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寻线仪,包括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包括前级采样电路、电压跟随器AR1以及后级音频输出电路,电压跟随器AR1的正向输入端与前级采样电路连接,电压跟随器AR1的反向输入端与电压跟随器AR1的输出端、后级音频输出电路分别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寻线仪的信号接收器的电压跟随器AR1起到阻抗匹配作用和良好的选频作用,并能对前级采样电路和后级音频输出电路进行隔离,使两者之间互不影响,从而可以保证从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输出的音频信号清晰,即信号接收器抗干扰能力较强,可以准确地查找到被测线缆及被测线缆故障点,且新型寻线仪还适合在条件复杂的环境下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干扰能力强、能准确地查找到被测线缆及被测线缆故障点的新型寻线仪。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和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 ,通信和网络容量呈几何数量增加,布线的难度也进一步提高。而在网络线缆、通信线缆的布线工程及日常维护工程中,为了能迅速、快捷、准确地在众多线束线缆中查找到所需线缆,寻线仪应运而生。现有的寻线仪一般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其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线缆接入所述信号发射器的RJ45/RJ11/BNC等通用接口上,利用所述信号发射器向被测线缆发射音频信号,使得所述被测线缆所在回路的周围产生一环绕信号场,再将所述信号接收器靠近被测线缆,通过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检测到所述被测线缆所产生的信号场的音频信号以及所检测到的音频信号的大小来实现寻线、查找线缆故障点的目的。但是,由于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工作频率是2KHZ,当被测线缆附近有AC220V,50HZ等干扰源时,所述信号接收器的抗干扰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干扰,因此所述寻线仪无法准确地查找所述被测线缆以及所述被测线缆的故障点。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寻线仪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寻线仪,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准确地查找到被测线缆及被测线缆故障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寻线仪,包括信号发射器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的信号接收器。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前级采样电路、电压跟随器ARl以及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前级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输出端、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前级采样电路采集一被测线缆周围的音频信号,并将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衰减,再将经滤波、衰减后的所述音频信号送至所述电压跟随器AR1,所述电压跟随器ARl再将所述音频信号送至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进行选频、放大后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新型寻线仪的信号接收器包括前级采样电路、电压跟随器ARl以及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电压跟随器ARl起到阻抗匹配和选频作用,并能对所述前级采样电路和后级音频输出电路进行隔离,使两者之间互不影响,从而可以保证从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输出的音频信号清晰,即所述信号接收器抗干扰能力较强,可以准确地查找到被测线缆及被测线缆故障点,且所述新型寻线仪还适合在条件复杂的环境下使用。具体地,所述前级采样电路包括探头El、电阻Rl、R2、R3以及电容Cl,所述探头El、电阻Rl、R3以及电容Cl依次串联,且电容Cl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l和R3相互连接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电阻Rl、R2、R3的阻值均大于或等于10ΜΩ,以保证所述信号接收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优选地,所述电容Cl的大小为1000PF,以保证所述信号接收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体地,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包括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以及功放电路,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放电路连接,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用于对所述电压跟随器ARl传送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滤波选频,所述功放电路将经过滤波选频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具体地,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包括电阻R4、R5,电容C2、C3,所述电阻R4和电 容C2串联,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且所述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输出端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的一端以及所述功放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具体地,所述功放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AR2、电容C4、C5、电阻R6以及扬声器LS1,所述功率放大器AR2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后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AR2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所述电阻R6,所述功率放大器AR2的反向输入端与地之间接有所述电容C5,所述功率放大器AR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4与所述扬声器LSl的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LSl的另一端接地。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新型寻线仪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信号接收器的结构框图。图3为图2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寻线仪,由于新型寻线仪的信号接收器包括前级采样电路、电压跟随器ARl以及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电压跟随器ARl起到阻抗匹配作用并能对所述前级采样电路和后级音频输出电路进行隔离,使两者之间互不影响,从而可以保证从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输出的音频信号清晰,即所述信号接收器抗干扰能力较强,可以准确地查找到被测线缆及被测线缆故障点,且所述新型寻线仪还适合在条件复杂的环境下使用。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新型寻线仪的一优选实施例100包括信号发射器10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10连接的信号接收器12。具体地,请参考图2及图3,所述信号接收器12包括前级采样电路121、电压跟随器ARl 122以及后级音频输出电路123,所述电压跟随器AR1122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前级采样电路121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AR1122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 122的输出端、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123分别连接,所述前级采样电路121采集一被测线缆周围的音频信号,并将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衰减,再将经滤波、衰减后的所述音频信号送至所述电压跟随器ARl 122,所述电压跟随器ARl 122再将所述音频信号送至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123进行选频、放大后输出。具体地,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123包括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1231以及功放电路1232,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12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 1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1231的输出端与所述功放电路1232连接,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1231用于对所述电压跟随器ARl 122传送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滤波选频,所述功放电路1232将经过滤波选频后的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前级采样电路121包括探头E1、电阻Rl、R2、R3以及电容Cl,所述探头E1、电阻R1、R3以及电容Cl依次串联,且电容Cl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1122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l和R3相互连接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电阻Rl、R2、R3的阻值均大于或等于10ΜΩ,以保证所述信号接收器12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优选地,所述电容Cl的大小为1000PF,以保证所述信号接收器12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体地,所述二阶RC滤波选频电路1231包括电阻R4、R5,电容C2、C3,所述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所述电阻R5和电容C3并联,且所述电阻R4和电容C2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l的输出端连接,串联后的另一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寻线仪,包括信号发射器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的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包括前级采样电路、电压跟随器AR1以及后级音频输出电路,所述电压跟随器AR1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前级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AR1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AR1的输出端、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前级采样电路采集一被测线缆周围的音频信号,并将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衰减,再将经滤波、衰减后的所述音频信号送至所述电压跟随器AR1,所述电压跟随器AR1再将所述音频信号送至所述后级音频输出电路进行选频、放大后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航,
申请(专利权)人:林东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