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033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灯罩、LED灯、鹅颈软管和底座;灯罩包括灯罩壳体、贴片LED、光学透镜和电路板;贴片LED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灯罩内,光学透镜为圆台结构,圆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分别开有直径相同的圆柱形凹槽,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为一个球面突起,光学透镜的上底面凹槽与贴片LED配合并贴紧,光学透镜的下底面固定在灯罩上。光学透镜的上、下底面、光学透镜上、下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几何中心与贴片LED灯的几何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亮度和均匀性,易于拆卸,透镜还采用截光设计,消除眩光,实现了光的全反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LED灯具
技术介绍
在工业制造中,经常需要对产品进行几何尺寸的检测,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快的检测速度。传统的接触式的人工检测的方法不但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检测速度较慢,不能消除人为的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还可能对物体的表面造成一定的损伤,这些都使得传统检测方法达不到理想的要求。非接触式的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在线检测方法,以其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测量项目多等特点在工业制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常,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由四个部分一光源、相机、图像采集卡和图像处理软件组成。机器视觉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选择正确的照明,机器视觉光源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可以夸张的说一个光源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一个系统设计的成败。选择光源的目标就是1、增强待处理的物体特征;2、减弱不需要关注的物体和噪声的干扰;3、不会引入额外的干扰;4、减少因材质、照射角度对成像的影响,以获取闻品质、闻对比度的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灯具。本专利技术一种LED灯具包括灯罩、LED灯、鹅颈软管和底座;LED灯设置在灯罩内,灯罩与鹅颈软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底座与鹅颈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灯罩包括灯罩壳体和光学透镜,所述的LED灯包括贴片LED和电路板;贴片LED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灯罩内,所述的光学透镜为圆台结构,圆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分别开有圆柱形凹槽,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为一个突起的球面,其中Dl D2 dl:d2:d3:Ll=7 :6 :6 :1 :7 :9,其中Dl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2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l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d2为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突起的球面高度,d3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LI为圆台的上底面直径,圆台的侧棱与上底面直径之间形成的内角为117. 3 120°,光学透镜的上底面圆柱形凹槽与贴片LED配合并贴紧,光学透镜的下底面固定在灯罩上。光学透镜的上、下底面、光学透镜上、下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几何中心与贴片LED灯的几何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的LED灯罩采用铝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实现了高亮度和均匀性,尤其是良好的均匀性; 2.主要采用贴片LED,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灵活改变,其特点是发光二极管(LED)和传统的灯源比较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节能且热效应低的特点,其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使用LED于本专利技术更能提高光源的使用寿命;3.光学透镜可以收集从LED芯片发出的全部180°的光,并重新分配到指定的区域,中间和边缘比较均匀,透镜还采用截光设计,消除眩光,并且实现了光的全反射; 4.LED灯罩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螺纹旋合,电路故障或灯泡损坏时可以自由拆卸,整个光源的头部散热性能良好,经试验长时间不间断工作也不会造成照明故障,能够满足工业检测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灯罩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光学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灯罩1、LED灯、鹅颈软管2和底座3 ;LED灯设置在灯罩I内,灯罩I与鹅颈软管2的一端螺纹连接,底座3与鹅颈软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灯罩I包括灯罩壳体4和光学透镜7,所述的LED灯包括贴片LED6和电路板5 ;贴片LED 6固定连接在电路板5上,电路板5固定安装在灯罩I内,所述的光学透镜7为圆台结构,圆台的上底面的中心分别开有一圆柱形凹槽8,下底面的中心开有圆柱形凹槽9,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8的底面为一个突起球面,如图3所示,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为一个突起的球面,其中Dl D2 dl:d2:d3:Ll=7 :6 :6 :1 :7 :9,其中Dl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2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l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d2为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突起的球面高度,d3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LI为圆台的上底面直径,圆台的侧棱与上底面直径之间形成的内角为117. 3 120°,光学透镜7的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8与贴片LED 6配合并贴紧,光学透镜7的下底面固定在灯罩I上。光学透镜7的上、下底面、光学透镜7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8、下底面的凹槽9的几何中心与贴片LED灯6的几何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LED灯罩采用铝合金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LED灯具包括灯罩、LED灯、鹅颈软管和底座;LED灯设置在灯罩内,灯罩与鹅颈软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底座与鹅颈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灯罩包括灯罩壳体和光学透镜,所述的LED灯包括贴片LED和电路板;贴片LED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灯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透镜为圆台结构,圆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分别开有圆柱形凹槽,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为一个突起的球面,其中Dl D2 dl:d2:d3:Ll=7 6 6 :1 :7 :9,其中Dl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2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l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d2为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突起的球面高度,d3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LI为圆台的上底面直径,圆台的侧棱与上底面直径之间形成的内角为117. 3 120°,光学透镜的上底面圆柱形凹槽与贴片LED配合并贴紧,光学透镜的下底面固定在灯罩上,光学透镜的上、下底面、光学透镜上、下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几何中心与贴片LED灯的几何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罩采用铝合金材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具。本专利技术包括灯罩、LED灯、鹅颈软管和底座;灯罩包括灯罩壳体、贴片LED、光学透镜和电路板;贴片LED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灯罩内,光学透镜为圆台结构,圆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分别开有直径相同的圆柱形凹槽,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为一个球面突起,光学透镜的上底面凹槽与贴片LED配合并贴紧,光学透镜的下底面固定在灯罩上。光学透镜的上、下底面、光学透镜上、下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几何中心与贴片LED灯的几何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高亮度和均匀性,易于拆卸,透镜还采用截光设计,消除眩光,实现了光的全反射。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2889485SQ2012103753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徐平, 陈庆光, 刘春辉, 朱世峰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具包括灯罩、LED灯、鹅颈软管和底座;LED灯设置在灯罩内,灯罩与鹅颈软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底座与鹅颈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灯罩包括灯罩壳体和光学透镜,所述的LED灯包括贴片LED和电路板;贴片LED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灯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透镜为圆台结构,圆台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分别开有圆柱形凹槽,其中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为一个突起的球面,其中D1:D2:d1:d2:d3:L1=7:6:6:1:7:9,其中D1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2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直径,d1为上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d2为上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底面突起的球面高度,d3为下底面圆柱形凹槽的深度,L1为圆台的上底面直径,圆台的侧棱与上底面直径之间形成的内角为117.3~120°,光学透镜的上底面圆柱形凹槽与贴片LED配合并贴紧,光学透镜的下底面固定在灯罩上,光学透镜的上、下底面、光学透镜上、下底面的圆柱形凹槽的几何中心与贴片LED灯的几何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陈庆光刘春辉朱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