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289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包括有一鱼形壳体,所述的鱼形壳体是由鱼身和鱼尾两段壳体活动连接组成的,所述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的表面上分别粘附有镭射纸,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上都安装有鱼钩;所述的鱼身壳体上前端安装有一旋转叶片轮,旋转叶片轮上还开有过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形壳体既能摆动吸引鱼儿,又有镭射纸能发光吸引鱼儿,形态逼真,能提高钓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具
,主要是一种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造鱼饵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上销售的人造渔饵大都是由单独的塑料外壳和鱼钩组成,其结构单一,形态不逼真,不能吸引鱼儿,同时由于塑料比较轻,在水中是漂浮状态,其位置比较偏上,猎物很少,因此钓鱼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其 鱼形壳体既能摆动吸引鱼儿,又有镭射纸能发光吸引鱼儿,,形态逼真,能提高钓鱼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包括有一鱼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形壳体是由鱼身和鱼尾两段壳体活动连接组成的,所述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的表面上分别粘附有镭射纸,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上都安装有鱼钩;所述的鱼身壳体上前端安装有一旋转叶片轮,旋转叶片轮上还开有过水孔。鱼形壳体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造粒制得尼龙PA66 70-75,双酚A型聚碳酸酯10-15,聚四氟乙烯5-10,聚己内酯1-2,硅烷偶联剂KH-560 0.5-1,抗氧剂300O. 4-0. 6,抗氧剂1076 O. 1-0. 3,乙撑双硬脂酰胺1_2,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包括有一鱼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形壳体是由鱼身和鱼尾两段壳体活动连接组成的,所述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的表面上分别粘附有镭射纸,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上都安装有鱼钩;所述的鱼身壳体上前端安装有一旋转叶片轮,旋转叶片轮上还开有过水孔;鱼形壳体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造粒制得:尼龙PA66??70?75,双酚A型聚碳酸酯?10?15,聚四氟乙烯?5?10,聚己内酯?1?2,硅烷偶联剂KH?560??0.5?1,抗氧剂300??0.4?0.6,抗氧剂1076??0.1?0.3,乙撑双硬脂酰胺1?2,硬脂酸钡1?1.5,改性纳米高岭土?2?4,改性叶腊石粉3?6;所述的改性叶腊石粉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摆动的人造鱼饵,包括有一鱼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形壳体是由鱼身和鱼尾两段壳体活动连接组成的,所述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的表面上分别粘附有镭射纸,鱼身壳体和鱼尾壳体上都安装有鱼钩;所述的鱼身壳体上前端安装有一旋转叶片轮,旋转叶片轮上还开有过水孔; 鱼形壳体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造粒制得尼龙PA66 70-75,双酚A型聚碳酸酯10-15,聚四氟乙烯5-10,聚己内酯1-2,硅烷偶联剂KH-560 0.5-1,抗氧剂300O. 4-0. 6,抗氧剂1076 O. 1-0. 3,乙撑双硬脂酰胺1_2,硬脂酸钡1-1. 5,改性纳米高岭土2-4,改性叶腊石粉3-6 ; 所述的改性叶腊石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叶腊石粉用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浓度为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备用; (2)将相当于叶腊石粉重量2-3%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福斯特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