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607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伞拐杖,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拐杖使用者在打伞时无法腾出手来进行其他动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备雨伞功能的雨伞拐杖。它包括杖体和手柄,设置有伞杆和伞体,所述的伞杆为中空套管,伞杆套接在杖体上,杖体穿出伞体顶部,在杖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兼具拐杖和雨伞功能;只需单手握持更加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拐杖。
技术介绍
拐杖作为一种行走辅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老年人和一些行动不便人士借助拐杖支撑帮助行走。但是在遇到下雨天气,既要打伞又要支撑拐杖就难以再腾出手来完成其他事情,十分不便。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0980392Y,授权公告日2007年11月28日,公开了一种拐杖,该拐杖包括具有上端及下端的拐杖杆,以及连接于该拐杖杆上端的两件套式手柄。该手柄包括刚性的主体部,该主体部限定了该手柄的下表面;以及连接于该主体部的顶部。该顶部由相对于该主体部柔软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其不足之处是,不能解决下雨天既·要打伞又要支撑拐杖就难以再腾出手来完成其他事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拐杖使用者在打伞时无法腾出手来进行其他动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备雨伞功能的雨伞拐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雨伞拐杖,包括杖体和手柄,设置有伞杆和伞体,所述的伞杆为中空套管,伞杆套接在杖体上,杖体穿出伞体顶部,在杖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手柄。作为拐杖单一使用时,杖体与伞杆套接,节约携带的体积和高度。下雨时伞体展开,杖体滑出伞杆,杖体和伞杆对接,手柄拆卸下来,组装在滑出的杖体上端,只需要单手持握,即可兼具拐杖和雨伞的功能。同时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情况下,拐杖的支持作用能够助力撑伞,更适合老人和其他使用者使用。作为优选,在杖体上端侧面设置弹性定位卡扣,在伞杆下端侧面设置定位孔;所述手柄设置上、下夹钳,上夹钳配合伞杆,下夹钳配合杖体;上、下夹钳分别设置有钳臂锁紧机构,伞杆下端设置有扇形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厚度小于手柄上、下夹钳之间的间隙。杖体上的弹性定位卡扣伞杆上的定位孔相配合,起到杖体滑出伞杆时定位作用,可以实现简单的杖体和伞杆对接,使技术兼具拐杖和雨伞的功能,手柄设置上、下夹钳,进一步起到了对接加固的作用,并且拆装也更方便。钳臂锁紧机构进一步增强上、下夹钳的作用,锁紧后加强结构强度,限位挡板可以在展开状态时位于上、下夹钳之间限制手柄受力滑动增强支持作用,在收拢状态时顶住防滑脚垫也可起到一定的支持加强作用。作为优选,在伞体顶端设置封闭伞杆的防水塞盖,防水塞盖通过绳索连接在伞体顶部。在雨伞拐杖张开后,由于伞杆中空上端位于伞体外容易漏水,防水塞盖盖住伞杆可以有效防止漏水,通过绳索连接在伞体顶部防止遗失。作为优选,所述的伞杆设置为多节伸缩结构。伞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一步伸长,增强适用性和使用舒适度。作为优选,杖体下端固定连接防滑脚垫,所述的防滑脚垫形状为圆台,底面设置环形防滑槽。防滑脚垫起到增强拐杖的支撑作用,防止打滑,在伞体展开后杖体起到支撑作用以应付大风天气,防滑脚垫增强其作用,更加方便安全。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 益效果(1)兼具拐杖和雨伞功能;(2)只需单手握持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伞体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伞体展开状态时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雨伞拐杖,包括杖体I、伞体4、伞杆3和手柄2,所述的伞杆3为中空套管,伞杆3套接在杖体I上,杖体I穿出伞体4顶部,在杖体I上端可拆卸连接手柄2。