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清泉专利>正文

一种捕捉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96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5:01
一种捕捉袋,属于捕捉器具技术领域,特为捕捉跳跳鱼、蛇之类的小动物而设计。它包含一个缝接有抽紧口(3)的网袋(2),一条穿过抽紧口(3)后连接在主杆(5)上的环形钢丝套(4),一个用于锁扣环形钢丝套(4)的套简(1)套在主杆(5)之外,两条细绳(6)系在抽紧口(3)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捕捉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捕捉跳跳鱼、蛇之类的工具。
技术介绍
有一次到海边玩,看到退朝后的涂垦上有很多小蟹、小鱼儿在爬啊跳啊。我们下去捕捉时只抓住小蟹,那种小鱼儿就是拿不住。第二次我们准备了网兜去捕那种小鱼儿,捕到网的小鱼儿总是跳出去。放暑假了。在老家,有一次看到爷爷在搞一条毛竹筒和铁丝,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是做什么用的? ”爷爷说“山上种的番薯都被野兔、野猪吃了,我们已经布下了捕兽器,如果有捕到话的,手是不能捉它的,要靠这个把它再套住,然后带回来。” “这么简单有用吗? ” “我们年轻时就是用这个来捕捉凶猛的獾猪和田狗,挺管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捉袋,用以防止捕捉到网里的小动物逃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捕兽套的原理(取一条铁丝打一个环形插在竹筒里,穿过竹筒后再打一个把手的结,用铁丝的环形部分用来套住凶猛动物的脖子或腿上,然后一手握铁丝的结,另一手拿住竹筒把它推上去,即把铁丝的圆形部分缩小,来控制所套住动物的脖子或腿,从而达到捕捉的效果)。在环形铁丝上增设一个网袋,用以捕捉小动物或者防止到网兜内的小动物逃跑。即一种捕捉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缝接有抽紧口 3的网袋2,一条穿过抽紧口 3后连接在主杆5上的环形钢丝套4,一个用于锁扣环形钢丝套4的套筒I套在主杆5之外,两条细绳6系在抽紧口 3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方案和结构可知,在使用时,先把套筒I退到主杆5的底端,拉回细绳6,即把网袋2的口径拉大,成为一个普通的网兜使用。当兜住所捕的小动物后,马上把套简I往上推,此时,网袋2上的抽紧口 3在套筒I的推顶力作用下逐渐退缩到环形钢丝套4的顶部,同时环形钢丝套4在套筒I的内壁夹力作用下逐渐吞到它的壁内,从而到达锁扣住网袋口的作用。可见,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有效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I是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捕捉袋,包含一个缝接有抽紧口 3的网袋2,一条穿过抽紧口 3后连接在主杆5上的环形钢丝套4,一个用于锁扣环形钢丝套4的套筒I套在主杆5之外,两条细绳6系在抽紧口 3上。在实施例,网袋2与抽紧口 3是缝连在一起成为整体的。在实施例,套筒I套在主杆5之外是可以滑动的。在实施例,环形钢丝套4与主杆5之间为焊接结构;环形钢丝套4为锰钢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在实施例,套筒I的顶外端和主杆5的底下端都设有两个用于通过细绳的小圆圈, 两条细绳6系在抽扎口 3的下端;当第一次作业完毕,第二使用时,退回套筒I后环形钢丝套4自动恢复原状(环形),渐渐地拉回两条细绳6,就可以把抽紧口 3拉到原来的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捕捉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缝接有抽紧口(3)的网袋(2),一条穿过抽紧口(3)后连接在主杆(5)上的环形钢丝套(4),一个用于锁扣环形钢丝套(4)的套筒(I)套在 主杆(5)之外,两条细绳(6)系在抽紧口(3)上。专利摘要一种捕捉袋,属于捕捉器具
,特为捕捉跳跳鱼、蛇之类的小动物而设计。它包含一个缝接有抽紧口(3)的网袋(2),一条穿过抽紧口(3)后连接在主杆(5)上的环形钢丝套(4),一个用于锁扣环形钢丝套(4)的套简(1)套在主杆(5)之外,两条细绳(6)系在抽紧口(3)上。文档编号A01K74/00GK202680308SQ201220384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邱清泉 申请人:邱清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捉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缝接有抽紧口(3)的网袋(2),一条穿过抽紧口(3)后连接在主杆(5)上的环形钢丝套(4),一个用于锁扣环形钢丝套(4)的套筒(1)套在主杆(5)之外,两条细绳(6)系在抽紧口(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邱清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