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载荷优化带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10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生产由钢板制成的载荷优化的构件,在两个带有可变化的通过间隙的被冷却的轧辊之间浇注出一带钢,其中通过改变铸坯冷凝外壳和轧辊的接触时间或者通过改变轧辊对浇注在两个轧辊之间的楔形部分中钢水熔液的冷却来改变带钢的厚度。一个这样的带钢具有一均匀的组织结构并且能够随后通过热或冷轧以用于特定的应用场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于节省原料和能量的原因人们长久以来致力于载荷优化地设计结构部件。这些努力首先在汽车上-其中重量对于燃料消耗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导致在汽车的不同部位使用所说的由按不同要求定制的坯料制成的部件。这种部件由焊接在一起的不同厚度的板件组成。自然,这种部件由于其厚度跃变不会在每个部分都能得到随后的载荷的优化。为了得到没有这种厚度跃变的载荷优化的部件,最近人们尝试着采用所说的柔性冷轧,也就是带材的冷轧,其中的轧制间隙在带材经过时与路程有关地进行变化(见B.Hachmann,R.Kopp,Aachen的“轧制载荷优化的纵向型材”,第4.2-1页到4.2-6页,变形技术,7 Aachener Stahlkolloquium,1992年3月26-27日,Institut fuerBildsame Formgebung der RWTH Aachen)。但是,这些尝试却还没有导出可实际应用的结果。除了要施加要求的高的轧制力的困难之外,还存在另一个困难,即带材在冷轧时在其纵向带段上经受不同的变形。对于大多数的应用场合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硬化是不希望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载荷优化的带钢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在其纵向具有不断变化的厚度的载荷优化的带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钢通过在两个被冷却的且带有一个可变化的通过间隙的轧辊之间浇注而成,其中与经过的浇注出的带材的运行路径有关地使作用在浇注在两轧辊之间形成的楔形部中的钢水熔液上的轧辊的冷却从而还有带钢的厚度这样地变化,即,使得带钢具有一个纵向的10%-40%的厚度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施米茨迪特尔森克乌尔里希阿尔布雷希特弗吕赖纳科普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鲁伯钢铁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