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沉水维管束植物和浮叶植物悬挂种植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2783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07
一种用于沉水维管束植物和浮叶植物悬挂种植的装置,属于生态恢复工程和景观水体建设领域。装置由下端插入底泥(5)中的支撑架(1),两端分别置于支撑架(1)上的水平缆绳(2),等距离垂直悬挂在水平缆绳(2)上其下端为带固定套的缆绳(3),置于固定套(3)内种植有植物(6)的种植盆(4)组成;其中,支撑架1由四根支撑杆和两斜撑杆(7)构成;固定套为由三根绳固定的绳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市售材料按常规方法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强;2、种植盆的位置调节方便,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存活率高;3、植物吸收水体中富营养化物质,有效改善水质,特别适用于富营养化高原湖泊的水生态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沉水维管束植物和浮叶植物悬挂种植的装置,属于生态恢复工程和景观水体建设领域。
技术介绍
水生维管束植物依照生态类型,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自由漂浮植物四种类型。在水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挺水植物(芦苇)和自由漂浮植物(水葫芦)因生长条件简单,往往成为生态恢复的首选。但大量研究表明,沉水植物的恢复才是构建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在恢复沉水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富营养化湖泊透明度低、底泥缺氧和含有甲烧、_■氧化硫等有毒物质等障碍,因此一直是水生生态恢复的难点。经专利及文献检索,苏淼等利用栽培篮和外框架制作了沉水式水生植物浮床,刘永等采用PVC管制作了可调式生态浮床,通过调节PVC管体中的水量,改变浮床与水面的相对位置,保证植物处于合适的生长水位。但是,苏淼等和刘永等的设计,其承载植物的载体均为比较大型的浮床仍存在没有固定系统导致其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差的不足。另外,安树青等设计的承载植物的载体是比较大型的浮床、通过浮球和沉底锚等固定浮床,其也存在水层深度调节难度大、制造成本高,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沉水维管束植物和浮叶植物悬挂种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下端插入底泥(5)中的支撑架(1),两端分别置于支撑架(1)上的水平缆绳(2),等距离垂直悬挂在水平缆绳(2)上且其下端为带固定套的缆绳(3),置于固定套(3)内种植有植物(6)的种植盆(4)组成;其中,支撑架(1)由1?4根支撑杆和两斜撑杆(7)构成;固定套为由三根绳固定的绳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沉水维管束植物和浮叶植物悬挂种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下端插入底泥(5 )中的支撑架(I),两端分别置于支撑架(I)上的水平缆绳(2 ),等距离垂直悬挂在水平缆绳(2)上且其下端为带固定套的缆绳(3),置于固定套(3)内种植有植物(6)的种植盆(4)组成;其中,支撑架(I)由1-4根支撑杆和两斜撑杆(7)构成;固定套为由三根绳固定的绳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沉水维管束植物和浮叶植物悬挂种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I)直立于水面,下部插入泥中,上部露出或浅水季节露出水面,并与水平缆绳相连接,共同构成支撑整个种植装置的作用;支撑架(I)由1-4根管材或实心长材构成,其材质包括木材、竹材、PVC、金属材料。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兴舒树森崔桂华陈小勇刘倩潘晓赋蒋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