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聪专利>正文

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80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05
多功能康复治疗床,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由床板、n型支撑架、长柱和顶架构成,长柱与n型支撑架通过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床板中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伸出床板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长柱顶端固安装有顶架,顶架两端安装有绳孔;两n型支撑架靠床头端的横杆间固定安装有长横杆,两n型支撑架靠床尾端的横杆间活动安装有两根短横杆;所述转动轴、长横杆、短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床板自转动轴端至床尾端安装有两L型转动板,L型转动板位于转动轴端与床板活动连接,L型转动板位于床尾端通过杆件与床板固定;所述L型转动板的竖直板上设有绳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康复治疗床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疗法有助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具有足够的肌肉活动量,以避免神经和肌肉发生萎缩。为此,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大量工作来给病人活动四肢。目前,现有的康复医疗床大多采用液压电动式的,通过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在床上,在床的底部安装一个伸缩杆,通过将杆伸长或缩短来将床竖直撑起来或放平,这种床只能让患者进行站立这种单一的运动方式,且床体笨重,成本高,不方便移动,只能在医院使用。人们希望能有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适于家庭中使用的康复治疗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由床板、η型支撑架、长柱和顶架构成,长柱与η型支撑架通过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床板中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伸出床板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长柱顶端固安装有顶架,顶架两端安装有绳孔;两η型支撑架靠床头端的横杆间固定安装有长横杆,两η型支撑架靠床尾端的横杆间活动安装有两根短横杆;所述转动轴、长横杆、短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床板自转动轴端至床尾端安装有两L型转动板,L型转动板位于转动轴端与床板活动连接,L型转动板位于床尾端通过杆件与床板固定;所述L型转动板的竖直板上设有绳孔。所述床板的胸口处、腰腹处、L型转动板的脚踝处、膝关节处均设有安装固定带的孔。所述长柱底端安装有档板,用于预防床板翻动,档板的宽度小于床沿的宽度。所述床板的床头端安装有床头杆。所述长柱的高度大于床板的长度。所述η型支撑架的高度大于床板转动轴端至床尾端的长度。使用时,患者躺在床上,用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好,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L型转动板的绳孔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顶架两端的绳孔后握在患者的手中,患者可通过拉伸绳子进行关节活动的练习。当患者想进行站力练习时,可将两η型支撑架靠床尾端的横杆间的两根短横杆抽出,将床板通过转动轴转动成竖直状态,绳子一端固定在L型转动板的绳孔上,另一端通过顶架一端的绳孔后握在患者的手中,患者通过调节绳子的长度来进行站立练习。患者还可以将床底的杆件抽出,通过拉伸绳子来进行摆步的练习。床板处于竖直状态时,患者还可以握住床头端的床头杆进行引体练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与液压电动式的康复医疗床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不仅可以进行站立练习,同时还可进行活动关节、摆步、引体等多种练习,患者无需其它医护人员,即可自行完成运动练习,利于身体恢复,适于家庭、疗养院和中小医院等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床板l、n型支撑架2、长柱3、顶架4、T型连接件5、转动轴6、绳孔7、长横杆8、短横杆9、L型转动板10、杆件11、孔12、床头杆13、档板14、床沿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多功能康复治疗床,由床板l、n型支撑架2、长柱3和顶架4构成,长柱3与η型支撑架2通过T型连接件5固定连接,床板I中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两端伸出床板I与T型连接件5固定连接;长柱3顶端固安装有顶架4,顶架4两端安装有绳孔7 ;如图2所示,两η型支撑架2靠床头端的横杆间固定安装有长横杆8,两η型支撑架2靠床尾端的横杆间活动安装有两根短横杆9 ;所述转动轴6、长横杆8、短横杆9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床板I自转动轴6端至床尾端安装有两L型转动板10,L型转动板10位于转动轴6端与床板I活动连接,L型转动板10位于床尾端通过杆件11与床板I固定;所述L型转动板10的竖直板上设有绳孔7。