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黄芪、人参、丹参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实验研究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以有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多侵犯二尖瓣,造成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其次累及主动脉瓣,造成主动脉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目前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二尖瓣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闭式扩张术、经皮穿刺球囊成形术、直视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的治疗分为成形术和置换术两种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31-2539。这些治疗方法常有费用昂贵、创伤大、并发症多、远期疗效不确定等弊端黄峻,王文.心脑血管疾病大型临床试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02.。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本专利技术是在中国专利ZL 02146573. 8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专利技术,在此全文引用该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中国专利ZL 02146573. 8未记载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是运用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成药,由黄芪、人参、丹参等11味中药组成,以益气温阳药为治络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药,使气旺血行络通,阻断血瘀络阻,可以有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作为活性组分的原料药的拉丁名及其加工方法来自《中药大辞典》(1977年7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黄芪150-450份、附子40-120份、人参或党参75-225份、丹参75-225份、葶苈子50-150份、香加皮或南五加皮60-180份、泽泻75-225份、玉竹25-75份、桂枝30-90份、红花30-90份、陈皮25-75份;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450份、附子112. 5份、人参或党参225份、丹参225份、葶苈子150份、香加皮或南五加皮180份、泽泻225份、玉竹75份、桂枝90份、红花90份、陈皮75份; Bf · 黄芪250份、附子112. 5份、人参或党参200份、丹参120份、葶苈子135份、香加皮或南五加皮150份、泽泻200份、玉竹60份、桂枝75份、红花75份、陈皮6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步骤制成 (1)将黄芪、葶苈子、泽泻、人参或党参、香加皮或南五加皮用70%乙醇提取,滤过,浓缩至在60°C热测时相对密度为I. 25-1. 30的清膏; (2)提取桂枝、陈皮的挥发油;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收集水溶液滤液,再加水煎煮残渣 I小时,滤过,合并水溶液,得提油后水提液; (3)附子、丹参、玉竹、红花加水煎煮2次,合并提取液,滤过;与步骤(2)所得水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C热测时相对密度为I. 25-1. 30清膏,放冷,搅拌中加入乙醇,至醇浓度70%,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0°C热测时相对密度为I. 25-1. 30的清膏; (4)将步骤(I)所得清膏与将步骤(3)所得清膏混合,烘干,粉碎,加入步骤(2)所得挥发油,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按常规的制剂工艺,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1)按比例称取黄芪、葶苈子、泽泻、人参或党参、香加皮或南五加皮,加入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C热测时相对密度为I. 25-1. 30的清膏,备用; (2)按比例称取桂枝、陈皮,提取挥发油;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备用,残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I小时,滤过,合并水溶液,得提油后水提液,备用; (3)按比例称取附子、丹参、玉竹、红花,加水9倍量,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与步骤(2)所得水提液合并,浓缩至在60°C热测时相对密度为I. 25-1. 30的清膏,放冷,搅拌中加入乙醇,至醇浓度70%,4°C以下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0°C热测时相对密度为I. 25-1. 3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I)所得清膏与将步骤(3)所得清膏混合,65-70°C烘干,粉碎成100目粉,加70%乙醇适量制粒,加入步骤(2)所得挥发油,混匀,装胶囊,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用量,按活性组分原料药总重量计,为4-20克/日,可每日服用一次,优选为分2-4次服用;还优选为6-12克/日,分2-4次服用;更优选为7. 59克/日,分3次服用。实验例I : 为阐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用按实施例I方法所制得的药物(以下称本专利技术药物)进行了下列试验。资料与方法 I. I 一般资料 2009年I月-2010年12月专利技术人在河北以岭医院共观察了 7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辨证标准,并且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78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年龄平均46. 5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23例,咯血13例,呼吸困难、发绀16例;心功能II级18例,III级21例。对照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45. 5岁。临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50?450份、附子40?120份、人参或党参75?225份、丹参75?225份、葶苈子50?150份、香加皮或南五加皮60?180份、泽泻75?225份、玉竹25?75份、桂枝30?90份、红花30?90份、陈皮25?7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马静,杨超,张喜芬,王永,秦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