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德全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018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和手柄,所述扳头的锲口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所述手柄的末端开有梅花孔,在手柄上沿着梅花孔向扳头方向设有锥形开口。扳头锲口的设置扩展了扳手的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的大小范围;敲击平面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敲击需求,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工具的佩带数量和重量;手柄末端梅花孔扳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使用;梅花孔向扳头方向的锥孔,方便于拆卸钉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钳工及装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多用扳手。技术背景扳手通常采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制造,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扳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建造技术水平的提升,紧固件的利用也越来越多,用扳手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用榔头敲击钉子,有时也会出现钉子钉错的情况,需要用专门的工具来取出。这些工序都是通过不同的工具来完成的,工作人员在进入作业前就得准备佩带较多的工具,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载,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由于人为因素可能会出现工具不齐全;工作过程中工具的分散而不能及时找到,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使用方便快捷的建筑多用扳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和手柄,所述扳头的锲口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所述手柄的末端开有梅花孔,在手柄上沿着梅花孔向扳头方向设有锥形开口。扳头锲口的设置扩展了扳手的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的大小范围,使用时,扳头锲口最宽处穿过螺栓或者螺母,然后向外移动使扳头的锲口与螺栓或者螺母的直径大小向契合;敲击平面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敲击需求(如在模板上钉钉子、矫正某构件的微小位置),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工具的佩带数量和重量,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少的方便;手柄末端梅花孔扳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使用;梅花孔向扳头方向的锥孔,方便于拆卸钉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锥形开口横截面中央设有“Y”型开口,由于钉帽呈锥形,因此在使用时钉帽的锥形与“Y”型开口相吻合,增加了在拆卸钉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梅花孔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平面的夹角是5° 15°。梅花孔扳手主要用在工作空间狭小的地方,夹角的设置避免了在工作时握手柄的手与工作平面产生接触从而造成的损伤。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柄的横截面呈“工”型结构,“工”型结构在不影响工作作用力的情况下减少了整个扳手的重量,方便了携带;也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负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建筑多用扳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建筑多用扳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建筑多用扳手手柄末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建筑多用扳手手柄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I和手柄2,所述扳头I的锲口 6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I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5 ;所述手柄2的末端开有梅花孔3,在手柄2上沿着梅花孔3向扳头I方向设有锥形开口 4。扳头锲口 6的设置扩展了扳手I的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的大小范围,使用时,扳头锲口 6最宽处穿过螺栓或者螺母,然后向外移动使扳头的锲口 6与螺栓或者螺母的直径大小向契合;敲击平面5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敲击需求(如在模板上钉钉子、矫正某构件的微小位置),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工具的佩带数量和重量,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少的方便;手柄末端梅花孔3扳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使用;梅花孔3向扳头I方向设有锥形开口 4,方便于拆卸钉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实施例_■:如图I所不,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板手,包括板头I和手柄2,所述扳头I的锲口 6由内向外呈锥形,扳头I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5 ;所述手柄2的末端开有梅花孔3,梅花孔3向扳头I方向设有锥形开口 4 ;如图3所示,所述锥形开口 4横截面中央设有“Y”型开口 8,由于钉帽呈锥形,因此在使用时钉帽的锥形与“Y”型开口 8相吻合,增加了在拆卸钉子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施例三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I和手柄2,所述扳头I的锲口 6由内向外呈锥形,扳头I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5 ;所述手柄2的末端开有梅花孔3,梅花孔3向扳头I方向设有锥形开口 4 ;如图2所示,所述梅花孔3所在平面7与手柄所在平面的夹角是5° 15°。梅花孔3扳手主要用在工作空间狭小的地方,夹角的设置避免了在工作时握手柄2的手与工作平面产生接触从而造成的损伤。实施例四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I和手柄2,所述扳头I的锲口 6由内向外呈锥形,扳头I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5 ;所述手柄2的末端开有梅花孔3,梅花孔3向扳头I方向设有锥形开口 4 ;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2的横截面呈“工”型结构,“工”型结构在不影响工作作用力的情况下减少了整个扳手的重量,方便了携带;也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负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头的锲口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所述手柄的末端开有梅花孔,在手柄上沿着梅花孔向扳头方向设有锥形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多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开口横截面中央设有“Y”型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多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梅花孔所在平面与手柄所在平面的夹角是5° 15°。4.根据权利要求I 3所述的建筑多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横截面呈“工”型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和手柄,所述扳头的锲口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所述手柄的末端开有梅花孔,在手柄上沿着梅花孔向扳头方向设有锥形开口。扳头锲口的设置扩展了扳手的拧转螺栓或者螺母的大小范围;敲击平面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敲击需求,不需要其他工具就能完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工具的佩带数量和重量;手柄末端梅花孔扳头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使用;梅花孔向扳头方向的锥孔,方便于拆卸钉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文档编号B25B13/08GK202702095SQ2012202523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德全 申请人:杨德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多用扳手,包括扳头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头的锲口由内向外呈内宽外窄的锥形,扳头的两侧面设有敲击平面;所述手柄的末端开有梅花孔,在手柄上沿着梅花孔向扳头方向设有锥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杨德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