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锁孔式插接帐篷,包括至少四根支撑腿管及至少四根顶管,数根顶管的一端相交至帐篷中心部位顶端,顶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和支撑腿管相交连接,顶管在帐篷中心部位顶端相交处采用顶管套连接,顶管与横梁和支撑腿管的连接均采用锁孔连接:在支撑腿管的侧壁上部开设两个锁孔,锁孔的形状上部是圆孔,圆孔下部连通卡槽,卡槽的宽度小于圆孔的内径,第一横梁与支撑腿管相交的一端固定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支撑柱连接,第一凸块穿过圆孔卡入卡槽内,顶管与横梁和支撑腿管相连接的一端安装连接管,支撑腿管内固定安装管,连接管与安装管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锁孔式插接方式连接,使帐篷拆装快速方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帐篷,是一种锁孔式插接帐篷。本技术采用锁孔式插接方式连接,使帐篷拆装快速方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介绍
目前已公开的帐篷有许多种结构,大部分是螺栓连接式结构,这种帐篷的不足是,需要使用较多的连接件,拆装复杂,并易损坏。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卡槽式结构,这种卡槽式结构,虽然比螺栓连接有较多优点,但是,这种 凹槽卡柱、卡钩式的连接结构,在使用中发现仍存在不足,如果出现定位不准确,则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及拆装速度坐寸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孔式插接帐篷,它采用锁孔式插接方式连接,使帐篷拆装快速方便,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锁孔式插接帐篷,包括至少四根支撑腿管及至少四根顶管,数根顶管的一端相交至帐篷中心部位顶端,顶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和支撑腿管相交连接,横梁沿帐篷四周分布,每两根横梁相交处呈90°连接,顶管在帐篷中心部位顶端相交处采用顶管套连接,顶管套至少设置四个连接插头,每个插头分别与相应的顶管连接,顶管与横梁和支撑腿管的连接均采用锁孔连接在支撑腿管的侧壁上部开设两个锁孔,两个锁孔呈90°分布,锁孔的形状上部是圆孔,圆孔下部连通卡槽,卡槽的宽度小于圆孔的内径,第一横梁与支撑腿管相交的一端固定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与支撑柱连接,第一凸块穿过圆孔卡入卡槽内,顶管与横梁和支撑腿管相连接的一端安装连接管,支撑腿管内固定安装管,连接管与安装管插接。连接管与安装管插接后的锁定装置为在支撑腿管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板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弹簧连接,第一定位板的直径或长度大于连接管上的通孔的直径,第一弹簧位于连接管内,第一定位杆同时穿过连接管和安装管上的通孔与第一定位板连接。支撑腿管外壁上安装固定管,固定管内插入连杆,每条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安装连杆。每条横梁有至少上下两条横管,两条横管间安装支撑架。每条横梁上的横管采用两段组成,两段连接处采用直插式结构,在两段横管插入的叠合处侧壁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板连接,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弹簧连接,第二定位板直径或长度大于通孔直径,第二弹簧15位于通孔内。支撑腿管的底端安装支撑脚,支撑脚的外径大于支撑腿管的外径,支撑脚上开设地钉孔。顶管为8根,其中四根顶管分别与相应的支撑腿管连接,另四根顶管分别与横梁连接,每条横梁的横管上均安装一根小插管,小插管与顶管上的插管插接,小插管与插管叠合处的侧壁上均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第三定位杆,第三定位杆与第三定位板连接,第三定位板与第三弹簧连接,第三定位板的直径或长度大于小插管上通孔的直径,第三弹簧位于小插管内。顶管一端与顶管套插接的叠合处开设内限位孔,顶管套上开设外限位孔,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内安装第四定位杆,第四定位杆与第四定位板连接,第四定位板与第四弹簧连接,第四定位板的直径或长度大于顶管上的内限位孔的直径,第四弹簧位于顶管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采用锁孔、插管、弹簧卡等结构连接帐篷,从而解决了螺栓连接帐篷的多种不足,同时,比已有的凹槽、卡柱、卡钩、扣环式结构的帐篷连接快速、拆卸方便,使用寿命长,并且各连接件及连接部位易于加工,易于大批量生产。整个帐篷的组装非常省力、轻便。