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清泉专利>正文

支合式网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99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5:02
一种支合式网兜,属于捕捉器具技术领域,特为捕捉易飞易逃的小动物而设计。它包含一条收拉杆(6)内置在主杆(1)内,主杆(1)上设有一个给支撑杆(4)滑动的凹槽(5),支撑杆(4)把框架(2)支撑为一个正方形,一个网袋(3)缝接在框架(2)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捕捉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支合式网兜
技术介绍
普通网兜在使用时缺少封口功能,兜住小动物后有些很容易从网袋里逃走,对于捕捉易飞易逃的小动物时需要增加一个锁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合式网兜,在兜住小动物后,马上封合袋口,防止逃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根据诱捕麻雀的原理(用一条树枝把竹筛支撑在地面上,然后在竹筛下面撒些稻谷,用长线的一端系在树枝上,另一端拉到屋里,等到麻雀进去啄稻谷时,把长线一拉,竹筛就把麻雀罩住了)。取三条框条在主杆的顶部搭一个“井”字型的框架,框条之间用销钉固定,然后把网袋口缝接在框架上,再取一条支撑杆把框架稳固为正方形,成为一把网兜,就可以用来捕捉小动物了。当兜住小动物后,把支撑杆拉回来,框架就从正方形向平行四边形过度,直到合在一起,也就是把缝接在框架上的网袋口封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使用目的。即一种支合式网兜,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条收拉杆6内置在主杆I内,主杆I上设有一个给支撑杆4滑动的凹槽5,支撑杆4把框架2支撑为一个正方形,一个网袋3缝接在框架2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方案和结构可知,在捕捉时,手持本支合式网兜去兜住所捕的小动物,然后另一手抽拉收拉杆6,此时,收拉杆6就把框架2的一个角拉向凹槽5,也就是把正方形的框架2移变为平行四边形,并合上网袋3的口径;当要再次使用时,把收拉杆6推上去,也就是推着支撑杆4去撑开框架2来成为一把网兜。可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有效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I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I中的五个黑圆点代示销钉链接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不,一种支合式网3 ,它包含一条收拉杆6内置在主杆I内,主杆I上设有一个给支撑杆4滑动的凹槽5,支撑杆4把框架2支撑为一个正方形,一个网袋3缝接在框架2上。在实施例,框架2中的两条框条与主杆I的顶端之间、框条与框条之间、框条与支撑杆4之间以及支撑杆4与收拉杆6之间都是先钻孔,后用销钉链接的;三条等长框条与主杆I的顶部链接成为一个正方形结构的框架2 ;支撑杆4链接在收拉杆6与框架2的一个角之间,其长度稍长于正方形框架2的对角线。在实施例,支撑杆4起到控制框架2的作用;支撑杆4与收拉杆6链接的一端在凹槽5内滑动。 在实施例,主杆I为筒状,铝质结构;三条框条和支撑杆4为钢质结构;收拉杆6的底端设有把手处。权利要求1 一种支合式网3 ,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条收拉杆(6)内置在主杆(I)内,主杆(I)上设有一个给支撑杆(4)滑动的凹槽(5),支撑杆(4)把框架(2)支撑为一个正方形,一个网袋⑶缝接在框架⑵上。专利摘要一种支合式网兜,属于捕捉器具
,特为捕捉易飞易逃的小动物而设计。它包含一条收拉杆(6)内置在主杆(1)内,主杆(1)上设有一个给支撑杆(4)滑动的凹槽(5),支撑杆(4)把框架(2)支撑为一个正方形,一个网袋(3)缝接在框架(2)上。文档编号A01M23/22GK202680333SQ2012203874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邱清泉 申请人:邱清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合式网兜,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条收拉杆(6)内置在主杆(1)内,主杆(1)上设有一个给支撑杆(4)滑动的凹槽(5),支撑杆(4)把框架(2)支撑为一个正方形,一个网袋(3)缝接在框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邱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