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84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四通件和输液针,输液针与四通件相通,所述四通件包括主管和支管,支管连接在主管的侧面,其该支管上设有加药件;所述主管上端为连接穿刺器的第一进液管,下端为出液管,所述支管上还设有连接另一穿刺器的第二进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有的三通件或三叉换成四通件,从而大幅降低导管的使用,同时该输液器将原来接在分液袋或滴斗上的乳胶帽接到该四通件上,因此同时减少了输液器的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故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
技术介绍
一次性双插双袋输液器已成为目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使用的输液器,这类输液器主要克服原有输液器不能将两种不同药液彻底分开,药液易发生药物反应,医务人员的换药工作量大的不足。这类输液器主要是由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普通过滤器和输液针组成。但是这类输液器的不足是在分液袋与滴斗之间采用三通管或三叉连接,如果一旦发生失误需要立刻阻止药液输入时,需要对流量调节器进行调节,这样操作时间久相对较长不够快捷,从而影响到病人。再者现有的输液器各个主要部件之间都是通过 导管连接,故一个输液器中导管的使用量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双插袋式输液器进行改进,从而对病人的身体加以保护,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四通件和输液针,输液针与四通件相通,所述四通件包括主管和支管,支管连接在主管的侧面,其该支管上设有加药件;所述主管上端为连接穿刺器的第一进液管,下端为出液管,所述支管上还设有连接另一穿刺器的第二进液管。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液过滤器,所述药液过滤器位于四通件与输液针之间,药液过滤器为普通药液过滤器或精密药液过滤器。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液流量的第一开关,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软管上且位于四通件与穿刺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其且位于四通件与药液过滤器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斗,该滴斗位于四通件与第二开关之间。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件的出液管直接连接滴斗的进液口上或通过软管连接滴斗的进液口。根据本技术中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穿刺器上还接有空气过滤器,软管为PVC材料或避光材料或TPU和PVC的复合材料构成。本技术将原有的三通件或三叉换成四通件,从而大幅降低导管的使用,同时该输液器将原来接在分液袋或滴斗上的乳胶帽接到该四通件上,因此同时减少了输液器的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故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四通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2-第一开关,3-加药件,4-四通件,4. 1_主管,4. 2-出液管,4.3-第一进液管,4. 4-第二进液管,4. 5-支管,5-第一软管,6-药液过滤器,7-输液针,8-空气过滤器,9-第二开关,10-滴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包括两穿刺器I、第一开关2、加药件3、四通件4、药液过滤器6、输液针7和第二开关9,其间通过软管连接成一体。这样形成一个最为简单的输液器。如图2所示所述四通件4包括主管4. I和支管4. 5,支管4. 5连接在主管4. I的侧面,其该支管4. 5上设有加药件3 ;所述主管4. I上端为连接穿刺器的第一进液管4. 3,下端为出液管4. 2,所述支管4. 5上还设有连接另一穿刺器的第二进液管4. 4。上述的第一开关2和第二开关9主要是为了调节药液的流量,同时起到开关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可采用管卡、流量调节器等具有调节液体流量的器件均可。其中穿刺器可分为瓶塞穿刺器和圆盘穿刺器,且其中瓶塞穿刺器上设有空气过滤器8。具体的是将四通件4其中进液管分别通过第一软管5分别与两穿刺器的出液端连通,四通件4的出液管和支管分别连通滴斗10和加药件3 ;或将滴斗上端(进液口)和加药件3直接安装在四通件4的两个端口上。然后将第一开关2设置在第一软管5上且位于四通件4与两穿刺器I之间。输液针7通过软管连接到药液过滤器上,然后在药液过滤器6与四通件3之间的软管上再连接滴斗10和第二开关9,且第二开关9位于药液过滤器6与滴斗10之间。本技术中的药液过滤器可更加实际情况进行调制,采用普通药液过滤器或精密药液过滤器,本技术中的所有连接软管都是采用PVC材料或避光材料或TPU和PVC的复合材料构成。本技术中的一个穿刺器、一个第一开关和空气过滤器就组成一组进液机构,在实际生产需要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地增加进液机构的数量,从而相应的将四通件变更为多通件即可。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等同替换或简单的增减,以及未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衍生出的技术方案均因属于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I)、四通件(4)和输液针(7),输液针(7)与四通件(4)相通,所述四通件(4)包括主管(4. I)和支管(4. 5),支管(4. 5)连接在主管(4. I)的侧面,其该支管(4. 5)上设有加药件(3);所述主管(4. I)上端为连接穿刺器的第一进液管(4. 3),下端为出液管(4. 2),所述支管(4. 5)上还设有连接另一穿刺器的第二进液管(4. 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液过滤器(6),所述药液过滤器(6 )位于四通件(4)与输液针(7 )之间,该药液过滤器(6 )为普通药液过滤器或精密药液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进液流量的第一开关(2),第一开关(2)设置在第一软管(5)上且位于四通件(4)与穿刺器(I)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开关(9),其且位于四通件(4 )与药液过滤器(6 )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斗(10),该滴斗(10)位于四通件(4)与第二开关(9)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件(4)的出液管(4. 2)直接连接滴斗(10)的进液口上或通过软管连接滴斗(10)的进液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PVC材料或避光材料或TPU和PVC的复合材料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I一7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穿刺器(I)上还接有空气过滤器(8)。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四通件和输液针,输液针与四通件相通,所述四通件包括主管和支管,支管连接在主管的侧面,其该支管上设有加药件;所述主管上端为连接穿刺器的第一进液管,下端为出液管,所述支管上还设有连接另一穿刺器的第二进液管。本技术将原有的三通件或三叉换成四通件,从而大幅降低导管的使用,同时该输液器将原来接在分液袋或滴斗上的乳胶帽接到该四通件上,因此同时减少了输液器的制作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故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能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竞争力。文档编号A61M5/14GK202699754SQ2012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使用双插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穿刺器(1)、四通件(4)和输液针(7),输液针(7)与四通件(4)相通,所述四通件(4)包括主管(4.1)和支管(4.5),支管(4.5)连接在主管(4.1)的侧面,其该支管(4.5)上设有加药件(3);所述主管(4.1)上端为连接穿刺器的第一进液管(4.3),下端为出液管(4.2),所述支管(4.5)上还设有连接另一穿刺器的第二进液管(4.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合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