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主壳体、分别装配于该主壳体两个端部的端盖和旋转手柄以及设于该主壳体内部的可绕轴转动的卷轴,该卷轴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端盖和旋转手柄;该主壳体侧壁镂设有缝槽,该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一端贯穿该缝槽地固定连接于该卷轴,该卷轴内部设有控制电源电路的电路板;上述卷轴的内部设有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连接于上述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旋转手柄带动卷轴来收缩太阳能电池组,收缩自由,定位方便;太阳能电池组使用层压工艺制作,并且使用超薄导线引出正负极,其弯曲能力很强,产品结构设计很紧凑;电路板和可充电电池设于空间较大的卷轴内部,电池容量较大,产品结构更为合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特别是指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
技术介绍
各种数码设备功能俞加丰富,但由于其内置锂电池容量限制,待机时间成为一个令为头痛的问题,便携式移动电源可以对数码设备充电因此而受到欢迎,尤其是太阳能移动电源由于可以使用太阳能充电更加受到关注,但目前的太阳能移动电源由于受光面面积较小,其功率都不高。有些太阳能移动电源使用了多片折叠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公开的一种折叠式太阳能充电器,但要达到一定功率依然具有一定的体积,收藏存放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以克服现有的太阳能电源存在的功率低、体积大、收藏存放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主壳体、分别装配于该主壳体两个端部的端盖和旋转手柄以及设于该主壳体内部的可绕轴转动的卷轴,该卷轴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端盖和旋转手柄;该主壳体侧壁镂设有缝槽,该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一端贯穿该缝槽地固定连接于该卷轴,该卷轴内部设有控制电源电路的电路板;上述卷轴的内部设有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连接于上述电路板。更为具体地,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包括至少一片的电池芯片、设于电池芯片上下表面的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上述电池芯片连接上述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的表面分别设有热融胶层;该上保护层、下保护层和电池芯片通过该热融胶层压合在一起。上述电池芯片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另外,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还包括连接上述电池芯片的电极引出线,该电极引出线为导电布、导电铜箔、导电胶带、导电橡胶、导电泡棉、导电胶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口 ο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另一端的侧沿固定连设有拉杆,该拉杆沿所述主壳体轴向设置,当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卷缩于主壳体中时,该拉杆卡设于该缝槽之外。此外,上述太阳能电源设有电源输出端口,该电源输出端口设于上述旋转手柄轴向的端面上;上述旋转手柄轴向的端面上还设有LED灯,该旋转手柄的侧壁上还配设有可控制该LED灯开、关的功能按键,该LED灯和该功能按键连设于上述电路板;上述电路板还连设有可指示充放电状态和电池电量的指示灯,该指示灯设于上述旋转手柄的侧壁上。最后,上述充电电池为蓄电池、镍电池、锂电池或着超级电容电池中的一种。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使用旋转手柄带动卷轴来收缩太阳能电池组,收缩自由,定位方便,使用灵活;太阳能电池组使用层压工艺制作,并且使用超薄导线引出正负极,而弯曲能力很强,产品结构设计很紧凑;电路板和可充电电池设于空间较大的卷轴内部,电池容量较大,产品结构更为合理。附图说明图I为太阳能电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太阳能电源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柔性太阳能电池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主壳体2、分别装配于该主壳体2两个端部的端盖21和旋转手柄22以及设于该主壳体2内部的可绕轴转动的卷轴23,该卷轴23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端盖21和旋转手柄22 ;该主壳体2侧壁镂设有缝槽20,该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 一端贯穿该缝槽20地固定连接于该卷轴23,该卷轴23内部设有控制电源电路的电路板24 ;上述卷轴23的内部设有充电电池25,该充电电池25连接于上述电路板24。本技术使用旋转手柄22带动卷轴23来收缩太阳能电池组,收缩自由,定位方便,使用灵活;太阳能电池组使用层压工艺制作,并且使用超薄导线引出正负极,而弯曲能力很强,产品结构设计很紧凑;电路板24和可充电电池25设于空间较大的卷轴23内部,电池容量较大,产品结构更为合理。更为具体地,参照图3,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包括电池芯片11、设于电池芯片11上下表面的上保护层12和下保护层13,电池芯片11的数量可以是一片,也可是多片,多片的电池芯片11通过下述的电极引出线15串联连接;上述电池芯片11连接上述上保护层12和下保护层13的表面分别设有热融胶层14 ;该上保护层12、下保护层13和电池芯片11通过该热融胶层14压合在一起。上述电池芯片11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另外,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还包括连接上述电池芯片11的电极引出线15,电池芯片产生的电流汇集于电极引出线15并通过电极引出线15传导至充电电池25,该电极引出线15为导电布、导电铜箔、导电胶带、导电橡胶、导电泡棉、导电胶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继续参照图I、图2,上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另一端的侧沿固定连设有拉杆16,该拉杆16沿所述主壳体2轴向设置,当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卷缩于主壳体2中时,该拉杆16卡设于该缝槽20之外。此外,上述太阳能电源设有电源输出端口 26,该电源输出端口 26设于上述旋转手柄22轴向的端面上;上述旋转手柄22轴向的端面上还设有LED灯27,该旋转手柄22的侧壁上还配设有可控制该LED灯27开、关的功能按键28,该LED灯27和该功能按键28连设于上述电路板24 ;上述电路板24还连设有可指示充放电状态和电池电量的指示灯29,该指示灯29设于上述旋转手柄22的侧壁上。最后,上述充电电池25为蓄电池、镍电池、锂电池或着超级电容电池中的一种。使用时,通过旋转旋转手柄22,带动卷轴23可以把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缠绕于卷轴23表面,直至全部缩进主壳体2 ;通过拉杆16从主壳体2的槽缝中把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拉出主壳体2,然后把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朝向太阳方向,柔性太阳能电池组I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路板24为可充电电池25充电,待充电设备将电源线插设于电源输出端口 26即可实现充电。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源还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主壳体、分别装配于该主壳体两个端部的端盖和旋转手柄以及设于该主壳体内部的可绕轴转动的卷轴,该卷轴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端盖和旋转手柄;所述主壳体侧壁镂设有缝槽,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一端贯穿该缝槽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卷轴,该卷轴内部设有控制电源电路的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的内部设有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连接于所述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包括至少一片的电池芯片、设于电池芯片上下表面的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所述电池芯片连接所述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的表面分别设有热融胶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片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池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电源,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源还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主壳体、分别装配于该主壳体两个端部的端盖和旋转手柄以及设于该主壳体内部的可绕轴转动的卷轴,该卷轴两端分别连接于该端盖和旋转手柄;所述主壳体侧壁镂设有缝槽,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一端贯穿该缝槽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卷轴,该卷轴内部设有控制电源电路的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与胜,陈宗林,庄辉虎,张超华,周泗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