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建华专利>正文

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622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包括:盖身和盖体,所述盖身包括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衔接在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开设有一孔,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右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为一桶状结构,所述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身的第一圆柱体通孔与盖体连接并将第二圆柱体通孔内置于第一圆柱体通孔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能够使液体在倒出时的余量液体流入瓶中,防止液体流出瓶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容器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
技术介绍
红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红酒开启后,当手持红酒瓶在倒酒的时候,举起来往杯子里倒酒时,不管举多高,总会有酒从瓶口往下一滴一滴的滴出来,所以倒红酒时都用布裹着瓶身,以免滴出来的酒弄湿餐桌,给就餐环境带来影响,但是用布裹着瓶身,操作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瓶里的酒还是流出的,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酒滴出来的问题,另外普通红酒开瓶之后只能通过木塞塞住,来密封保存,用本产品可大大增加红酒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能够使液体在倒出时的余量液体流入瓶中,防止液体流出瓶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包括盖身和盖体,所述盖身包括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衔接在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开设有一孔,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右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为一桶状结构,所述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身的第一圆柱体通孔与盖体连接并将第二圆柱体通孔内置于第一圆柱体通孔中。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的右端为一斜面切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两个圆柱体通孔相互套设的关系,使瓶中液体在倒出时遗留在瓶口的余量液体流回瓶中,防止瓶口的余量液体流出瓶外造成餐桌上出现污垢,消除了液体顺着瓶口流在瓶身,提高了再次手持瓶时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一较佳实施例中盖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盖身;2、盖体;10、第一圆柱体通孔;11、第二圆柱体通孔;12、环形凹槽;13、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包括盖身I和盖体2,盖身I包括第一圆柱体通孔10和第二圆柱体通孔11,第二圆柱体通孔11衔接在第一圆柱体通孔10的内部,第一圆柱体通孔10和第二圆柱体通孔11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凹槽12,环形凹槽12上开设有一孔13,第一圆柱体通孔10的右段设置有外螺纹,盖体2为一桶状结构,盖体2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盖身I的第一圆柱体通孔10与盖体2连接并将第二圆柱体通孔11内置于第一圆柱体通孔10中。进一步说,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11的右端为一斜面切口,更加便于液体从第二圆柱体通孔11流出,斜面切口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技术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在红酒瓶中使用时,先将红酒瓶的木塞打开,然后将盖身I通过第一圆柱体通孔10扣在瓶口上,手持瓶身将红酒通过盖身I的第二圆柱体通孔11导入杯子,然后瓶身立起,大部分红酒从第二圆柱体通孔11回流到酒瓶中,倒酒时第二圆柱体通孔11的斜面切口滴出来的红酒会流入环形凹槽12内,然后红酒从环形凹槽12的孔13流出并顺着第二圆柱体通孔11外壁流回瓶中,盖体2的内螺纹连接盖身 I第一圆柱体通孔10的外螺纹,对瓶口进行封闭。本技术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省去了用布裹着瓶身的倒酒方式,即方便操作,又节省了清理餐桌或清洗餐布的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身和盖体,所述盖身包括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衔接在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开设有一孔,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右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为一桶状结构,所述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身的第一圆柱体通孔与盖体连接并将第二圆柱体通孔内置于第一圆柱体通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的右端为一斜面切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包括盖身和盖体,所述盖身包括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衔接在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开设有一孔,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右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为一桶状结构,所述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身的第一圆柱体通孔与盖体连接并将第二圆柱体通孔内置于第一圆柱体通孔中。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能够使液体在倒出时的余量液体流入瓶中,防止液体流出瓶外。文档编号B65D23/06GK202670269SQ2012203613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陆建华 申请人:陆建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红酒瓶的防滴漏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身和盖体,所述盖身包括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所述第二圆柱体通孔衔接在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和第二圆柱体通孔的衔接处设置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开设有一孔,所述第一圆柱体通孔的右段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为一桶状结构,所述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身的第一圆柱体通孔与盖体连接并将第二圆柱体通孔内置于第一圆柱体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陆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