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心,尤其涉及一种止咳穴位贴专用背心。
技术介绍
根据传统中医的“内病外治”理论,对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等可使用中草药粉外敷相关穴位进行治疗,但由于止咳穴位多在人体的背部,须由他人辅助完成,另外还有部分人群对医用胶布过敏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使用安全且不用吃药、打针的止咳穴位贴专用背心。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咳穴位贴专用背心,它包括背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I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在所述背心本体I前片的外层且与人体颤中穴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穴位孔2,在所述背心本体I后片的外层上从上向下依次设有与人体的定喘穴、肺俞穴和膏盲穴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穴位孔3、第三穴位孔4和第四穴位孔5,在所述第一穴位孔2、第二穴位孔3、第三穴位孔4和第四穴位孔5上分别设有穴位贴8,在所述穴位贴8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背心本体I内层相接触的中药药芯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背心本体I的内层为网状内衬层6,所述背心本体I的外层为棉布层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穴位孔2、第二穴位孔3、第三穴位孔4和第四穴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咳穴位贴专用背心,它包括背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1)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在所述背心本体(1)前片的外层且与人体颤中穴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穴位孔(2),在所述背心本体(1)后片的外层上从上向下依次设有与人体的定喘穴、肺俞穴和膏盲穴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穴位孔(3)、第三穴位孔(4)和第四穴位孔(5),在所述第一穴位孔(2)、第二穴位孔(3)、第三穴位孔(4)和第四穴位孔(5)上分别设有穴位贴(8),在所述穴位贴(8)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背心本体(1)内层相接触的中药药芯(9)。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