伞杆3可以设置为多节伸缩结构,以减少长度,伞体4也可以为常用的折叠伞结构,在作为拐杖使用时,杖体I下端的防滑脚垫5支撑地面,上端的手柄2提供握持,伞体4和伞杆3作为辅助部件套接在杖体I上,不影响拐杖的使用,且节约体积和长度方便携带。杖体I上端侧面设置弹性定位卡扣,在伞杆3下端侧面设置定位孔;当拆卸下手柄2,杖体I从伞杆3下端伸长到最大长度时,定位键和定位孔扣合时,实现杖体I和伞杆3对接和定位的功能。需要再次收拢时只要按下定位键,即可解除定位,将结构收拢。如图3所示,所述手柄2为硬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分为两部分前部为上、下夹钳,后部为握柄。所述的上、下夹钳为长桶形,一侧钳臂能够开合,并设置复位转动结构,上、下夹钳相互独立,并相隔一定的间隙。上夹钳6的内径配合伞杆3,下夹钳7内径配合杖体1,上、下夹钳可以同时夹紧固定在杖体I和伞杆3上,上、下夹钳分别设置有钳臂锁紧机构,所述的钳臂锁紧机构可以为常用的卡扣机构或者是皮带扎紧机构,只要能够满足加固要求符合夹钳的表面形状。伞杆3下端设置有扇形限位挡板8,所述限位挡板8和伞杆3同质一体,可以是伞杆3壁在加工时向外延展形成,其厚度能够插入手柄2上、下夹钳之间。手柄2在技术收拢状态作为拐杖使用时,连接在杖体I上端伸出伞杆3的部分,通过下夹钳7连接,此时下夹钳7位于手柄2下部。在雨伞拐杖展开使用时,手柄2连接在伞杆3和杖体I的对接处,上、下夹钳分别连接伞杆3和杖体1,限位挡板8置于上、下夹钳之间,进一步限位。在伞体4顶端设置封闭伞杆3的防水塞盖10,防水塞盖10通过绳索连接在伞体4顶部。在雨伞拐杖张开后,由于伞杆3中空上端位于伞体4外容易漏水,防水塞盖10盖住伞杆3可以有效防止漏水,通过绳索连接在伞体4顶部防止遗失。所述的防滑脚垫5为橡胶材料的圆台结构,在底部刻有防滑纹路,固定在杖体I底部,提供支撑并防滑,在使用时,遇到晴天即以收拢状态使用本技术,伞体4和伞杆3作为辅助部件套接在杖体I上,方便携带。遇到下雨的情况,只需拆卸下手柄2,将拐杖由伞杆3下端拉出利用定位键和定位孔对接,将手柄2安装杖体I和伞杆3对接处,锁紧手柄2,用防水塞盖10封闭伞杆3上端的开口,撑开伞体4,就能够实现雨伞的功能。并且杖体I功能依然存在,由于伞体4和杖体I公用一个手柄2,只需单手就能完成打伞和支拐杖的动作。杖体I下端直接固定连接防滑脚垫5,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重新拆装防滑脚垫5的步骤,更加方便,也避免了展开时弯腰动作,同时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情况下,拐杖的支持作用能够助力撑伞,更适合老人和其他使用者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雨伞拐杖,包括杖体(I)和手柄(2),其特征是,设置有伞杆(3)和伞体(4),所述的伞杆(3)为中空套管,伞杆(3)套接在杖体(I)上,杖体(I)穿出伞体(4)顶部,在杖体(I)上端可拆卸连接手柄(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雨伞拐杖,其特征是,在杖体(I)上端侧面设置弹性定位卡扣,在伞杆(3)下端侧面设置定位孔;所述手柄(2)设置上、下夹钳,上夹钳(6)配合伞杆(3),下夹钳(7)配合杖体(I);上、下夹钳分别设置有钳臂锁紧机构,伞杆(3)下端设置有扇形限位挡板(8 ),所述限位挡板厚度小于手柄(2 )上、下夹钳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伞拐杖,其特征是,在伞体(4)顶端设置封闭伞杆(3)的防水塞盖(10),防水塞盖(10)通过绳索连接在伞体(4)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雨伞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伞杆(3)为多节伸缩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雨伞拐杖,其特征是,杖体(I)下端固定连接防滑脚垫(5),所述的防滑脚垫(5)形状为圆台,底面设置环形防滑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雨伞拐杖,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拐杖使用者在打伞时无法腾出手来进行其他动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备雨伞功能的雨伞拐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伞拐杖,包括杖体(1)和手柄(2),其特征是,设置有伞杆(3)和伞体(4),所述的伞杆(3)为中空套管,伞杆(3)套接在杖体(1)上,杖体(1)穿出伞体(4)顶部,在杖体(1)上端可拆卸连接手柄(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紫聪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