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非晶态合金条带的制备技术,具体地说就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非晶态合金条带的喷嘴。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与该材料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六十年代末美国和日本相继专利技术了单辊急冷法制造非晶态合金条带的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连续制造非晶态合金条带,从而非晶态合金材料得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工业应用。单辊急冷法就是在坩埚内熔化的合金熔体靠气体压力通过喷嘴底部口射到高速转动的金属辊轮表面,溶体被辊轮吸热凝固,此时冷却速度达到106度每秒,形成连续的非晶态合金条带,通用的喷嘴结构是封底的碳管下端开有小长条口,小口的宽度为0.4~0.7mm,长度视非晶态合金条带的宽度而定,此种喷嘴有下述缺点(1)下端口是开着的,原料还没有全部熔化时,就会有部分熔体流出造成浪费及熔体成份的变化;(2)开着的端口造成熔体的氧化,氧化物在口部聚集,部分或全部堵住端口,至使流出的液流不规则,甚至流不出,造成合金条带不平滑有许多缺陷,条带强度低,甚至整炉熔体报废,用此种喷嘴成功率仅有6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非晶态合金条带之喷嘴,使得制造出的非晶条带质量均一表面平整光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非晶态合金条带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在原有大喷嘴下接一个小喷嘴,小喷嘴下端开有一小长条口,宽度为1.2~2.4mm,长度视合金条带的宽度而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明秀,杨跃库,孙文声,张风军,徐敦良,王隆保,王景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