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DMX512线路检测系统,由线路检测命令发送器和接收设备构成。所述接收设备由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数据接收电路,数据发送电路,动作执行电路,和通讯线路切换开关构成。所述信号输出端与通讯线路切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数据接收电路与信号输入端相连,切换开关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分别与信号输入端和数据发送电路相连。接收设备上电后,控制切换开关动作,选择信号输出端与数据数据电路相连,各接收设备级联于线路。设备接收到前一级设备发送来线路检测命令,作出一个特定动作响应,同时向后一级设备转发线路检测命令。操作者根据节点是否对检测命令进行动作响应,来判断线路是否有故障及故障所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路检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DMX512线路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DMX512通讯网络是一种并联网络,同一条线路上的所有的节点,都是通过通讯接口电路并联在线路上的。它一个缺点,当某个节点的接口电路短路,或者某段线路短路,会造成整条DMX512线路的通讯瘫痪。这时需要对线路进行排查,将故障点找出来。由于在线路上各个节点是并联的,任何一个节点发生短路,都是等效的。因此,排查故障很困难。即使有经验者,也需要逐个节点排查,才能最终找出引起短路故障的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MX512线路检测系统,使操作者对于线路短路 引发的通讯故障,可以快捷方便的查出故障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DMX512线路检测系统,由线路检测命令发送器和具备线路检测功能的DMX512接收设备组成。所述线路检测命令发送器发送的的线路检测命令,符合RS-485电气标准,是一组经特殊设计的数据。所述线路检测命令,或其数据结构与常规的DMX512信号有所不同,或其数据结构虽然符合DMX512标准,但其数据组合在常规的DMX512控制信号中出现的几率极低,因而能被接收设备轻易地准确地识别。如附图I所示,所述接收设备由控制器,数据接收电路,动作执行电路,数据发送电路,通讯线路切换开关,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构成。所述通讯线路切换开关具有两个或以上常开触点,两个或以上常闭触点,两个或以上公共端。所述切换开关的公共端与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切换开关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分别与数据发送电路和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切换开关通电或断电,在信号输入端和数据发送电路二者之中选择一个与信号输出端相连,为后一个接收设备提供信号。所述控制器在上电之初,首先会选择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输入端断开,并与数据发送电路相连。所述控制器一旦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将控制动作执行电路作出一组特定的动作作为响应,并且经由数据发送电路转发线路检测命令给下一个接收设备。所述控制器在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将跳过线路检测程序,通过通讯线路切换开关,选择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输入端相连,进入正常DMX512通讯状态。本技术可以应用于所有遵循DMX512通讯标准的设备,任何DMX512设备加入本技术所公开的线路检测系统之后,都可以具备DMX512线路检测功能。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接收设备部分的系统框图。附图2是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的电路原理图。Kl为低压直流继电器,Ul和U2为75176收发器,U3为单片机,Pl为信号输入端,P2为信号输出端。D2是发光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附图2所示,一种DMX512线路检测系统,它的接收设备电路由一个单片机U3和数据接收电路Ul (75176),数据发送电路U2 (75176),通讯线路切换开关Kl,信号输入端Pl,信号输出端P2,和动作执行电路等若干外围电路构成。所述数据接收电路Ul (75176)的第I脚接单片机U3的第10脚(RXD),第2、3脚接地,第4脚悬空,第5脚接地,第6脚接信号输入端Pl的第3脚,第7脚接信号输入端Pl的第2脚,第8脚接电源VCC。所述数据发送电路U2的单片机的第I脚悬空,第2、3脚接VCC,第4脚接单片机U3的第11脚(TXD),第5脚接地,第6脚接通讯线路切换开关的A2脚,第7脚接通讯线路切换开关的B2脚,第8脚 接电源VCC。所述通讯线路切换开关Kl是一个5V直流继电器,它具有两个常闭触点(BI,Al),两个常开触点(B2,A2),和两个公共端(B3,A3)。Kl的2个常闭触点(B1,A1),分别与信号输入端Pl的第2、3脚相连。Kl的2个常开触点(B2,A2),分别数据发送电路U2 (75176)的第6、7脚相连。所述继电器Kl的两个公共端(B3,A3)分别与信号输出端的P2的2、3脚相连。Kl的两个线圈接线端分别与VCC和NPN三极管Ql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一个限流电阻Rl与单片机的端口第16脚相连。续流二极管Dl的正极与Ql的集电极相连,负极与VCC相连。所述单片机的I/O端口除了与上述元器件相连之夕卜,还通过电阻R2与动作执行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与VCC相连。所述单片机U3在上电之后,首先通过I/O 口第16脚给NPN三极管Ql的基极一个高电平,Ql导通,继电器Kl线圈通电,两个常闭触点(B1,A1)断开,两个常开触点(B2,A2)闭合。这样,信号输出端P2的第2、3脚分别与信号输入端Pl的第2、3脚断开,而后分别与数据发送电路U2的第7、6脚接通。此时,线路上各个接收设备处于级联状态。之后,单片机将尝试从信号输入端Pl接收线路检测命令。在这个具体实施例中,线路检测命令由OXAA,0XA5,0X5A,0X55,0XE4,0X4E,OXEE,0X44这8个数据组合构成,它的数据结构符合DMX512标准,但其数据组合在常规的DMX512信号中出现的几率很低,因此与常规DMX512信号有明显区别,可以轻易被接收设备识别。所述线路检测命令经由一个DMX512控制台发出。操作者在需要对线路进行检测的时候,会在接收设备上电之前,将这个控制台开启并持续发送线路检测命令。所述接收设备的单片机U3—旦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就会通过I/O 口给动作执行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使之执行一组特定的线路检测响应动作,比如让发光二极管D2均匀而缓慢地闪烁。这样,操作者看到接收设备的D2闪烁,就会明白该接收设备有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本节点之前的线路状态是正常的。所述单片机U3在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之后,会立即通过数据发送电路U2向下一个节点持续地转发线路检测命令,直至线路检测过程结束。所述单片机U3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将不会执行如上所述的一组特定的响应动作(即D2均匀而缓慢地闪烁),并将跳过线路检测部分的程序,继续去执行其他部分的程序指令。而操作者看到接收设备没有做出特定的线路检测响应动作,就可以判定该接收设备与其前一个接收设备之间的通讯线路有故障。当单片机跳过线路检测程序,去执行其他程序指令的时候,单片机将给三极管Ql的基极一个低电平,继电器Kl断电,两个常闭触点(BI,Al)恢复闭合,两个常开触点(B2,A2)断开。信号输出端P2的2、3脚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电(BI,Al)分别与信号输入端Pl的2、3脚相连。此时线路上各个接收设备恢复DM X512协议所要求的并联状态,可以接收常规的DMX512信号。因为整个系统处于线路检测状态,线路故障导致故障点之后的所有节点接收不到线路检测命令,这些节点在跳过线路检测命令之后,同样也接收不到常规DMX512信号,它们可能因为线路故障而接收到虚假信号,进而产生乱动作,也可能接收不到任何信号,不产生任何动作。在另一种情况下,当操作者不需要对线路进行检测时,可以在不开启线路检测命令发送功能的情况下,给接收设备上电。接收设备在约定时间不能接收到线路检测命令,将很快跳过线路检测程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MX512线路检测系统,其特点在于:由线路检测命令发送器和接收设备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杨铁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