记录膈肌肌电,反映人体的膈肌功能及呼吸中枢驱动。然而,准确评价膈肌功能和呼吸中枢驱动需要准确置放膈肌功能检测管,使导管中部的囊位于食道,末端的囊位于胃,记录电极的最中间电极靠近膈肌。膈肌功能检测管中的电极与二个囊有固定关系,当最中间电极(电极5)位于膈肌水平时, 导管中部的囊将位于食道,末端的囊位于胃。由于从鼻子到食道的膈肌部位的距离因人而异,而且附于膈肌功能检测管上的食道电极不同于体表电极,不能通过解剖标志进行定位,当电极放置不准确时,可造成膈肌肌电信号变小甚至消失,影响个体之间电位大小的比较;当膈肌功能检测管插入过深,可能使二个囊都位于胃;相反,当膈肌功能检测管插入过浅,可导致二个囊均位于食道,不能准确反映膈肌功能。长期以来,膈肌功能检测管的定位是通过经验估计从鼻子到食道末端的距离,并进一步观察受试者自主呼吸时的膈肌肌电幅度,以及二个囊记录的压力信号来确定的。由于安静自主呼吸时的膈肌肌电幅度小,常需要用力吸气以观察膈肌电信号,而这一用力吸气动作会使膈肌下移,所以通过自主呼吸时的膈肌肌电对膈肌功能检测管定位并不准确。当二个囊记录的压力信号相反时,有助于确定位于膈肌功能检测管中部的囊在食道,末端的囊位于胃。由于膈肌功能减退可造成二个囊记录的压力信号方向相同,所以二个囊记录的压力信号方向相同时,既可以是由于膈肌功能减退也可以是因为膈肌功能检测管置放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准确的置放膈肌功能检测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刺激膈肌神经对膈肌功能检测管进行定位的方法。由于食道电极记录的膈肌电信号幅度和波形与电极在食管的位置有关,通过磁刺激膈神经诱发膈肌复合动作电位,根据各导联所记录的膈肌电信号的幅度和波形就可确定电极的位置。由于食道穿过膈肌的地方,膈肌纤维走向与食道几乎垂直,所以位于膈肌以上的导联和膈肌以下的导联所记录到的电信号波形总是相反的。当记录电极的最中间电极处在膈肌位置时,这一中间电极分别与膈肌上下两个电极组成的两个导联所记录的膈肌动作电位幅度相等且波形极性刚好相反。这时根据解剖位置,位于膈肌功能检测管中部的囊在食道,末端的囊位于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准确的将膈肌功能检测管上的电极靠近膈肌,膈肌功能检测管中部的囊位于食道,末端的囊位于胃,从而准确的测量膈肌肌电、食道压、胃压及跨膈肌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图一对膈肌功能检测管的定位做进一步说明。图I是膈肌功能检测管的构造图及刺激膈神经时膈肌功能检测管所记录的膈肌动作电位信号及颤搐性压力信号。图中1-9.膈肌肌电记录电极1-9 ;10.接地线的参考电极;11.食道囊;12.胃囊;13.记录电极间距;14.由电极1、5组成的导联;15.由电极2、6组成的导联;16.由电极3、7组成的导联;17.由电极4、8组成的导联;18.由电极5、9组成的导联。19.刺激膈神经时电极1、5组成的导联所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形;20.刺激膈神经时电极2、6组成的导联所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形;21.刺激膈神经时电极3、7组成的导联所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形;22.刺激膈神经时电极4、8组成的导联所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形;23.刺激膈神经时电极5、9组成的导联所记录的动作电位波形;24.刺激膈神经时食道囊记录的食道压波形;25.刺激膈神经时胃囊记录的胃压波形;26.由导联14所记录的正向高波;27.由导联15所记录的正向较小的波;28.由导联16所记录的极小的波,29.由导联17所记录的负向较小的波;30.由导联18所记录的负向大波;31.由导联24所记录的刺激膈神经后的食道压波形;32.由导联25所记录的刺激膈神经后的胃压波形·具体实施例方式将膈肌功能检测管通过鼻孔放入食道中,同时记录各导联膈肌肌电信号及食道压、胃压信号,并将其显示在电脑上。一边在平静呼气末用磁刺激膈神经,一边插入并观察各导联所记录的膈肌动作电位波形和幅度,直到导联14所记录的信号19的波形26与导联18记录的信号23的波形30方向相反,幅值相似且均为最大的动作电位。导联15所记录的信号20的波形27与导联17记录的信号22的波形29方向相反但幅值次之;导联16中的两个电极由于与膈肌距离相等,造成电位抵消所记录的信号幅值最小,甚至消失。此时,电极5处在膈肌水平,食道囊11恰好处于食道,胃囊12位于胃内。如果患者膈肌功能正常,则在磁刺激膈神经后可记录出胸腔和食道负压,从而可观察到食道囊11记录的信号24的压力波形31呈负向;同时由于磁刺激膈神经后膈肌收缩向下,从而使腹压及胃压增大,造成胃囊12记录的信号25的压力波形32呈现正向波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刺激膈神经对膈肌功能检测管进行定位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刺激膈神经诱发膈肌动作电位,并观测膈肌功能检测管各导联记录的膈肌动作电位信号的幅度和波形判断膈肌功能检测管在食道的位置,使膈肌功能检测管的最中间记录电极置放于食道的膈肌水平,而食道囊和胃囊分别位于食道和胃。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刺激膈神经对膈肌功能检测管进行定位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刺激膈神经诱发膈肌动作电位,并观测膈肌功能检测管各导联记录的膈肌动作电位信号的幅度和波形判断膈肌功能检测管在食道的位置,使膈肌功能检测管的最中间记录电极置放于食道的膈肌水平,而食道囊和胃囊分别位于食道和胃。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刺激膈神经对膈肌功能检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远明,肖思畅,邱志辉,钟南山,
申请(专利权)人:罗远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