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装置,属于水上救生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控制机构(1)、固定支架(2)、推杆(4)。固定支架(2)与静水压力释放器固定,且保证固定支架(2)上的轴孔(10)与静水压力释放器(5)后固定板(21)上的复位顶针扩大孔(20)同轴心;所述的控制机构(1)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推杆(4)一端为接触头(23),另一端开有电机轴孔(22),控制机构(1)的线性运动电机(7)运动轴(13)插入电机轴孔(22)中,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杆结构的使用防止了复位顶针体积小容易丢失的问题,提高了在复杂海况下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可操作性,使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上救生设备,具体涉及静水压力释放器的控制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船舶上备有的救生筏、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等救生设备,多是使用静水压力释放器将所需的救生设备固定在船舶上,当所需救生设备时由人工释放或者沉船事故发生时,船舶下沉时,由水压作用使静水压力释放器工作,将救生设备释放。现有设备人工释放操作繁琐,因此当遇到复杂海况船舶又没有下沉时,人工释放的操作时比较困难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静水压力释放器上配备的复位顶针由于体积小无固定的放置位置容易丢失,在释放器因非使用原因动作后,予以复位时不能及时操作。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需复位顶针的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本技术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固定支架、推杆;固定支架与静水压力释放器固定,且保证固定支架上的轴孔与静水压力释放器后固定板上的复位顶针扩大孔同轴心;所述的控制机构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推杆一端为接触头,另一端开有电机轴孔,控制机构的线性运动电机运动轴插入电机轴孔中,二者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在所述的推杆的中间设制敲击板。进一步,还包括保护环,所述的保护环套在推杆的接触头部位穿入固定支架的轴孔中。进一步,所述的保险环采用圆环形结构;在圆环上开有便捷安装槽。进一步,在所述的保险环的外圆面上开有易碎槽和在保险环的端面上加工引导□。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机构加装防水壳。本技术推杆结构的使用防止了复位顶针体积小容易丢失的问题;保护环的使用及保护了推杆不会误触芯轴将释放装置打开,又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顺利的打开释放装置;加装防水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可以满足复杂海情况下的是使用,并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操作简便的特点,提高了在复杂海况下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可操作性,使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静水压力释放器释放器控制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静水压力释放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推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保护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标注1-控制机构;2_固定支架;3_保护环;4_推杆;5_静水压力释放器;6_上防水壳;7_线性运动电机;8_下防水壳;9_控制线接口 ;10_轴孔;11_第一固定孔;12_第二固定孔;13-运动轴;15_芯轴;16_弹簧;17-第一脱钩;18-第二脱钩;19-螺纹固定孔;20-复位顶针扩大孔;21_后固定板;22_电机轴孔;23_接触头;24_敲击板;25_捷安装槽; 26-易碎槽;27_引导口 ;28_内接触面。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机构I、固定支架2、推杆4和保护环3。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2上设有三个第二固定孔12,与静水压力释放器5三个螺纹固定孔19通过螺杆固定,且保证固定支架2上的轴孔10与静水压力释放器5后固定板21上的复位顶针扩大孔20同轴心。如图2所示,所述的控制机构I包括上防水壳6、线性运动电机7、下防水壳8和控制线接口 9。上防水壳6与下防水壳8通过螺栓连接,控制线接口 9通过螺纹固定在下防水壳8上。上防水壳6通过固定支架2上的第一固定孔11用螺栓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从而将控制机构I与固定支架2连接。如图5所示,推杆4采用一端为接触头23用以推动芯轴15压缩弹簧16做轴向运动;另一端开有电机轴孔22直接将线性运动电机7的运动轴13插入其中,防止在运动过程中线性运动电机7的运动轴13与推杆4脱离,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使推杆4可以脱离线性运动电机7的运动轴13独自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在推杆4的中间设制敲击板24,可以在所需情况下直接对其敲击,使接触头23推动芯轴15压缩弹簧16做轴向运动达到释放的目的。此推杆4具有复位顶针的作用,又防止了复位顶针体积小已丢失的问题。保护环3套在推杆4的接触头23部位穿入固定支架2的轴孔10中。如图6所示,保险环3采用圆环形结构;在圆环上开有便捷安装槽25,以方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装,配合内接触面28与推杆4的接触头23接触,又不至于从推杆4的接触头23上脱落;在保险环3的外圆面上开有易碎槽26和在保险环4的端面上加工引导口 27,使在敲击板24或运动轴13运动过程中保险环3能够破碎,又具有一定的强度。根据图7所示,控制线性运动电机7使电机主轴13作线性运动,推动推杆4作用于静水压力释放器5的芯轴15压缩弹簧16做轴向运动,第一脱钩17、第二脱钩18脱离芯轴15限位打开释放装置(如图4所示),方便操作无需人员进行繁琐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I)、固定支架(2)、推杆(4);固定支架(2)与静水压力释放器固定,且保证固定支架(2)上的轴孔(10)与静水压力释放器(5)后固定板(21)上的复位顶针扩大孔(20)同轴心;所述的控制机构(I)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推杆(4) 一端为接触头(23),另一端开有电机轴孔(22),控制机构(I)的线性运动电机(7)运动轴(13)插入电机轴孔(22)中,二者采用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推杆(4)的中间设制敲击板(24)。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环(3),所述的保护环(3)套在推杆⑷的接触头(23)部位穿入固定支架(2)的轴孔(1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险环(3)采用圆环形结构;在圆环上开有便捷安装槽(2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保险环(3)的外圆面上开有易碎槽(26)和在保险环(4)的端面上加工引导口(27)。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I)加装防水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装置,属于水上救生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控制机构(1)、固定支架(2)、推杆(4)。固定支架(2)与静水压力释放器固定,且保证固定支架(2)上的轴孔(10)与静水压力释放器(5)后固定板(21)上的复位顶针扩大孔(20)同轴心;所述的控制机构(1)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推杆(4)一端为接触头(23),另一端开有电机轴孔(22),控制机构(1)的线性运动电机(7)运动轴(13)插入电机轴孔(22)中,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本技术推杆结构的使用防止了复位顶针体积小容易丢失的问题,提高了在复杂海况下静水压力释放器的可操作性,使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文档编号B63B23/70GK202670062SQ2012202927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胡生亮, 刘忠, 许江湖, 陈胜琪, 陈云, 王涛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水压力释放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1)、固定支架(2)、推杆(4);固定支架(2)与静水压力释放器固定,且保证固定支架(2)上的轴孔(10)与静水压力释放器(5)后固定板(21)上的复位顶针扩大孔(20)同轴心;所述的控制机构(1)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推杆(4)一端为接触头(23),另一端开有电机轴孔(22),控制机构(1)的线性运动电机(7)运动轴(13)插入电机轴孔(22)中,二者采用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生亮,刘忠,许江湖,陈胜琪,陈云,王涛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