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膜防跳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222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膜防跳瓶塞。其属于医药包装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药品罐装时胶塞上跳和药品污染的问题。复膜瓶塞包括塞冠(1)和塞颈(3),塞颈(3)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4),塞颈(3)的内外壁上复有聚酯膜(5),塞冠(1)上表面设有凸起(2)。采用这种复膜瓶塞可广泛地应用于大输液、抗生素和冻干制剂的瓶装密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药用的瓶塞,特别涉及一种复膜防跳瓶塞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用橡胶瓶塞,主要用于大输液、抗生素和冻干制剂的瓶装密封,因橡胶瓶塞与瓶口内壁面相接触的塞颈呈圆柱状,当药品装入瓶并盖上胶塞后,橡胶瓶塞会因震荡冲出瓶口向上弹跳出影响了药品罐装的速度;这种瓶塞并且存在着橡胶材料与瓶内药品相容的问题,橡胶中的硫化剂、促进剂、填充剂、增塑剂等有害成份,经高压灭菌处理和存放一段时间后,橡胶瓶塞内部会释放出上述成份物质,橡胶瓶塞表面的微粒会脱落,从而造成药品污染,导致药品质量降低和药品保质期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药品罐装时胶塞不上跳和防止药品污染的复膜防跳瓶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复膜防跳瓶塞包括塞冠和塞颈,塞颈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塞颈的内外壁面上复有聚酯膜。本技术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塞冠上表面设有凸起。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塞冠上表面的凸起为圆状、短线状和筋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闻了药品 !装的效率,提闻了药品质量和延长了药品的保质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示意图。在附图中1-塞冠、2-凸起、3-塞颈、4-锥面、5-聚酯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复膜防跳瓶塞包括塞冠I和塞颈3,塞颈3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4,塞颈4的内外壁面上复有聚酯膜5,塞冠I上表面设有圆状凸起2。由于塞颈4的内外壁面上复有聚酯膜5,有效地防止了橡胶材料与瓶内药品的相容,避免了橡胶瓶塞对药品污染,提高了药品的保质期;由于塞颈3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4,从而防止了在药品罐装时橡胶瓶塞冲出瓶口向上弹跳提高了药品罐装的速度;由于塞冠I上表面设有圆状凸起2,从而解决了橡胶瓶塞在相互挤压后产生粘连,影响清洗和消毒质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延长了保质期。权利要求1.一种复膜防跳瓶塞,包括塞冠(I)和塞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颈(3)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4),塞颈(3)的内外壁上复有聚酯膜(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膜防跳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冠(I)上表面设有凸起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膜防跳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冠⑴上表面的凸起(2)为圆状、短线状或筋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膜防跳瓶塞。其属于医药包装的
其用于解决药品罐装时胶塞上跳和药品污染的问题。复膜瓶塞包括塞冠(1)和塞颈(3),塞颈(3)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4),塞颈(3)的内外壁上复有聚酯膜(5),塞冠(1)上表面设有凸起(2)。采用这种复膜瓶塞可广泛地应用于大输液、抗生素和冻干制剂的瓶装密封。文档编号B65D39/04GK202704135SQ2012204045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孟令捷, 齐强, 刘武杰, 孙建荣, 檀荣田, 施万臣, 刘艳红, 蔡明慧, 马瑞欣 申请人: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膜防跳瓶塞,包括塞冠(1)和塞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颈(3)外壁面从根部向端部呈渐大状的锥面(4),塞颈(3)的内外壁上复有聚酯膜(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捷齐强刘武杰孙建荣檀荣田施万臣刘艳红蔡明慧马瑞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橡一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