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头的拉片及使用该拉片的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331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4:46
一种拉头的拉片,包括滑动件、挂件及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滑动件与该挂件之间,该滑动件可相对该挂件往复滑动,该滑动件包括闭合部,该挂件上设有开口,该闭合部通过该滑动件的往复滑动开启或闭合该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拉片的拉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头的拉片及使用该拉片的拉头具有能够悬挂物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头的拉片及使用该拉片的拉头
技术介绍
拉头一般包括滑块及拉片,操作者通过拉动该拉片,使该滑块滑动,从而达到开启或者闭合链条的目的。2011年4月27日公告的第201020552482. 9号中国技术专利即揭示一种拉链拉片,该拉链拉片包括一拉片体,手指抓握该拉片体的两侧便可以拉动该拉链拉片。然而,使用者只能通过抓握该拉链拉片来开启或闭合链条,却无法在该拉链拉片上悬挂任何装饰物,对箱包或衣物起到装饰作用。另外,对于细小的贵重物品,如钥匙,由于 其体积较小,存放在口袋时容易遗失,使用者常常是利用绳子将钥匙捆绑在裤子上,这就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相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悬挂物品的拉头的拉片及使用该拉片的拉头。一种拉头的拉片,包括滑动件、挂件及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滑动件与该挂件之间,该滑动件可相对该挂件往复滑动,该滑动件包括闭合部,该挂件上设有开口,该闭合部通过该滑动件的往复滑动开启或闭合该开口。一种拉头,包括拉头本体及拉片,该拉片包括滑动件、挂件及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滑动件与该挂件之间,该滑动件可相对该挂件往复滑动,该滑动件包括闭合部,该挂件上设有开口,该闭合部通过该滑动件的往复滑动开启或闭合该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滑动件的闭合部通过该滑动件的往复滑动便能够开启或闭合该挂件的开口,这样,使用者便能够方便地将需要悬挂的物品悬挂在该挂件上,同时使用者能够随时从该挂件上取下被悬挂的物品。因此该拉头的拉片及使用该拉片的拉头具有能够悬挂物品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拉头的拉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I所示拉头的拉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拉头的拉片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拉头的拉片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标记的说明拉头的拉片10、10a、IOb 开口141滑动件 12、12a、12b 第一连接部142上板12-1限位块 1422下板12-2复位杆 1424闭合部122、122a连接柱1426限位部124压柱1428滑套126滑动部 144让位孔128第二连接部146挂件14弹簧16、16a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拉头的拉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该拉头的拉片10包括一滑动件12、一挂件14及一弹簧16,该弹簧16设置在该滑动件12与该挂件14之间,该滑动件12可相对该挂件14往复滑动。该滑动件12大体呈长方体结构。该滑动件12前侧面的前端设有一闭合部122,该闭合部122的端面与该滑动件12的前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该滑动件12前侧面的后端设有一限位部124。该滑动件12后侧面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滑套126。该限位部124及该两滑套126均为弧形的钩状结构,该限位部124及该两滑套126经过铆压后均呈圆弧形的套筒状结构(图未示)。该滑动件12的后端还设有一让位孔128。该挂件14为环形结构,该挂件14上设有一开口 141,需要被悬挂的物品通过该开口 141悬挂在该挂件14上。该挂件14包括一第一连接部142、一滑动部144及一第二连接部146。该第二连接部146用于悬挂物品。该第一连接部142用于连接拉头的拉头本体。该第一连接部142与该第二连接部146呈U形状,该滑动部144为一圆杆。该滑动部144连接该第一连接部142的一端与该第二连接部146的一端,该第一连接部142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形成该开口 141。该第一连接部142的另一端设有一限位块1422,该限位块1422呈球状结构。该第一连接部142还包括一复位杆1424,该复位杆1424呈T形状,该复位杆1424包括一连接柱1426及一压柱1428,该连接柱1426连接在该第一连接部142上。该压柱1428的横截面积大于该弹簧16的横截面积。请参照图I和图2,当该拉头的拉片10处于闭合状态时,该弹簧16收容在该滑动件12的让位孔128中。该滑动部144收容在该两滑套126内。该压柱1428收容在该让位孔128中并抵接在该弹性16上(图未示)。该限位块1422与该限位部124相抵接。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抵接在该滑动件12的闭合部122上,从而使该挂件14的开口 141闭合。对该拉头的拉片10悬挂物品时首先,对该滑动件12施加一作用力,使该滑动件12相对该挂件14往滑动,该挂件14的压柱1428抵顶该弹簧16,使该弹簧16压缩。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与该滑动件12的闭合部122分离开,从而开启该挂件14的开口 141 ;然后,将需要悬挂的物品挂接到该第二连接部146上;接着,去掉外力,该弹簧16弹顶该压柱1428,使该滑动件12相对该挂件14复滑动。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重新抵接在滑动件12的闭合部122上,从而使该挂件14的开口 141闭合,该物品就被稳固地悬挂在该第二连接部146上。同理,需要取下被悬挂的物品时,只要推动该滑动件12相对该挂件14往滑动,使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与该滑动件12的闭合部122分离开,就能够开启该挂件14的开口 141,取下被悬挂的物品。综上所述,该滑动件12的闭合部122通过该滑动件12的往复滑动便能够开启或闭合该挂件14的开口 141,这样,使用者便能够方便地将需要悬挂的物品悬挂在该挂件14上,同时使用者能够随时从该挂件上取下被悬挂的物品。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拉头的拉片10具有能够悬挂物品的优点。另外,滑动该滑动件12就能够使该闭合部122开启和闭合该挂件14的开口 141,因此,该拉头的拉片1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另外,该限位部124及该两滑套126均呈圆弧形的套筒状结构,结构简单且成型容易,进一步使该拉头的拉片1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可以理解地,该滑动件12上只设置一个滑套126也可以使该滑动件12相对该挂 件14往复滑动。同时,该滑套126也可以沿该滑动件12的后侧面连续设置,或者直接在该滑动件12上开设一个滑槽。另外,该滑动部144也可以采用如T形、半圆形、燕尾形等能够实现往复滑动的结构。请参照图3,其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拉头的拉片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该拉头的拉片IOa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闭合部122a为设置在该滑动件12a前侧面的前端的圆弧形的套筒状结构。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收容在该闭合部122a中,从而使该开口 141闭合。该弹簧16a的横截面积大于该让位孔128的横截面积。该弹簧16a套设在该压柱1428上,该弹簧16a的一端弹顶在该滑动件12a上,另一端弹顶在该连接柱1426上。对该拉头的拉片IOa悬挂物品时,推动该滑动件12a往滑动,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从该闭合部122a中抽出,开启该挂件14的开口 141,将需要悬挂的物品挂接到该第二连接部146上。之后,该弹簧16a弹顶该滑动件12a复滑动,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重新收容在该闭合部122a中,闭合该开口 141。由以上叙述可知,利用该闭合部122a收容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闭合该开口 141。操作时,只有当该第二连接部146的另一端从该闭合部122a中抽出来,才能实现对该拉头的拉片IOa悬挂、更换物品,使该拉头的拉片IOa具有悬挂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头的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件、挂件及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置在该滑动件与该挂件之间,该滑动件可相对该挂件往复滑动,该滑动件包括闭合部,该挂件上设有开口,该闭合部通过该滑动件的往复滑动开启或闭合该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碰华冯哲吴进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