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增效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697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藻增效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海藻增效剂制备、造粒物料的制备、尿素熔融液的制备、造粒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熔融尿素喷浆工艺与转鼓造粒工艺结合起来生产海藻增效复混肥,肥料通过海藻增效液中的活性成分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和对尿素化学价键特性的影响,实现作物产量的增加和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减少养分流失,避免二次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产品具有原料来源广,不潮解,运输、施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利于产业化推广等特点,在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谷氨酸增效复混肥,还涉及所述谷氨酸增效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混肥是我国重要的肥料品种,目前,我国的肥料复合化率约32%,实物产量约5500万吨。大量研究表明,现有复混肥的养分利用率较低,例如氮的当季利用率约30%,磷当季利用率约25%,钾当季利用率约45%。因此,如何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提高肥料利用率主要有下述途径I、包膜型复混肥,所用的包膜材料主要有两类,一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例如树脂聚烯烃类),二是水难溶性或微溶性的无机材料(如硫磺、磷矿粉、钙镁磷肥等)。2、脲醛复混肥,利用尿素与甲醛可发生反应的特点,在生产复混肥的过程中向尿素熔融液中通入甲醛,通过转鼓或高塔工艺生产具有缓释性的脲醛复混肥。以上工艺生产的复混肥因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产能较低,价格也较高,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大田作物上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对土壤磷和中微量元素具有活化作用;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作物根系的生长、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有促进作用。目前,海藻中活性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藻增效复混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原料制成的,以重量份计:海藻增效剂??1~6份尿素????????32~62份造粒物料????32~67份所述的海藻增效剂是由天然海藻经微生物发酵与碱提取处理得到的,它的固形物含量为5~20重量%;所述的造粒物料是由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硫酸钾或氯化钾、膨润土和钙粉根据肥料配方要求组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亮赵秉强李燕婷林治安温延臣杨相东李娟李日升梁爱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