所述床板I的胸口处、腰腹处、L型转动板10的脚踝处、膝关节处均设有安装固定带的孔12。所述长柱3底端安装有档板14,用于预防床板I翻动,档板14的宽度小于床沿15的宽度。所述床板I的床头端安装有床头杆13。所述长柱3的高度大于床板I的长度。所述η型支撑架2的高度大于床板转动轴6端至床尾端的长度。使用时,患者躺在床上,用固定带将患者固定好,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L型转动板10的绳孔7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顶架4两端的绳孔7后握在患者的手中,患者可通过拉伸绳子进行关节活动的练习。当患者想进行站力练习时,可将两η型支撑架2靠床尾端的横杆间的两根短横杆9抽出,将床板通过转动轴6转动成竖直状态,绳子一端固定在L型转动板10的绳孔上,另一端通过顶架4 一端的绳孔7后握在患者的手中,患者通过调节绳子的长度来进行站立练习。患者还可以将床底的杆件11抽出,通过拉伸绳子来进行摆步的练习,如图3所示。床板I处于竖直状态时,患者还可以握住床头端的床头杆13进行引体练习。权利要求1.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由床板(l)、n型支撑架(2)、长柱(3)和顶架(4)构成,长柱(3)与η型支撑架(2)通过T型连接件(5)固定连接,床板(I)中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两端伸出床板(I)与T型连接件(5)固定连接;长柱(3)顶端固安装有顶架(4),顶架(4)两端安装有绳孔(7);两η型支撑架(2)靠床头端的横杆间固定安装有长横杆(8),两η型支撑架(2)靠床尾端的横杆间活动安装有两根短横杆(9);所述转动轴(6)、长横杆(8)、短横杆(9)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床板(I)自转动轴(6)端至床尾端安装有两L型转动板(10 ),L型转动板(10 )位于转动轴(6 )端与床板(I)活动连接,L型转动板(10)位于床尾端通过杆件(11)与床板(I)固定;所述L型转动板(10)的竖直板上设有绳孔(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I)的胸口处、腰腹处、L型转动板(10)的脚踝处、膝关节处均设有安装固定带的孔(12)。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柱(3)底端安装有档板(14),档板(14)的宽度小于床沿(15)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I)的床头端安装有床头杆(13)。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柱(3)的高度大于床板(I)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η型支撑架(2)的高度大于床板转动轴(6)端至床尾端的长度。专利摘要多功能康复治疗床,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由床板、n型支撑架、长柱和顶架构成,长柱与n型支撑架通过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床板中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伸出床板与T型连接件固定连接;长柱顶端固安装有顶架,顶架两端安装有绳孔;两n型支撑架靠床头端的横杆间固定安装有长横杆,两n型支撑架靠床尾端的横杆间活动安装有两根短横杆;所述转动轴、长横杆、短横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床板自转动轴端至床尾端安装有两L型转动板,L型转动板位于转动轴端与床板活动连接,L型转动板位于床尾端通过杆件与床板固定;所述L型转动板的竖直板上设有绳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文档编号A61G7/005GK202665854SQ20122036116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康复治疗床,其特征在于:由床板(1)、n型支撑架(2)、长柱(3)和顶架(4)构成,长柱(3)与n型支撑架(2)通过T型连接件(5)固定连接,床板(1)中间活动安装有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两端伸出床板(1)与T型连接件(5)固定连接;长柱(3)顶端固安装有顶架(4),顶架(4)两端安装有绳孔(7);两n型支撑架(2)靠床头端的横杆间固定安装有长横杆(8),两n型支撑架(2)靠床尾端的横杆间活动安装有两根短横杆(9);所述转动轴(6)、长横杆(8)、短横杆(9)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床板(1)自转动轴(6)端至床尾端安装有两L型转动板(10),L型转动板(10)位于转动轴(6)端与床板(1)活动连接,L型转动板(10)位于床尾端通过杆件(11)与床板(1)固定;所述L型转动板(10)的竖直板上设有绳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聪胡梦龙胡黎根
申请(专利权)人:胡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