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I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I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I中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3中C向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I中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I中I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附图I中IV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附图I中V部放大结构示 意图;附图10是附图I中D-D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中所示结构均为帐篷骨架,使用时,将篷布与骨架穿在一起。本技术的锁孔式插接帐篷,包括至少四根支撑腿管7及至少四根顶管2,数根顶管2的一端相交至帐篷中心部位顶端,顶管2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和支撑腿管7相交连接,横梁沿帐篷四周分布,每两根横梁相交处呈90°连接,顶管2在帐篷中心部位顶端相交处采用顶管套I连接,顶管套I至少设置四个连接插头,每个插头分别与相应的顶管2连接,顶管2与横梁和支撑腿管7的连接均采用锁孔连接,即在支撑腿管7的侧壁上部开设两个锁孔,两个锁孔呈90°分布,锁孔的形状上部是圆孔12,圆孔12下部连通卡槽9,卡槽9的宽度小于圆孔12的内径,第一横梁8与支撑腿管7相交的一端固定第一凸块11,第一凸块11与支撑柱14连接,第一凸块11穿过圆孔12卡入卡槽9内,顶管2与横梁和支撑腿管7相连接的一端安装连接管10,支撑腿管7内固定安装管20,连接管10与安装管20插接。本技术所述的帐篷每两个呈90°分布的横梁连接端在组装时,将横梁一端相应的凸块插入圆孔12同时向下使支撑柱14卡入卡槽9内固定,这种连接方式拆装方便,连接牢固,支撑强度高。凸块也可以与支撑柱设置为一个部件。本技术提供的优选锁定结构为连接管10与安装管20插接后的锁定装置为在支撑腿管7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第一定位杆31,第一定位杆31与第一定位板32连接,第一定位板32与第一弹簧33连接,第一定位板32的直径或长度大于连接管10上的通孔的直径,第一弹簧33位于连接管10内,第一定位杆31同时穿过连接管10和安装管20上的通孔与第一定位板32连接。为了增加帐篷的整体支撑强度,在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根连杆5,连杆5 —端插入固定管6内,连杆5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横梁可以有多种结构,即可以是横管,也可以是横管和支撑架组合,优选的结构如下支撑腿管7外壁上安装固定管6,固定管6内插入连杆5,每条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安装连杆5。所述的每条横梁有至少上下两条横管,两条横管间安装支撑架4。当横梁较长时,横管可采用两段或多段插接,便于安装、携带。本技术提供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每条横梁上的横管采用两段组成,两段连接处采用直插式结构,即在两段横管插入的叠合处侧壁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第二定位杆18,第二定位杆18与第二定位板17连接,第二定位板17与第二弹簧15连接,第二定位板17直径或长度大于通孔直径,第二弹簧15位于通孔内。上述结构还便于拆装固定,便于运输、携带等。所述的支撑腿管7的底端安装支撑脚37,支撑脚37的外径大于支撑腿管7的外径,支撑脚37上对称开设地钉孔38。安装时,将地钉通过地钉孔38打入安装基座内,用于固定帐篷。本技术的帐篷可以有较多顶管,如4根、6根、8根、10根等,为了增加支撑强度,并便于快速拆装、定位提供的进一步方案是顶管2为8根,其中四根顶管分别与相应的 支撑腿管7连接,另四根顶管分别与横梁连接,每条横梁的横管上均安装一根小插管35,小插管35与顶管2上的插管34插接,小插管35与插管34叠合处的侧壁上均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第三定位杆23,第三定位杆23与第三定位板24连接,第三定位板24与第三弹簧25连接,第三定位板24的直径或长度大于小插管35上通孔的直径,第三弹簧25位于小插管35内。本技术所述的顶管2与顶管套I插接的优选结构是顶管2 —端与顶管套I插接的叠合处开设内限位孔28,顶管套I上开设外限位孔27,外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锁孔式插接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根支撑腿管(7)及至少四根顶管(2),数根顶管(2)的一端相交至帐篷中心部位顶端,顶管(2)的另一端分别与横梁和支撑腿管(7)相交连接,横梁沿帐篷四周分布,每两根横梁相交处呈90°连接,顶管(2)在帐篷中心部位顶端相交处采用顶管套(1)连接,顶管套(1)至少设置四个连接插头,每个插头分别与相应的顶管(2)连接,顶管(2)与横梁和支撑腿管(7)的连接均采用锁孔连接:在支撑腿管(7)的侧壁上部开设两个锁孔,两个锁孔呈90°分布,锁孔的形状上部是圆孔(12),圆孔(12)下部连通卡槽(9),卡槽(9)的宽度小于圆孔(12)的内径,第一横梁(8)与支撑腿管(7)相交的一端固定第一凸块(11),第一凸块(11)与支撑柱(14)连接,第一凸块(11)穿过圆孔(12)卡入卡槽(9)内,顶管(2)与横梁和支撑腿管(7)相连接的一端安装连接管(10),支撑腿管(7)内固定安装管(20),连接管(10)与安装管(20)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峰,孟祥会,孙新城,耿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鹏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