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绝缘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64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绝缘护套,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金属外壳和固定在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二次绕组,所述二次绕组包括铜漆包线、绝缘带和环形铁芯,所述金属外壳采用铝合金铸造成型,其与绝缘护套同轴,所述绝缘护套包括圆筒和位于所述圆筒两侧的伞裙结构,所述圆筒位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母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富有创意,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运营成本低,伞裙结构增大了爬电距离,提高了用电安全系数;绝缘护套与本体分离,便于在电流互感器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安装和更换;不仅适用于串联补偿装置,也适用于电力系统部分低电压等级的应用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电压与绝缘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绝缘护套
技术介绍
母线式电流互感器一般用于测量电力系统母线电流,母线从电流互感器的中心穿过。结构上一般采用环氧树脂或硅橡胶等材料包裹住二次绕组,通过浇注或其它方式紧密依附在电流互感器本体上,环氧树脂或硅橡胶起到固定二次绕组的作用,同时起到绝缘作用。但是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产品绝缘不合格的情况,处理起来很麻烦,可能需要破坏整个电流互感器。在串补工程中,母线式电流互感器测量串补平台上多处母线或接线排的电流用于 串补的控制保护,要求正常运行的小电流和故障电流都要测量准确,其工况与普通互感器有较大差别。互感器运行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长期运行电压很低,而要求其雷电冲击耐受水平却很高。如果采用现有的母线式电流互感器,很难满足性能要求,在保证足够的电磁屏蔽性能和绝缘性能的情况下,存在产品尺寸较大的问题,对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布局带来不便,同时互感器加工工艺复杂,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绝缘护套,绝缘护套与金属外壳同轴,绝缘护套包括位于金属外壳与母线之间圆筒和位于圆筒两侧的伞裙结构,绝缘护套的伞裙结构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互感器绝缘护套,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金属外壳和固定在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二次绕组,所述二次绕组包括铜漆包线、绝缘带和环形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与绝缘护套同轴,所述绝缘护套包括圆筒和位于所述圆筒两侧的伞裙结构,所述圆筒位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母线之间,所述伞裙结构均为1~6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玮刘之方李会兵董勤晓李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