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子路专利>正文

给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3096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系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对锅炉、蒸汽发生器等蒸汽产生设备进行供水的给水系统。其包括低压供水箱、蒸汽产生装置和若干承压容器,蒸汽产生装置将蒸汽通入较低位置的承压容器中,将承压容器中的水压入高处的承压容器,高处的承压容器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蒸汽发生装置。此方案噪音小,能量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锅炉、蒸汽发生装置、除氧器等设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锅炉、蒸汽发生器等产汽设备进行供水的给水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上,蒸汽锅炉的上水,压水堆电站以及船用压水堆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多采用电机拖动的离心式水泵。电动水泵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运行和维护费用很高,并需要消耗电能。在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的辅助给水系统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由于电动泵电源的可靠性不足,使得电动给水泵的应用明显受限。同时由于泵轴系的高速运转,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噪音。在某些应用场合,这种噪音对用户会产生致命的影响。无论常规锅炉,还是压水堆的蒸汽发生器,都存在着其产生的蒸汽与其给水之间的明显的温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卡诺定理,将蒸汽作高温热源,给水作低温热源,是可以有机械能输出的.也就是说,这个温差是可以利用来产生动力的。本技术技术本质上就是利用这个温差来为其给水提供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8年11月4日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296413Y的专利文献,名称是气压泵,它由空压机、两个泵室、排液管、吸液阀,、排液阀、气管、进气阀、出气阀和调节阀组成,空压机通过气管分别与两泵室连接,气管上装有进气阀和出气阀,两泵室底部各有吸液阀,泵室之间由排液管连接,排液管底部装有排液阀,空压机的排气管上装有气压调节阀。此方案将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作为输送液体的动力。在一些需要大量给水的场合(如锅炉、核反应堆的蒸汽发生器等),如果采用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则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的电能,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给水方式所存在的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消耗电能、噪音小、适用于给锅炉等蒸汽产生装置给水的给水系统。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给水系统,包括低压供水箱、蒸汽产生装置、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第三承压容器、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第六承压容器、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第九可控阀、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第三逆止阀、第四逆止阀、第五逆止阀、第六逆止阀、第七逆止阀、第八逆止阀、第九逆止阀、控制模块和若干个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内部都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和第九可控阀的控制端都分别与控制丰吴块连接;所述低压供水箱顶部设有回水输入口和凝结水输入口,所述低压供水箱底部设有供水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顶部都设有蒸汽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底部都设有进出水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顶部都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底部都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设有注水口和蒸汽出口 ;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底部比蒸汽产生装置的设计液位高;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的顶部比低压供水箱的设计液位低;具体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述低压供水箱的供水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七逆止阀的进端口、第八逆止阀进端口和第九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七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八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五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九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六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四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五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五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五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六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六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六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注水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逆止阀的出端口、第二逆止阀的出端口和第三逆止阀的出端口,所述第一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二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三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可控阀的一端、第二可控阀的一端和第三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一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二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三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的蒸汽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可控阀的一端和第七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四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七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凝结水输入口;所述第五承压容器的蒸汽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可控阀的一端和第八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五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八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凝结水输入口;所述第六承压容器的蒸汽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六可控阀的一端和第九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六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九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凝结水输入口。作为优选,给水系统还包括给水流量调节阀,所述给水流量调节阀分别与第一逆止阀的出口、第二逆止阀的出口和第三逆止阀的出口相连接。给水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系统向蒸汽产生装置的给水流量。作为优选,给水系统还包括供汽隔离阀,所述供汽隔离阀串联在蒸汽产生装置的蒸汽出口上。供汽隔离阀用于控制系统是否工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和第九可控阀均为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上述可控阀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和第九可控阀均为气动阀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管道与上述可控阀连接。本方案中,蒸汽产生装置可以是锅炉或者核反应堆的蒸汽发生装置等能够产生蒸汽的设备。蒸汽产生装置的设计液位与低压供水箱的设计液位之间没有特殊要求,低压供水箱可以远低于蒸汽发生装置。逆止阀的进端口压力大于出端口压力时,进端口的液体流向出端口 ;出端口压力大于进端口压力时,逆止阀关闭。·蒸汽产生装置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蒸汽用户,蒸汽用户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回水输入口,在蒸汽用户处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水重新回到低压供水箱。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上安装的液位传感器为安装在承压容器下部的窄量程液位计。初始时,低压供水箱的水位于设计液位,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都注满水,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中没有水,蒸汽产生装置中有水(可以通过小型水泵注入启动必须的水量),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和第九可控阀打开,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和第三可控阀关闭。蒸汽产生装置启动,产生水蒸气,此时打开给水流量调节阀、供气隔离阀(给水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供水箱、蒸汽产生装置、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第三承压容器、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第六承压容器、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第九可控阀、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第三逆止阀、第四逆止阀、第五逆止阀、第六逆止阀、第七逆止阀、第八逆止阀、第九逆止阀、控制模块和若干个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内部都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可控阀、第二可控阀、第三可控阀、第四可控阀、第五可控阀、第六可控阀、第七可控阀、第八可控阀和第九可控阀的控制端都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低压供水箱顶部设有回水输入口和凝结水输入口,所述低压供水箱底部设有供水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顶部都设有蒸汽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底部都设有进出水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顶部都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底部都设有出水口,所述蒸汽产生装置设有注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第一承压容器、第二承压容器和第三承压容器的底部比蒸汽产生装置的设计液位高;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第五承压容器和第六承压容器的顶部比低压供水箱的设计液位低;所述低压供水箱的供水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七逆止阀的进端口、第八逆止阀进端口和第九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七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八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五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九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六承压容器的进水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四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四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五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五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五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六承压容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第六逆止阀的进端口,所述第六逆止阀的出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蒸汽产生装置的注水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逆止阀的出端口、第二逆止阀的出端口和第三逆止阀的出端口,所述第一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二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第三逆止阀的进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进出水口;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可控阀的一端、第二可控阀的一端和第三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一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二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三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四承压容器的蒸汽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四可控阀的一端和第七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四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七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凝结水输入口;所述第五承压容器的蒸汽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五可控阀的一端和第八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五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八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凝结水输入口;所述第六承压容器的蒸汽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第六可控阀的一端和第九可控阀的一端,所述第六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承压容器的蒸汽口,所述第九可控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低压供水箱的凝结水输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路杨伯雍
申请(专利权)人:杨子路杨伯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