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载基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棚架及使用其的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474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22
一种折叠式棚架及使用其的帐篷,提供一种在折叠状态下减少体积、便于安装和保管的使用折叠式棚架的帐篷。折叠式棚架由4个架子之间的2个杆以X字形态的连接的对称连接架子和非对称连接架子相互连接而成。对称连接架子自交叉部借款时杆两端部连接地长度相同,形成水平部,非对称连接架子自交叉步连接地至杆两端部连接地长度不同,形成倾斜部。折叠式棚架上连接天棚,通过水平部和倾斜部天棚形成倾斜面,雨水天气,雨水向特定方向流下,使用非常便利。在赶上连接的架子,其折叠方式相同,便于保管和安装,使用非常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棚架和帐篷,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棚架及使用其的帐篷
技术介绍
折叠式棚架是支起遮篷或者帐篷的架子,折叠时占用体积小,便于移动和安装。折叠式棚架由多个标杆、每个标杆采用以X形态连接的可折叠架子相互连接构成。为了防止帐篷上部积水、积雪,帐篷中部比外轮廓较高。过去,为了使帐篷中央部位高于外部轮廓,I)从每个标杆至帐篷中央部位连接X字形态的架子,在帐篷中央部位的连接架子末端的垂直上方安装中央支撑支架,或者2)从每个标杆处至帐篷中央部位连接伸缩性辅助材料,形成拱形杆。众所周知的具有中央垂直支撑架结构的专利是,美国公开专利2006/0070649、美国专利7,240,686、美国专利7,360,549、韩国专利第10-0679741号、第10-1095662号等。但是,所述专利存在的共同问题点是,由于帐篷中央安装的垂直支撑架重量,导致帐篷下垂。并且,从帐篷中央部位起至外围整个形成倾斜,雨水天气,雨水从帐篷边缘流下来,给人们的出入带来不便。特别是作为扩大建筑物室内使用棚架时,建筑物和棚架连接部位将会产生排水,使用上带来不便。众所周知的拱形杆结构的专利是,美国专利5,632,293号、日本公开专利2003-227249、美国专利6,666,223、美国公开专利2006/0162759等。所述专利与中场设置垂直指甲的结构不同,不会导致帐篷的下垂。但是,拱形杆与安装在每个标杆上的连接架子的折叠方式不一样,使用上带来不便。与所述中央垂直支架的结构一样,雨水天气,存在从帐篷中央部位向外围流下雨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所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所有标杆上连接的架子可折叠,与架子相结合的帐篷向一侧倾斜,雨水只能从倾斜一侧流下,便于安装和保管的折叠式棚架及使用其的帐篷。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折叠式棚架包括在上端固定的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下部可上下滑动的驱动支撑架、逆时针方向顺序在地面垂直安装的第一 第四杆、多个对称连接架子和多个非对称连接架子;每个对称连接架子由2个对称设置的杆构成,该2个杆以X形态在交叉部位相连,该2个杆从该交叉部位连接点至各自杆端处连接点的长度相同;每个非对称连接架子由2个非对称设置的杆构成,该2个杆以X形态在交叉部位相连,该2个杆从交叉部连接点至各自杆端处连接点长度不同;所述第一、第二杆之间的第一中间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第四杆之间的第三中间连接部比两侧高,所述第一、第二杆之间和所述第三、第四杆之间向两个方向可倾斜连接2个以上非对称的架子,通过此形成第一、第三倾斜部;由2个以上对称连接架子连接第一、第三中间连接部,形成第一上部水平部位。连接所述第一、第三中间连接部的2个非对称连接架子,从所述交叉部连接地方开始至连接第一第三中间连接部上、下部杆连接地的长度,各自设为L2,LI时,满足L1〈L2和L1+L2=2L关系式子。连接在所述第二、第三杆之间和所述第四、第一杆之间,并且比第一上部水平部较低的位置平行形成的2个以上对称连接架子,通过此形成第一、第二下部水平部,在每个所述杆上连接非对称架子,从所述交叉部连接地开始至连接在所述架子上、下部的杆端部每个连接地的长度,设为L3,L4时,必须满足L3〈L4和L3+L4=2L的关系式子。为了使所述第一下部水平部、第一上部水平部及第二下部水平部能直交,通过在第一、第三倾斜部平行连接的2个以上非对称连接架子,形成中间倾斜部。·使用折叠式棚架的帐篷包括在所述折叠式棚架上部结合遮棚,两个方向倾斜的上部倾斜面;倾斜部周围垂直下方,以对称和非对称包围连接架子外围的边缘部;第一、第二下部水平部形成的可延长到边缘部下方,可向边缘部内侧折叠脱离附着的雨水接收部;雨水天气,为了维持雨水接收部向外侧上扬倾斜状态,雨水接收部下端连接并脱离附着在倾斜面或者边缘部的2个以上维护部件。