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气象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2525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气象观测装置,包括控制与通信装置、传感器装置和电源装置,控制与通信装置包括CC2430芯片、晶振电路和单极天线,CC2430芯片分别与晶振电路和单极天线连接,传感器装置包括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各传感器分别与控制与通信装置连接,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与通信装置和传感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量要素全面,体积小,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不仅能进行精细化的气象数据采集和分析,还能够满足恶劣环境下的气象观测,即使一部分节点遭到损坏,也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能够继续进行稳定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气象观测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气象观测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即人工观测和自动气象站观测。人工观测是借助仪器和目力对气象要素和气象现象进行的测量和判定,是最原始的气象观测方法,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观测时间和地点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观测误差也较大。自动气象站是一种无人操作,能自动定时观测、发报或记录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有多种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及外围设备等组成。目前,自动气象站的信息传输一般采用Internet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自动气象站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气象观测和预警效率,但是由于自动气象站成本较高,体积较大、灵活性差,功耗大、对基础通信设施依赖性强,在大范围的应用和部署上受到了限制。伴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片上系统(S0C)、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并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气象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控制与通信装置、传感器装置和电源装置,所述的控制与通信装置包括CC2430芯片、晶振电路和单极天线,所述的CC2430芯片分别与晶振电路和单极天线连接,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包括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所述的光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分别与控制与通信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源装置分别与控制与通信装置和传感器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罗希昌杜景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