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是在几何形软丝网底部的两侧面固设前夹板、后夹板,且两夹板间的两侧边结设一弹性绳并套覆至后夹板的后侧面;手部伸进弹性绳内与后夹板间套夹定位,可循蚊蝇的位置方向做大面积的扑拍动作,造成受袭击后发生肢体损伤或晕倒现象而坠落或停止飞行再加以消灭处理,且收纳时,两侧及顶部的软丝网先后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板面上,略成相同于两夹板的大小,弹性绳再翻过于前夹板该侧而套束住,达到轻巧携带、简单有效的作用,为其特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是一种可大范围扑拍蚊蝇,且达到方便携带及简易使用的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扑灭蚊蝇是采用双手合击或单手拍打或电蚊拍或苍蝇拍等方式,然而用手扑灭容易失误且会导致手肿痛,而采用电蚊拍则需耗费电池且较沉重,而且容易使手臂疲累,而采用苍蝇拍时,需待蚊蝇停止于一平面上,再以拍面迅速扑打,并且该拍面常受强力摧残而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中,在几何形的软丝网底部的两侧面固设前夹板、后夹板,且在该两夹板间的两侧边结设弹性绳并套覆至该后夹板的后侧面上;手部伸进弹性绳内与后夹板间套夹定位,循蚊蝇的位置方向做大面积的扑拍动作,造成蚊蝇受袭击后,容易发生肢体损伤或晕倒现象而坠落或停止飞行再加以消灭处理,且收纳时,两侧的软丝网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板面上,再将其顶部交叠于该两侧叠覆的软丝网上,折叠成略相同于两夹板的大小范围,弹性绳再翻过于前夹板该侧而套束住层叠的软丝网,欲使用时,反向操作而摊开所叠覆的软丝网并向外侧扯铺而形成概略复位的状况即可,提供轻巧易携带、简易操作的效益。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包括一个软丝网主体;一个前夹板及一个后夹板,该前夹板及该后夹板固结在软丝网的底部的两个侧面;一个供手部插置及折收后束套的弹性绳,该弹性绳结设在两个夹板间的两侧边及套覆至后夹板的后侧面上;其使用时是以前夹板、后夹板固结在几何形软丝网的底部两侧面,且在两夹板间的两侧边结设一弹性绳及套覆至后夹板的后侧面上;借手部伸进弹性绳内与后夹板间套夹定位后可做大面积的扑拍动作,以造成蚊蝇受袭击而发生肢体损伤或晕倒现象,进而坠落或停止飞行再加以消灭处理,而该捕蚊蝇网于收纳时,两侧及顶部的软丝网能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板面上而略成相同于两个夹板的大小,并且该弹性绳能翻过于前夹板该侧而套束住层叠的该软丝网,以提供轻巧携带及简单有效的运用效果。其中该软丝网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扇形。该软丝网材质可为尼龙丝。在靠近该前夹板的两侧顶部枢设至少一个支撑板,并且所述支撑板位于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并于前夹板两侧的下段各凹设一缺口,以以可侧向轴旋取出支撑板至支撑软丝网的概略适当位置及可收纳旋回其至初始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中,前、后夹板间的两侧顶部枢设并内置至少一支撑板,且在该前夹板两侧的下段位置各凹设一缺口,具有旋出调至可支撑软丝网的概略适当位置,且收纳旋回至两夹板间的初始位置,借助上述结构,可提供撑开扑拍面及隐藏置收的效益。附图说明图I :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IA :为本技术的另一立体图。图IB :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 :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3 :为本技术单手套持及拍蚊的示意图。图4A-图4D :为本技术折收的动作示意图。·图5 :为本技术折收后翻过束套住的示意图。图6 :为本技术配设支撑板的分解立体图。图6A :为本技术配设支撑板的置收示意图。图6B :为本技术配设支撑板的旋出示意图。其中2软丝网21前夹板211缺口22后夹板23弹性绳24支撑板H手部M蚊子。