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70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包括左分合指示、右分合指示、左拐臂、右拐臂、槽轮、主轴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与左拐臂连接,右分合指示和右拐臂连接,槽轮的中心焊接有主轴,主轴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的左侧与左拐臂配合安装,槽轮的右侧与右拐臂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段曲线槽结构的槽轮,利用槽轮间隙机构的原理,使一根主动轴分别驱动两根从动轴,并使从动轴先后轮流动作,实现在两根轴之间切换动能的功能,减少了机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实现一根主动轴同时控制两根从动轴转动,并使从动轴按预定方式转动;无需采用复杂的机械闭锁,使机构简单可靠,免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方面,尤其是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的双合操作机构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是额定电压为12 24kV的开关设备,米用SF6气体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开关内部有两个独立分开的主回路和传动,通过配合双合操作机构和电子辅助设备,使两个独立主回路中的动触头按预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合闸和分闸,使 开关从一路电源切换到另一路电源,并实现自动快速切换。目前应用的方式是,采用两台操作机构并配有电气和机械闭锁装置来实现切换,这样就需要两台完整的机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采用的闭锁,非常复杂且不可靠,在快速解锁上实现也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能够通过一根主动轴分别驱动两根从动轴,并使两根从动轴先后轮流动作,实现在两根轴之间切换动能的功能,从而减少机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成本,且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包括左分合指示、右分合指示、左拐臂、右拐臂、槽轮、主轴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与左拐臂连接,右分合指示和右拐臂连接,槽轮的中心焊接有主轴,主轴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的左侧与左拐臂配合安装,槽轮的右侧与右拐臂配合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槽轮上开有三段曲线槽,分别为左抛物线槽、圆弧槽和右抛物线槽,所述圆弧槽位于左抛物线槽和右抛物线槽之间,左拐臂和右拐臂上均安装有滚轮,左拐臂和右拐臂上的滚轮可在槽轮的三段曲线槽中滑动。作为优选,所述圆弧槽以主轴的轴心为圆心,圆弧槽为半圆形圆弧槽。作为优选,所述左抛物线槽与右抛物线槽的形状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三段曲线槽结构的槽轮,利用槽轮间隙机构的原理,使一根主动轴分别驱动两根从动轴,并使从动轴先后轮流动作,实现在两根轴之间切换动能的功能,减少了机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实现一根主动轴同时控制两根从动轴转动,并使从动轴按预定方式转动;无需采用复杂的机械闭锁,使机构简单可靠,免维护。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槽轮结构安装到双合操作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槽轮结构安装到双合操作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槽轮结构安装到双合操作机构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槽轮结构安装到双合操作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3、4、5,双合操作机构,包括电动单元组件、槽轮组件(或称槽轮结构)、左弹簧储能组件和右弹簧储能组件,所述电动单元组件连接到槽轮组件(或称槽轮结构),槽轮组件(或称槽轮结构)的左侧连接有左弹簧储能组件,槽轮组件(或称槽轮结构)的右侧连接有右弹簧储能组件。所述槽轮组件(或称槽轮结构)包括左分合指示4、右分合指示9、左拐臂12、右拐臂10、槽轮11、主轴2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4与左拐臂12连接,右分合指示9和右拐臂10连接,槽轮11的中心焊接有主轴2,主轴2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11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11的左侧与左拐臂12配合安装,槽轮11的右侧与右拐臂10配合安装。所述槽轮11上开有三段曲线槽,分别为左抛物线槽、圆弧槽和右抛物线槽,所述圆弧槽位于左抛物线槽和右抛物线槽之间,左拐臂12和右拐臂10上均安装有滚轮,左拐臂12和右拐臂10上的滚轮可在槽轮11的三段曲线槽中滑动。所述圆弧槽以主轴2的轴心为圆心,圆弧槽的长度为180°,即为半圆形圆弧槽。所述左抛物线槽与右抛物线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左弹簧储能组件包括第一轴I、第一拐臂17、第一弹簧18、第二拐臂16和第一输出连杆19,所述第一轴I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拐臂17的一端焊接在第一轴I上,第一拐臂17的另一端安装第一弹簧18的一端,第二拐臂16的一端安装到第一轴I上,第二拐臂16的另一端安装第一弹簧18的另一端,第二拐臂16的另一端还连接到第一输出连杆19 ;所述右弹簧储能组件包括第二轴3、第三拐臂14、第二弹簧13、第四拐臂15和第二输出连杆20,所述第二轴3固定在机架上,第三拐臂14的一端焊接在第二轴3上,第三拐臂14的另一端安装第二弹簧13的一端,第四拐臂15的一端安装到第二轴3上,第四拐臂15的另一端安装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第四拐臂15的另一端还连接到第二输出连杆20。所述电动单元组件包括第一按钮5、第二按钮6、操作轴7、电机8、离合器和减速器,电机8安装在减速器上,减速器上安装有离合器,操作轴7固定在离合器上,机架上设有电连接到电机8上的第一按钮5和第二按钮6。工作原理用操作手柄或电机驱动操作轴7转动,离合器闭合使主轴2随操作轴7转动,同时槽轮11也跟着旋转。槽轮上有三段曲线,两边两段抛物线,中间是以主轴I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弧。当槽轮11转动,右拐臂10、左拐臂12随槽轮11上的槽道形状时停时动,当槽轮11顺时针转动,左拐臂12的滚轮沿抛物线槽摆动,使第一轴I转动,第一弹簧18储能,当过死点后,第一弹簧18释能,第一输出连杆19对外做功,直到抛物线槽走完为止。同时由于右拐臂10的滚轮在圆弧槽上,槽轮11转动,右拐臂10不摆动,故第二输出连杆20不对外做功。当槽轮11继续顺时针传动,左拐臂12的滚轮开始走圆弧上,槽轮11转动,左拐臂12不摆动。而同时右拐臂10的滚轮沿抛物线槽摆动,使第二轴3转动,第二弹簧13储能,当过死点后,第二弹簧13释能,第二输出连杆20对外做功,直到抛物线槽走完为止,反之亦然。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分合指示、右分合指示、左拐臂、右拐臂、槽轮、主轴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与左拐臂连接,右分合指示和右拐臂连接,槽轮的中心焊接有主轴,主轴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的左侧与左拐臂配合安装,槽轮的右侧与右拐臂配合安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上开有三段曲线槽,分别为左抛物线槽、圆弧槽和右抛物线槽,所述圆弧槽位于左抛物线槽和右抛物线槽之间,左拐臂和右拐臂上均安装有滚轮,左拐臂和右拐臂上的滚轮可在槽轮的三段曲线槽中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以主轴的轴心为圆心,圆弧槽为半圆形圆弧槽。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抛物线槽与右抛物线槽的形状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包括左分合指示、右分合指示、左拐臂、右拐臂、槽轮、主轴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与左拐臂连接,右分合指示和右拐臂连接,槽轮的中心焊接有主轴,主轴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的左侧与左拐臂配合安装,槽轮的右侧与右拐臂配合安装。本技术采用三段曲线槽结构的槽轮,利用槽轮间隙机构的原理,使一根主动轴分别驱动两根从动轴,并使从动轴先后轮流动作,实现在两根轴之间切换动能的功能,减少了机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实现一根主动轴同时控制两根从动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双合操作机构的槽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分合指示、右分合指示、左拐臂、右拐臂、槽轮、主轴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与左拐臂连接,右分合指示和右拐臂连接,槽轮的中心焊接有主轴,主轴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的左侧与左拐臂配合安装,槽轮的右侧与右拐臂配合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学明廖月翔翁建林沈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泰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