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328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效果好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密闭电化学反应区、浮除区和膜生物反应区;所述电化学反应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溶性金属极板反应区和可溶性金属极板反应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使用电化学法为前处理,将对生物有害或生物难分解物质去除,以提高废水中BOD/COD比值,有利膜生物反应器维持高去除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随需求组装成任何处理量的污水站,有利于批量生产及自动化操作的设计。一体化设计使处理设施机动性高,可方便将处理设施迁移或在发生污染事件时做紧急处理设备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一般是采用电化学方法,主要有低压电絮凝型和高压脉冲型.低压电絮凝型的工作电压在36V以下,电流约在20(Γ300Α。此机型的优点在于设备结构简单,电源器类似电镀系统,对废水中重金属物质的去除率较高。但缺点在于电耗较大而且可溶性阳极的损耗很大,除造成运行成本较高外,产生的大量污泥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电絮凝过程中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极板会发生钝化现象,造成阳极溶出停止,电絮凝作用消失,电化学的处理效果下降。高压脉冲型为将电解槽与脉冲电源连接构成的电化学机型,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此机型的优点在于节能,并能节省可溶性阳极的消耗。缺点在于高压脉冲电压极高,有安全上的隐忧,另外由于电源器较为精密复杂,成本较高而且须有专门技术人员操作。膜生物反应器是将生物氧化与膜分离技术合并,将生物可分解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再利用膜分离法生产出低浊度处理水的废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通常应用于二级生物处理,由于具有生物处理与薄膜过滤特性,处理水质可达到三级处理的性能,为一新世代的生物处理技术。将废水直接经膜生物反应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密闭电化学反应区、浮除区和膜生物反应区;所述电化学反应区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溶性金属极板反应区和可溶性金属极板反应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艳张亚乖许炳焜廖乃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陆海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