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荆延德专利>正文

孔雀草、凤仙花和肾蕨在修复污染土壤中的新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38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孔雀草、凤仙花和肾蕨在修复污染土壤中的新应用,属于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具有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不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无二次污染;针对铜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好,适用于大面积铜污染的土壤,在治理环境铜污染的同时还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所收获植株通过销售到异地或集中进行植物材料资源化利用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涉及孔雀草、凤仙花和肾蕨在修复污染土壤中的新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铜的开采和冶炼、含Cu杀虫剂的长期使用和污水污泥灌溉的增多,土壤铜污染程度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安全。植物修复是解决铜污染土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超积累植物或富集植物的筛选是植物修复技术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海州香薷,酸模、小头寥、紫花香薷、鸭跖草和密毛蕨等植物对Cu具有不同程度的忍耐和积累能力。但没有关于Cu超积累花卉植物的相关报道。我国幅员辽阔,花卉植物资源丰富,如果能从不被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矿区且物种繁多的 花卉资源中筛选出对铜污染土壤修复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超积累花卉植物,则将为植物修复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孔雀草、凤仙花和肾蕨在修复污染土壤中的新应用。优选的,所述的土壤污染为铜污染土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投资少、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不高等优点;而且作为一种绿色原位修复技术,所收获植株通过集中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进程不仅不会破坏土壤生态环境,还有助于改善因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孔雀草、凤仙花和肾蕨在修复污染土壤中的新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延德
申请(专利权)人:荆延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