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设备主组件上的单元,所述单元设置有联接器,所述联接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设备主组件的旋转驱动力。所述设备主组件还设置有与所述单元的联接器接合的联接器。这些联接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可在平行于转轴的方向被推动,且所述联接器中的一个联接器设置有斜面。在安装和拆卸所述单元的过程中,经由所述斜面推挤将所述联接器中的一个联接器推入,所述联接器之间的接合被解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有驱动传递装置的成像设备,所述驱动传递装置用于将驱动力传递给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设备主组件上的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诸如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中,始终期望着更加小型化和提高可操作性。从提高成像设备的可操作性的观点来看,已使用了处理盒系统,其中感光件、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等一体组装成盒且该盒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成像设备主·组件。藉此盒系统,所述可操作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由使用者自己轻松完成对诸如显影装置之类的上述处理装置的维护成为可能。类似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中间转印件等部件也构造成一单元,且所述单元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以提高可操作性和维护性。此外,已经使用通过如图26所示的凸部XX和对应的凹部YY的组合进行的联接来作为用于向这些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上的单元可靠稳定地传递驱动力的驱动传递装置。在日本公开特许专利申请(特开)2005-157112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联接器对与可开启盖子或类似部件关联,且通过盖子的开启操作,设备主组件侧联接器从单元侧联接器上回缩,以使所述联接器对脱离,从而允许安装和拆卸所述单元。然而,为了使联接器与所述盖子的开合相关联地进行脱离与接合,除了需设置盖子的开合机构部分之外,还需设置用于使联接器脱离和接合的机构。通过采用所述机构,损害了所述盖子开合的可操作性,且最终的机构变得复杂,从而引起成本的增加。例如,在盖子上设置用于使联接器接合和脱离的连杆机构的情况下,联接器每次脱离和接合时的打开和关闭负荷由盖子承受。所述负荷(例如使联接器脱离和接合所需的阻力)倾向于添加到开合盖子的操作力上。特别地,在设置有四个处理盒的彩色成像设备中,所述用于使联接器脱离和接合的负荷变大,而且出于该原因,盖子开合的可操作性被损害。此外,所述连杆机构被要求具有高的刚度。另外,还需增加连杆机构自身尺寸以及增加盖子的刚度,由此导致设备体积与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设备主组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单元;第一联接器,其设置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用于通过来自于驱动源的动力而转动;以及第二联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单元上,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联接器接合而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任一个联接器具有凹形形状而另一个联接器具有凸形形状,具有凸形形状的所述联接器的外周部分与具有凹形形状的所述联接器的内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斜面;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能够沿着平行于其转轴的方向回缩;以及 其中,所述成像设备的结构使得当所述单元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沿与所述第一联接器的转轴相垂直的方向被拉出时,通过沿所述单元的脱离方向上施加的力,所述第二联接器的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器的转轴能够在所述单元脱离方向上移动,且通过所述转轴的移动,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至少一个沿着所述斜面在平行于转轴的方向上回缩。在结合随附附图研究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晰明了。附图说明图I为剖视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成像设备的主要部分。图2为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单元的安装和拆卸方向。图3为俯视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单元的安装和拆卸方向。图4为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驱动传递装置的主要部分。图5 Ca)至图5 Cd)为立体图和俯视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联接器。图6 (a)至图6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驱动盒和从动盒在中间转印单元开始脱离之前的状态。图7 Ca)至图7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触被消除的状态。图8 Ca)至图8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驱动盒的转轴和从动盒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图9为示意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初级转印(件)间隔装置(G相位)。图10为示意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初级转印间隔装置(H相位)。图11 (a)至图11 (C)为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其它联接器。图12 (a)和图12 (b)为俯视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联接器的其它相位。图13 (a)至图13 (C)为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联接器。图14 Ca)至图14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驱动盒和从动盒在中间转印单元开始脱离之前的状态。图15 (a)至图15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触被消除的状态。图16 Ca)至图16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驱动盒的转轴与从动盒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图17 (a)至图17 (C)为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其它联接器。图18 (a)至图18 (C)为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联接器。图19 Ca)至图19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驱动盒和从动盒在中间转印单元开始脱离之前的状态。图20 (a)至图20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触被消除的状态。图21 (a)至图21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驱动盒的转轴与从动盒的转轴之间的距离。图22 (a)至图22 (C)为示意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其它联接器。 图23包括剖视图和立体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联接器。图24为立体图,示出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方向。图25为俯视图,示出处理盒的安装和拆卸方向。图26为立体图,示出
技术介绍
中的驱动传递装置的主要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本实施例将采用电子照相型的四鼓式彩色成像设备作为设备主组件、且采用中间转印单元作为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的单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从设备主组件传递驱动力,以将中间转印单元的初级转印辊从相应的感光鼓上移开,采用了驱动传递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包括第一联接器和通过与第一联接器的接合而转动的第二联接器。下文中,将参照图I至图12按照成像设备、中间转印单元、以及驱动传递装置的顺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成像设备]首先,对设备主组件100的构造予以说明。图I为剖视图,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的实施例。(I)调色剂图像形成过程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是通过作为感光件的感光鼓I、作为充电单元的充电辊2、曝光单元3、显影单元4等来完成。设备主组件100包括四个感光鼓la、lb、Ic和Id。在每个感光鼓I的周围、沿其转动方向依次布置有充电辊2 (2a、2b、2c、2d)和曝光单元3,其中,充电辊2用于对感光鼓I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曝光单元3用于基于图像信息利用激光照射感光鼓I的表面而在感光鼓I上形成静电潜像。此外,设置有显影单元4 (4a、4b、4c、4d)和转印装置12a、12b、12c或12d,其中,显影单元4用于通过将调色剂沉积在感光鼓I上的静电潜像上来使静电潜像显影(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而转印装置12a、12b、12c或12d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I上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e上。此外,设置有清洁装置8 (8a、8b、8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设备主组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单元;第一联接器,其设置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用于通过来自于驱动源的动力而转动;以及第二联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单元上,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联接器接合而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任一个联接器具有凹形形状而另一个联接器具有凸形形状,具有凸形形状的所述联接器的外周部分与具有凹形形状的所述联接器的内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斜面;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器能够沿着平行于其转轴的方向回缩;以及其中,所述成像设备的结构使得:当所述单元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沿与所述第一联接器的转轴相垂直的方向被拉出时,通过沿所述单元的脱离方向上施加的力,所述第二联接器的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联接器的转轴能够在所述单元脱离方向上移动,且通过所述转轴的移动,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至少一个沿着所述斜面在平行于转轴的方向上回缩。
【技术特征摘要】
2007.10.30 JP 2007-281830;2008.10.29 JP 2008-2784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设备主组件; 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的单元; 第一联接器,其设置于所述设备主组件上,用于通过来自于驱动源的动力而转动;以及 第二联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单元上,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联接器接合而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联接器和所述第二联接器中的任一个联接器具有凹形形状而另一个联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岛知道,宫本严恭,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