所述维护形状部件包括雨水接收部两端下部连接的第I、第2维护形状部件、雨水接收部中下部连接的I个以上的中间维护形状部件,雨水天气,为了使雨水向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排水,可以调整第I、第2维护形状部件及中间维护形状部件的长度。该专利技术的其他棚架,下列第二、第三杆之间的第二中间连接部和第四、第一杆之间的第四中间连接部比两侧高,第二、第三杆之间和第四、第一杆之间向两个方向倾斜连接2个以上的非对称连接架子,通过此形成第四倾斜部,为了能与第一上部水平部直交,在第二、第四中间连接部之间连接2个以上对称连接架子,通过此形成第二上部水平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为了提高帐篷中央部位,无需设置另外中央垂直支架,通过负重可以防止帐篷支架中央部位下垂的现象。第二,在所有杆上连接的架子,其折叠方式相同,故保管、安装、使用方便。 第三,打开棚架时,天棚上形成2个或者4个倾斜部,雨水随着倾斜部流下,所以雨水天气使用非常便。扩大室内建筑空间而使用时,在筑物和棚架连接部位,可以防止流水。第四,形成2个倾斜部的伞,倾斜面下部附加雨水接收部,把雨水引入架子上安装的部位排放,在雨水天气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第一实例中显示棚架的斜视图。图2为在图I的A向视图。图3为从图I的B向视图。图4为图I的俯视平面图。图5为图I中第一倾斜部和第一上部水平部连接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I中连接在第一架子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下部水平不的连接部分放大图。图7为第二实例中显示棚架打开状态的斜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其他实例中,显示棚架的斜视图。图9为第一、第二实例中在棚架上结合天棚的斜视图。图10为从图9中显示雨水接收部使用顺序的图。图11为第三实例中显示棚架的斜视图。图12为图11的C向视图。图13为图11的俯视平面图。·图14为第三实例中在棚架上结合天棚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至第三实例中的棚架设有共同在地面垂直安装的4个杆,即第一至第四杆(100 400)、与每个杆(100 400)相连接的多个连接架子。这时,连接架子由非对称连接架子和对称连接架子组成。为了便于说明,对每个架子以逆时针方向编写了编码。为了在每个杆(100 400)上连接对称及非对称架子,在每个杆(100 400)上段固定安装固定支撑架(fixed bracket: 110,210,310,410),在其下部安装可滑动的驱动支撑架(movable bracket; 120,220,320,420)。下面通过附图,对每个实例的特征进行说明。第一实例中的棚架,如图I 图3所示,设有连接每个杆(即4个杆,标号10(Γ400)的多个连接架子。连接架子由非对称的连接架子(130a,140a, 150a, 160a, 330a, 340a, 350a,360a)和多个对称连接架子(230,240,250,260,430,44,0450,460,630,640,650,660)组成(为了便于说明,即去奔非对称和对称架子,在非对称连接架子后面附加了 “a”符号)。每个固定支撑架(110,210,310,410)和驱动支撑架(120,220,320,420)与部分非对称连接架子(130a,160a, 330a, 360a)或者与部分称连接架子(230,260,430,460)相连接。剩余连接架子与其他连接架子相互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折叠式棚架包括在上端固定的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下部可上下滑动的驱动支撑架、逆时针方向顺序在地面垂直安装的第一~第四杆、多个对称连接架子和多个非对称连接架子;每个对称连接架子由2个对称设置的杆构成,该2个杆以X形态在交叉部位相连,该2个杆从该交叉部位连接点至各自杆端处连接点的长度相同;每个非对称连接架子由2个非对称设置的杆构成,该2个杆以X形态在交叉部位相连,该2个杆从交叉部连接点至各自杆端处连接点长度不同;所述第一第二杆之间的第一中间连接部和第三、第四杆之间的第三中间连接部比两侧高,第一、第二杆之间和第三、第四杆之间向两个方向倾斜连接2个以上的非对称连接架子,通过此形成第一、第三倾斜部;通过在第一、第三中间连接部之间2个以上对称连接架子连接形成第一上部水平部,在第一、第三中间连接部连接的2个非对称连接架子,其从交叉部连接地开始至第一第三中间连接部连接的上、下部杆端部的每个连接地长度,设为L2,L1时,应满足L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载基
申请(专利权)人:申载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