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发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47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发热垫,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发热丝与针棉能够有效固定,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抗拉型和受拉易变形,而且安全稳定,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健发热垫,包括设置在针棉层之间的发热丝,PVC层包覆在针棉层外侧,发热丝连接电源,所述针棉层之间设有玻纤网,发热丝设置在玻纤网的上端,且通过车衣线连接固定在玻纤网,所述上下两侧的PVC层与针棉层之间的四边通过高周波熔接,所述发热丝上串联有温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通过在两层针棉之间设置玻纤网,使发热丝能够固定,防止相互粘合使其局部温度升高而损坏发热丝,采用将PVC层和针棉层通过高周波热熔连接,提高了发热垫的抗冲击性,抗拉力性和抗变形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保健发热垫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医疗保健器械中用电能加热的产品很多,现有同类产品一般都是用金属丝充当导体电阻来发热,金属丝用针棉来固定住,外面再套上PVC来安全绝缘,结构简单。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PVC熔接基本靠人工作业,针棉与发热丝不能有效固定,且生产效率低;发热丝车缝在针棉里,只对针棉外面的PVC作熔接,针棉在PVC里会滑动,PVC在布质外套里也易滑动或起皱;已有的同类产品把发热丝直接缝于丝网或针棉上,发热丝活动空间大,相互容易粘合使其局部温度升高而烧坏;整体上抗冲击性差,抗拉性差,受拉易变 形;针棉与PVC部分固定难,使用时贴身感差,且外表受热不均匀;远红外线发射率低,X射线穿透力差,对人体保健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发热丝易氧化、老化,有蠕变,同时形体上使用较笨重,且使用比较耗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健发热垫,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发热丝与针棉能够有效固定,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抗拉型和受拉易变形,而且安全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健发热垫,包括设置在针棉层之间的发热丝,PVC层包覆在针棉层外侧,发热丝连接电源,所述针棉层之间设有玻纤网,发热丝设置在玻纤网的上端,且通过车衣线连接固定在玻纤网,所述上下两侧的PVC层与针棉层之间的四边通过高周波熔接,所述发热丝上串联有温控器。本技术所述的发热丝由复数个U形头尾相互连接构成。本技术所述的PVC层的表面上设有通过高周波热熔的两侧具有弧度的矩形槽。本技术所述的矩形槽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PVC层的表面上。本技术所述的温控器与发热丝的连接处包覆有热缩胶膜。本技术所述的发热丝采用硅胶碳纤维发热丝。本技术所述的矩形槽为5行21列分布在PVC层上。本技术所述的矩形槽的长度为19. 5mm、宽度为3mm。本技术所述的两个矩形槽之间的列宽为15mm,行距为32mm。本技术所述的针棉层的重量为260g。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通过在两层针棉之间设置玻纤网,将发热丝通过车衣线固定在玻纤网上,使发热丝能够固定,防止相互粘合使其局部温度升高而损坏发热丝,采用将PVC层和针棉层通过高周波热熔连接,并且在PVC层的表面上热熔矩形槽,使PVC层的表面也与针棉层连接,提高了发热垫的抗冲击性,抗拉力性和抗变形性;采用硅胶碳纤发热丝,提高发热丝的耐高温、耐热省电,提高发热丝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PVC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温控器与发热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保健加热垫,包括两层矩形的针棉层2,在两层针棉层2之间设置有网格状的玻纤网4,玻纤网4置于针棉层2的中间位置,且玻纤网4为 矩形,玻纤网4的上端表面上放置有形状为U形头尾相互连接构成的蛇线形的发热丝1,发热丝I采用硅胶碳纤发热丝,发热丝I通过车衣线缝合固定在玻纤网4上,在发热丝I上串联有两个温控器5,温控器5与发热丝I的连接处包覆有热缩胶膜7,使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在针棉层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矩形的PVC层3,PVC层3与针棉层2之间的四个边通过高周波模具(槽距约15mm)对其进行热熔接,使针棉层2与PCV层粘合在一起。 如图3所示,PVC层3的表面上设有通过高周波热熔的矩形槽6,矩形槽6的两端具有弧形,该矩形槽6呈矩形阵列以5行21列分布在PVC层3上,矩形槽6的长度为19. 5mm、宽度为3mm,两个矩形槽6之间列宽为15mm,行距为32mm。如图4所示,温控器5与发热丝I的连接处分别包覆有热缩胶膜7,热缩胶膜7为热缩管通过胶水粘接,即使在水中,电路部分也能正常工作。当发热丝I通电后温度升高,温控器5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控器5温度升高达到其断开值时,温控器5内部金属弹片由闭合位置弹开,切断电路,发热丝I立即停止加热,当温控器5温度逐步下降到其闭合值时,温控器5内部金属弹片又由断开位置自动复位到闭合位置,电路导通,发热丝I立即加热,从而将产品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起到过热、过流保护作用;玻纤网4外面上下两面的针棉层2的重量为260g,使整个发热主体手感柔和,使用时贴身感好。针棉层2与PVC层3用高周波模具对针棉层2和PVC层3统一作熔接,既保证了发热主体外表面的气密性与安全,又将整个发热主体紧紧固定在一起。使用时贴身感更好,PVC层3外表面发热更感均匀。因使用低碳环保的高科技耐高温硅胶碳纤维发热丝I作发热源,使整个产品X射线穿透力更强,其远红外线发射率是金属发热丝的3倍以上,整个产品远红外线法向发射率高达86%,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劳损和慢性骨关节炎症等引起的疼痛的辅助镇痛,纯物理镇痛,无任何副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发热垫,包括设置在针棉层(2)之间的发热丝(1),PVC层(3)包覆在针棉层(2)外侧,发热丝(I)连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棉层(2)之间设有玻纤网(4),发热丝(I)设置在玻纤网(4)的上端,且通过车衣线连接固定在玻纤网(4),所述上下两侧的PVC层(3 )与针棉层(2 )之间的四边通过高周波熔接,所述发热丝(I)上串联有温控器(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I)由复数个U形头尾相互连接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层(3)的表面上设有通过高周波热熔的两侧具有弧度的矩形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6)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PVC层(3)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5)与发热丝的连接处 包覆有热缩胶膜(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I)采用硅胶碳纤维发热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6)为5行21列分布在PVC层(3)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6)的长度为19.5mm、宽度为3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矩形槽(6)之间的列宽为15mm,行距为 32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健发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棉层(2)的重量为260g。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健发热垫,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发热丝与针棉能够有效固定,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抗拉型和受拉易变形,而且安全稳定,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保健发热垫,包括设置在针棉层之间的发热丝,PVC层包覆在针棉层外侧,发热丝连接电源,所述针棉层之间设有玻纤网,发热丝设置在玻纤网的上端,且通过车衣线连接固定在玻纤网,所述上下两侧的PVC层与针棉层之间的四边通过高周波熔接,所述发热丝上串联有温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通过在两层针棉之间设置玻纤网,使发热丝能够固定,防止相互粘合使其局部温度升高而损坏发热丝,采用将PVC层和针棉层通过高周波热熔连接,提高了发热垫的抗冲击性,抗拉力性和抗变形性。文档编号A61F7/08GK202699383SQ201220296479公开日2013年1月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发热垫,包括设置在针棉层(2)之间的发热丝(1),PVC层(3)包覆在针棉层(2)外侧,发热丝(1)连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棉层(2)之间设有玻纤网(4),发热丝(1)设置在玻纤网(4)的上端,且通过车衣线连接固定在玻纤网(4),所述上下两侧的PVC层(3)与针棉层(2)之间的四边通过高周波熔接,所述发热丝(1)上串联有温控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