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34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保温水箱,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与保温水箱相连,所述进水管道中设有三通电磁阀I,所述三通电磁阀Ⅰ进水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所述三通电磁阀Ⅰ出水口B连接保温水箱、无压储罐或地漏,所述出水管道中设有三通电磁阀II,所述三通电磁阀Ⅱ出水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所述三通电磁阀Ⅱ进水口B连接保温水箱、无压储罐或地漏,所述三通电磁阀I、三通电磁阀II通过线路连接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防冻、防过热、防散热,而且使用舒适度好,一次性投入小,降低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太阳能光热产品主要分为①无压式一体机、②承压式一体机、③承压式分体机。其中无压式一体机,水箱与光热板组成一体,水箱不承受压力,该产品在农村低端市场使用,由于其使用不便,舒适度差,安装条件的局限不能在城市普及;承压式一体机虽然解决了舒适度及使用不便的问题,但安装条件依然受到局限,不能在城市普及;承压式分体机由于解决了安装条件限制的问题,且使用舒适度好,能够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得到普及应用。承压式分体机又分为承压分体一次循环一次换热式、承压分体一次循环二次换热式和承压分体二次循环二次换热式(俗称回流式太阳能热水器)。以上三种类型太阳能热水器除二次循环二次换热式(回流式太阳能热水器)均存在以下问题一、过热在夏季太阳光照度强,日照时间长,地表水温度高,太阳能光热转换量富余,造成水箱整个系统过热,致压力升高,温度升高,破坏系统的各密封件、损坏水箱、降低产品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阀频繁开启,太阳落下系统温度降低系统压力下降,冷水补进降低水箱温度,影响使用;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水箱热水对于承压分体式一次循环一次换热产品会出现水锤的冲击及噪声,严重影响了使用性能;对于一次循环二次换热的产品还会由于过热导致循环介质气化,循环介质从排气阀泄出致系统的循环介质缺失循环受阻,系统停止工作,水箱无法吸收热量而太阳能集热器无法将吸收的热量转换至水箱,系统的温度会急剧升高,如此恶性循环,系统将会彻底破坏。二、散热有太阳情况下,光热转换热量会通过泵循环或自然循环不断传递给储水箱,而到了没有太阳的阴天或晚间,太阳能集热器无太阳光可吸收,如果水箱在被加热保温状态下循环管路里的循环介质在水箱温度的作用下造成对流,此时的太阳能集热器变成了散热器,使水箱的热量在循环介质的循环作用下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及循环管路不断的向空气中扩散,使得水箱的存储热量损失加大,减少了可利用的热水,减低了系统的整体效益。三、冬季结冻损坏在没有太阳的雨雪季节和阴天,环境温度低于循环介质的冰点,会造成系统的循环介质结冰,使整个系统损坏,即便系统采用了二次交换防冻循环介质,部分解决了防冻问题,但其散热损失也非常严重,24小时损失热量约为全部水箱存储热量的50%。而承压分体二次循环二次换热式(俗称回流式太阳能热水器),虽然不存在上述的过热、散热和冬季结冻损坏三个问题,但由于其系统中需要配置两个循环泵、一个二次换热器及40L保温水箱,其中一个循环泵为开式循环泵,其扬程要在10-20m水柱以上,从而成本比较高,一次性投入大,使用非常不经济。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不仅能够防冻、防过热、防散热,而且安装方便,使用舒适度好,且一次性投入小,降低了成本,运行效力高,非常经济实用。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I、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和保温水箱5,所述太阳能集热器I通过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与保温水箱5相连,所述进水管道2中设有三通电磁阀I 6,所述三通电磁阀I进水口 61连接太阳能集热器I,所述三通电磁阀I出水口 B63连接保温水箱5,所述三通电磁阀I出水口 A62连接无压储罐7或地漏20,所述出水管道3中设有三通电磁阀II 8,所述三通电磁阀II出水口 81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三通电磁阀II进水口 B83连接保温水箱5,所述三通电磁阀II进水口 A82连接无压储罐7或地漏20,所述三通电磁阀I 6、三通电磁阀II 8通过线路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9和高温保护器10,所述控制器9与高温保护器10由线路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I 6、三通电磁阀II 8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9。所述保温水箱5内设有电加热棒16,所述电加热棒16安装在保温水箱5的内壁上,所述电加热棒16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9。 所述出水管道3中安装有循环泵4,所述循环泵4通过线路连接控制器9。所述太阳能集热器I上装有集热器温度传感器11,所述保温水箱5内部上方处装有水箱上部温度传感器12,所述保温水箱5内部下方处装有水箱下部温度传感器13,所述控制器9处装有环境温度传感器14,所述循环泵4外壳上装有泵温度传感器15。