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晨昱专利>正文

竹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499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构成的躺椅面和位于躺椅面下方的躺椅架,所述躺椅架由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每个侧架由小C形圈、大C形圈、底杆、弧形杆构成,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前方呈前后排布且开口方向相同,底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下部,弧形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上部,所述前横杆连接在两个小C形圈上,所述的后横杆连接在两个大C形圈上;所述的躺椅面分布在小C形圈的顶部、弧形杆的上表面及大C形圈的顶部。这种竹躺椅,它的两个侧架由小C形圈和大C形圈构成,更有利于在受压时发生形变,因此人躺在上方更为舒适,另外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躺椅,尤其是一种竹躺椅。技术背景 躺椅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现有的躺椅由藤椅、木躺椅、竹躺椅等;现有的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构成的躺椅面和位于躺椅面下方的躺椅架,躺椅架存在的缺点是I、由于结构复杂,加工不方便;2、躺椅架弹性较差,人躺在竹躺椅不舒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竹躺椅进行改进,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躺椅架弹性更好的竹躺椅,从而更好的促进竹林资源丰富地区的经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躺椅架弹性更好的竹躺椅。本技术所设计的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构成的躺椅面和位于躺椅面下方的躺椅架,所述躺椅架由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每个侧架由小C形圈、大C形圈、底杆、弧形杆构成,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前方呈前后排布且开口方向相同,底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下部,弧形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上部,所述前横杆连接在两个小C形圈上,所述的后横杆连接在两个大C形圈上;所述的躺椅面分布在小C形圈的顶部、弧形杆的上表面及大C形圈的顶部。其中构成躺椅面的竹片连接在小C形圈、弧形杆和大C形圈的方式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技术属于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述。作为优选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为不锈钢圈;这样小C形圈和大C形圈弹性更好且结构更为牢固;所述前横杆和后横杆为不锈钢管;本技术所设计的竹躺椅,构成躺椅架的两个侧架由小C形圈和大C形圈构成,由于小C形圈和大C形圈上都是非闭合形的结构,更有利于在受压时发生形变,因此人躺在上方更为舒适;另外,躺椅架的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时更为方便,可以减少竹躺椅的成本;再者,这种竹躺椅的结构较为新颖,易于在市场上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竹躺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竹躺椅的侧架的侧视图;图中竹片I、躺椅面2、侧架3、小C形圈4、大C形圈5、底杆6、弧形杆7、前横杆8、后横杆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I构成的躺椅面2和位于躺椅面2下方的躺椅架,所述躺椅架由两个侧架3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3之间的前横杆8和后横杆9组成,每个侧架3由小C形圈4、大C形圈5、底杆6、弧形杆7构成,所述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前方呈前后排布且开口方向相同,底杆6连接在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的下部,弧形杆7连接在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的上部,所述前横杆8连接在两个小C形圈4上,所述的后横杆9连接在两个大C形圈5上;所述的躺椅面2分布在小C形圈4的顶部、弧形杆7的上表面及大C形圈5的顶部。其中所述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为不锈钢圈;这样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弹性更好且结构更为牢固;所述前横杆8和后横杆9为不锈钢管;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竹躺椅,构成躺椅架的两个侧架3由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构成,由于小C形圈4和大C形圈5上都是非闭合形的结构,更有利于在受压时发生·形变,因此人躺在上方更为舒适;另外,躺椅架的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时更为方便,可以减少竹躺椅的成本;再者,这种竹躺椅的结构较为新颖,易于在市场上推广。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构成的躺椅面和位于躺椅面下方的躺椅架,所述躺椅架由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其特征是每个侧架由小C形圈、大C形圈、底杆、弧形杆构成,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前方呈前后排布且开口方向相同,底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下部,弧形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上部,所述前横杆连接在两个小C形圈上,所述的后横杆连接在两个大C形圈上;所述的躺椅面分布在小C形圈的顶部、弧形杆的上表面及大C形圈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竹躺椅,其特征是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为不锈钢圈。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竹躺椅,其特征是所述前横杆和后横杆为不锈钢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构成的躺椅面和位于躺椅面下方的躺椅架,所述躺椅架由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每个侧架由小C形圈、大C形圈、底杆、弧形杆构成,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前方呈前后排布且开口方向相同,底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下部,弧形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上部,所述前横杆连接在两个小C形圈上,所述的后横杆连接在两个大C形圈上;所述的躺椅面分布在小C形圈的顶部、弧形杆的上表面及大C形圈的顶部。这种竹躺椅,它的两个侧架由小C形圈和大C形圈构成,更有利于在受压时发生形变,因此人躺在上方更为舒适,另外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文档编号A47C5/00GK202698411SQ20122044112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吴晨昱 申请人:吴晨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躺椅,包括由间隔设置的竹片构成的躺椅面和位于躺椅面下方的躺椅架,所述躺椅架由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其特征是每个侧架由小C形圈、大C形圈、底杆、弧形杆构成,所述小C形圈和大C形圈前方呈前后排布且开口方向相同,底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下部,弧形杆连接在小C形圈和大C形圈的上部,所述前横杆连接在两个小C形圈上,所述的后横杆连接在两个大C形圈上;所述的躺椅面分布在小C形圈的顶部、弧形杆的上表面及大C形圈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昱
申请(专利权)人:吴晨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