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200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瓶体,设于瓶体上的瓶盖,固定设于瓶盖上的吸引阀,所述吸引阀上设有真空表,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一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成型有阀腔,所述阀体另一端设有真空管接头,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所述阀腔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阀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阀杆,所述阀杆外套设有旋转手轮,旋转手轮与阀盖螺纹连接,所述阀杆与阀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阀芯与真空管接头内端的配合,可以有效实现瓶体内负压调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操作便利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器是较为常见的医用设备之一,用于吸取人体内的痰、脓、血,以及积水等体液。现有负压吸引器由吸引阀,瓶体,连接于瓶体上的吸引管接头以及连接于吸引阀真空管接头,现有负压吸引器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瓶体内负压不可调,操作困难;体液容易从瓶体串入吸引阀内,影响操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其负压可调,体液不会串入吸引阀等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瓶体,设于瓶体上的瓶盖,固定设于瓶盖上的吸引阀,所述吸引阀上设有真空表,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一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成型有阀腔,所述阀体另一端设有真空管接头,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所述阀腔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阀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阀杆,所述阀杆外套设有旋转手轮,旋转手轮与阀盖螺纹连接,所述阀杆与阀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杆与旋转手轮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阀腔与瓶体内腔之间通过通管连通,通管伸入瓶体内腔内;所述阀盖上设有吸引管接头,吸引管接头通过竖管与瓶体内腔连通。优选地,所述通管伸入瓶体内腔内的一端端部连接有浮球。优选地,所述真空管接头外壁上环设有凸部。优选地,所述吸引管接头外壁上环设有凸部。优选地,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通过连接螺母连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真空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旋转手轮、阀杆以及阀芯,所述旋转手轮和阀杆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阀杆与阀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芯与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本技术通过阀芯与真空管接头内端的配合,可以有效实现瓶体内负压调节,提高了本技术的操作便利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真空表; 2、阀体;3、真空管接头; 4、凸部;5、阀腔;6、连接螺母; 7、吸引管接头; 8、竖管;9、浮球;10、瓶体;11、通管;12、瓶盖;13、阀盖;14、阀杆;15、第二弹簧; 16、旋转手轮;17、第一弹簧;18,阀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瓶体10,设于瓶体10上的瓶盖12,通过连接螺母6固定设于瓶盖12上的吸引阀,也即瓶体10,瓶盖12以及吸引阀构成本技术主体结构。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2和设于阀体2 —端的阀盖13,所述阀体2内成型有阀腔5,所述阀体2另一端设有真空管接头3,真空管接头3伸入阀腔5内。所述阀腔5与瓶体10·内腔之间通过通管11连通,通管11伸入瓶体10内腔内。所述阀盖13上设有吸引管接头7,吸引管接头7通过竖管8与瓶体10内腔连通。也就是说,真空管接头3以及吸引管接头7均与阀腔5和瓶体10内腔连通。所述阀腔5内设有阀芯18,所述阀芯18与真空管接头3伸入阀腔5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换句话说,所述阀芯18可以启闭真空管接头3。所述阀盖13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阀杆14,所述阀杆14外套设有旋转手轮16,旋转手轮16与阀盖13螺纹连接,所述阀杆14与阀芯1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阀杆14与旋转手轮16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5。本技术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旋转手轮16达到开启和关闭真空管接头3的技术目的。所述通管11伸入瓶体10内腔内的一端端部连接有浮球9,当瓶体10内腔液位较高时,浮球9上浮封闭通管11,以免体液串入阀腔5内。所述真空管接头3和吸引管接头7外壁上均环设有凸部4,当连接管套设于真空管接头3和吸引管接头7外壁上时,可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所述阀体2与阀盖13之间通过连接螺母6连接,当然,不排除其它连接方式。所述阀体2上设有真空表1,以显示阀腔5以及瓶体10内腔的压力。使用本技术时,真空管接头3与真空装置连接,吸引管接头7通过连接管插入人体内,在真空装置的作用下,对阀腔5以及瓶体10内腔抽真空,在阀腔5以及瓶体10内腔内形成一定负压,体液在负压作用下,经过,吸引管接头7以及竖管8进入瓶体10内腔内,当瓶体10内腔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浮球9上浮封闭通管11。需调节阀腔5以及瓶体10内腔负压的大小时,仅需旋转调节旋转手轮16,使用阀芯18与真空管接头3开启和关闭或者微调两者之间的开启度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瓶体(10),设于瓶体(10)上的瓶盖(12),固定设于瓶盖(12)上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⑵和设于阀体⑵一端的阀盖(13),所述阀体(2)内成型有阀腔(5),所述阀体(2)另一端设有真空管接头(3),真空管接头(3)伸入阀腔(5)内,所述阀腔(5)内设有阀芯(18),所述阀芯(18)与真空管接头(3)伸入阀腔(5)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阀盖(13)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阀杆(14),所述阀杆(14)外套设有旋转手轮(16),旋转手轮(16)与阀盖(13)螺纹连接,所述阀杆(14)与阀芯(1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阀杆(14)与旋转手轮(16)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5),所述阀腔(5)与瓶体(10)内腔之间通过通管(11)连通,通管(11)伸入瓶体(10)内腔内;所述阀盖(13)上设有吸引管接头(7),吸引管接头(7)通过竖管⑶与瓶体(10)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11)伸入瓶体(10)内腔内的一端端部连接有浮球(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接头(3)外壁上环设有凸部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接头(7)外壁上环设有凸部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与阀盖(13)之间通过连接螺母(6)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上设有真空表(I)。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瓶体,设于瓶体上的瓶盖,固定设于瓶盖上的吸引阀,所述吸引阀上设有真空表,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一端的阀盖,所述阀体内成型有阀腔,所述阀体另一端设有真空管接头,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所述阀腔内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真空管接头伸入阀腔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阀盖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阀杆,所述阀杆外套设有旋转手轮,旋转手轮与阀盖螺纹连接,所述阀杆与阀芯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本技术通过阀芯与真空管接头内端的配合,可以有效实现瓶体内负压调节,提高了本技术的操作便利度。文档编号A61M1/00GK202666050SQ20122030177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仁权 申请人:宁波健芝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吸引器,包括瓶体(10),设于瓶体(10)上的瓶盖(12),固定设于瓶盖(12)上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阀包括阀体(2)和设于阀体(2)一端的阀盖(13),所述阀体(2)内成型有阀腔(5),所述阀体(2)另一端设有真空管接头(3),真空管接头(3)伸入阀腔(5)内,所述阀腔(5)内设有阀芯(18),所述阀芯(18)与真空管接头(3)伸入阀腔(5)内的一端对应设置,所述阀盖(13)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阀杆(14),所述阀杆(14)外套设有旋转手轮(16),旋转手轮(16)与阀盖(13)螺纹连接,所述阀杆(14)与阀芯(1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阀杆(14)与旋转手轮(16)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5),所述阀腔(5)与瓶体(10)内腔之间通过通管(11)连通,通管(11)伸入瓶体(10)内腔内;所述阀盖(13)上设有吸引管接头(7),吸引管接头(7)通过竖管(8)与瓶体(10)内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健芝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