所述出水管道3中循环泵4的出口处安装有电子流量开关或机械式流量平衡阀19。所述太阳能集热器I上端装有排气阀17,所述排气阀17与进水管道2相连。所述进水管道2中设有单向阀18,所述单向阀18安装在三通电磁阀I出水口 B63处。所述保温水箱5通过管道连接无压水罐21。所述出水管道3中设有两通电磁阀22,所述两通电磁阀22与地漏20相连。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减少了太阳能热水器散热损失,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效力,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的防散热问题;2.防止了太阳能热水器冬季无太阳光时结冰损坏,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的防冻问题;3.防止夏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高,加之自来水供水温度高,热水用量小导致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及系统过热,损坏密封件及水箱,,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的防过热问题;4.本技术同承压分体二次循环二次换热式相比,由于省略了二次换热器、10-20m水柱以上的循环泵、以及40L保温水箱,而是设有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从而一次性投入小,降低了成本,用最经济便捷的方法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过热、散热、结冻的三大缺陷;5.以保温水箱容积270L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例,在春秋季节太阳能集热器停止工作的保温状态下,管道内的循环介质温差造成的循环作用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及循环管路扩散的热量24小时约为3KWH,冬季24小时扩散的热量约为6KWH,分别占整个太阳能系统吸收热量的20%-50%,而本技术当系统处在待机保温状态时,则彻底杜绝了这个损失。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三防、分体、水箱下置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图2是图I的接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三防一体、平板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三防一体、热管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四(三防一体、平板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三防一体、真空管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图7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六(三防分体、热管、水箱上置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图8是图3至图6中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循环泵5、保温水箱6、三通电磁阀I 7、无压储罐8、三通电磁阀II 9、控制器10、高温保护器11、集热器温度传感器12、水箱上部温度传感器13、水箱下部温度传感器14、环境温度传感器15、泵温度传感器16、电加热棒17、排气阀18、单向阀19、电子流量开关或机械式流量平衡阀20、地漏21、无压水罐22、两通电磁阀61、三通电磁阀I进水62、三通电磁阀I出水口 A 63、三通电磁阀I出水口 B 81、三通电磁阀II出水口 82、三通电磁阀II进水A 83、三通电磁阀II进水Π B。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I和附图2所示,为“三防、分体、水箱下置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I、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和保温水箱5,所述太阳能集热器I通过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防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和保温水箱(5),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与保温水箱(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2)中设有三通电磁阀Ⅰ(6),所述三通电磁阀Ⅰ进水口(61)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三通电磁阀Ⅰ出水口B(63)连接保温水箱(5),所述三通电磁阀Ⅰ出水口A(62)连接无压储罐(7)或地漏(20),所述出水管道(3)中设有三通电磁阀Ⅱ(8),所述三通电磁阀Ⅱ出水口(81)连接太阳能集热器(1),所述三通电磁阀Ⅱ进水口B(83)连接保温水箱(5),所述三通电磁阀Ⅱ进水口A(82)连接无压储罐(7)或地漏(20),所述三通电磁阀Ⅰ(6)、三通电磁阀Ⅱ(8)通过线路连接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瞻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