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贴式软性电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173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黏贴式软性电热片,包括一底层(40),该底层(40)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黏着体;一薄膜层(41),该薄膜层(41)由黏着性胶体贴合在所述底层(40)顶面上;一发热层(42),该发热层(42)结合在所述薄膜层(41)顶面内侧,藉由电流阻抗发热的导体;以及一顶层(43),该顶层(43)由黏着性的胶体贴合在发热的导体的顶面上,用于提供绝缘及绝热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黏贴式软性电热片,拆贴操作方便,能与被加热物平面更紧密接触,从而可以达到较佳热功效、拆贴容易的软性电热片,可以让使用者将软性电热片方便快速固定贴合在玻璃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性电热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黏贴式软性电热片
技术介绍
一般加热体(片)可分为硬式或软式两大类,前者为一般所公知的电热炉,后者则有如汽车除雾、冬天常用的电热毯等等。市面上的软式电热装置常呈片状,因此称为软性电热片,在应用上有其特殊的便利性。使用软性电热片的特征在于(I)可取代一般金属加热器,通常是制作成薄型的平面状加热体,其厚度可以制成I. 5mm,由于柔软性佳,因此可以运用各种黏着剂将其密合贴附在不规则形状、圆筒槽状或各种弯曲状的被加热物表面。(2)具有耐热性及电气绝缘性。 请参阅图I现有软性电热片结构,此种结构通常使用聚酰亚胺(Polyimide Film,PI)、聚酰胺(polyamide, PA)、聚乙烯(Polyethylene, PE)及聚酯(polyester, PET)中的一种作为底膜或上膜。在图I中,所述软性电热片结构,其主要由一底膜10a、一发热体20、一黏结层30及一上膜IOb所构成;其中发热体20是以印刷或蚀刻方式所形成的金属发热线路,在金属发热线路两端以焊接方式连结电源线,发热体20上设置有固定发热体20的黏结层30,并将发热体20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黏贴式软性电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层(40),该底层(40)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黏着体;一薄膜层(41),该薄膜层(41)由黏着性胶体贴合在所述底层(40)顶面上;一发热层(42),该发热层(42)是结合在所述薄膜层(41)顶面内侧的藉由电流阻抗发热的导体;以及一顶层(43),该顶层(43)由黏着性的胶体贴合在发热的导体的顶面上,用于提供绝缘及绝热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贴式软性电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层(40),该底层(40)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黏着体; 一薄膜层(41),该薄膜层(41)由黏着性胶体贴合在所述底层(40 ) 顶面上; 一发热层(42),该发热层(42)是结合在所述薄膜层(41)顶面内侧的藉由电流阻抗发热的导体;以及 一顶层(43),该顶层(43)由黏着性的胶体贴合在发热的导体的顶面上,用于提供绝缘及绝热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黏贴式软性电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40)为硅胶制成的·黏着体。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黏贴式软性电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41)为聚酰亚胺、聚酰胺、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奇胜
申请(专利权)人:美亚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