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I-图2、图IA-图IB所示,本技术是以具几何形的软丝网2为主体,以能对向任意凹折及扯铺复位,该软丝网2可为圆形或扇形等的尼龙丝材质编织制成,且在底部的两侧面固设如夹板21、后夹板22,且在该两夹板间的两侧边结设一弹性绳23及套覆至后夹板22的后侧面上,以供一手部H插置及折收后束套;由此结构,即可达到轻便携带及简单操作的方便使用效果。请配合参阅图3、图4A-图4D、图5所示,是以一手部H伸进弹性绳23内及套夹于后夹板22的后侧面上定位,依蚊蝇的位置移动并做大面积的扑拍动作,使蚊蝇受袭击后,促其容易发生肢体损伤或晕倒现象而坠落或停止飞行,继而加以消灭处理;于收纳时,将软丝网2的两侧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21的板面上(如图4A),继而使其顶部交叠于已叠覆的软丝网2上,折叠成大小略与两夹板相同(如图4B),再将弹性绳23翻过于前夹板21该侧而套束住层叠的软丝网2 (如图4C-图4D、图5);使用时,反向操作前述步骤,摊开所叠覆的软丝网2并向外侧扯铺而达概略复位的状况,提供轻巧易携带及使用操作的简便效益。请配合参阅图6、图6A、图6B所示,前述的前夹板21、后夹板22,其中在两夹板间及靠前夹板21的位置的两侧顶部各枢设并内置至少一支撑板24,且在该前夹板21两侧的下段位置各凹设一缺口 211,以便于能侧向轴旋以取出所述支撑板24 ;对于所述支撑板24,其旋出后,可旋调至可支撑软丝网2的概略适当位置,以提供扩大撑开该软丝网2的扑拍面,而收纳时,可旋回至两夹板间的初始位置,提供隐藏置收的效益。综上所陈,本技术确可提供大面积拍打蚊蝇的运用、达到折套后携带便利的实用性,显巳符合新型专利实用性增进的成立要义。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都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软丝网主体; 一个前夹板及一个后夹板,该前夹板及该后夹板固结在软丝网的底部的两个侧面;一个供手部插置及折收后束套的弹性绳,该弹性绳结设在两个夹板间的两侧边及套覆至后夹板的后侧面上; 该捕蚊蝇网于收纳时,两侧及顶部的软丝网能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板面上而略成相同于两个夹板的大小,并且该弹性绳能翻过于前夹板该侧而套束住层叠的该软丝网。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特征在于,该软丝网形状为圆形或扇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特征在于,该软丝网材质为尼龙丝。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该前夹板的两侧顶部枢设至少一个支撑板,并且所述支撑板位于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并于前夹板两侧的下段各凹设一个能使所述支撑板侧向旋出以支撑软丝网以及能收纳旋回所述支撑板至初始位置的缺口。专利摘要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是在几何形软丝网底部的两侧面固设前夹板、后夹板,且两夹板间的两侧边结设一弹性绳并套覆至后夹板的后侧面;手部伸进弹性绳内与后夹板间套夹定位,可循蚊蝇的位置方向做大面积的扑拍动作,造成受袭击后发生肢体损伤或晕倒现象而坠落或停止飞行再加以消灭处理,且收纳时,两侧及顶部的软丝网先后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板面上,略成相同于两夹板的大小,弹性绳再翻过于前夹板该侧而套束住,达到轻巧携带、简单有效的作用,为其特征。文档编号A01M3/02GK202697528SQ201220390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古鸣洲 申请人:古鸣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折收携带的捕蚊蝇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软丝网主体;一个前夹板及一个后夹板,该前夹板及该后夹板固结在软丝网的底部的两个侧面;一个供手部插置及折收后束套的弹性绳,该弹性绳结设在两个夹板间的两侧边及套覆至后夹板的后侧面上;该捕蚊蝇网于收纳时,两侧及顶部的软丝网能向前凹折叠覆至前夹板板面上而略成相同于两个夹板的大小,并且该弹性绳能翻过于前夹板该侧而套束住层叠的该软丝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鸣洲,
申请(专利权)人:古鸣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