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020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3:15
一种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包括表面渗透层、吸收层和防渗层,所述吸收层设置于所述表面渗透层和防渗层之间,所述表面渗透层的中部设有凹腔,所述防渗层外侧设有胶粘层,胶粘层外侧覆盖有防粘纸,所述凹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多条弧形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导流槽设为弧形导流槽或多条弧形导流槽连接形成的导流槽组,不仅改善了导流效果,而且使乳垫自然的产生了弧度,更好的贴近皮肤;其次,表面渗透层的左右两侧形成包裹部包覆吸收层两侧边缘,包裹部的端部与防渗层粘接,该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吸收层跑偏,造成表面渗透层与防渗层粘接不牢靠的缺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妇女哺乳期供吸收溢流出来的奶水的乳垫,尤其涉及一种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护乳垫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护乳垫为圆形,没有褶皱,没有导流槽,背部只有一条防滑胶粘贴;第二种护乳垫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橡皮筋形成立体褶皱,护乳垫中有两条竖形的导流槽,背部有两条防滑胶粘贴,但是它们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些缺陷。第一种护乳垫为圆形,没有褶皱,没有导流槽,背部只有一条防滑带,其中的缺陷有护乳垫为圆形平面,没有褶皱,使用时不能很好的贴近皮肤。没有导流槽,吸收效果不佳。背部只有一条防滑带,护乳垫容易滑位。在包装上,采用透明PE,人工成本高,且不环保。第二种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改进护乳垫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橡皮筋形成立体褶皱,护乳垫 中有两条竖形的导流槽,背部有两条防滑带,但是还是存在以下缺陷护乳垫的表层容易与乳头产生摩擦,不能很好的贴近乳房。两条竖形的导流槽,导流效果不佳,还存在着渗透现象。另外,名称为“护乳垫及护乳胸罩”,公告号为CN1206949C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吸收哺乳期妇女乳汁外溢的乳房及乳头护理保健品,其高效吸收层的外层是透气防渗层、内层是护乳吸湿膜。高效吸收层采用木浆及高分子材料制作,其乳头接触部设有凹槽,护乳吸湿膜采用无纺布网面或干爽网面制作,护乳吸湿膜面上设有速渗压纹或速渗打孔压纹。该技术虽然公开了在所述护乳吸湿膜上形成有凹槽,但其并没有说明吸湿膜面上设有速渗压纹或速渗打孔压纹的分布形状。速渗压纹或速渗打孔压纹分布的位置不同其导流效果也明显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吸收效果极佳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表面渗透层、吸收层和防渗层,所述吸收层设置于所述表面渗透层和防渗层之间,所述表面渗透层的中部设有凹腔,所述防渗层外侧设有胶粘层,胶粘层外侧覆盖有防粘纸,所述凹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多条弧形导流槽。本技术提供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导流槽的内侧与所述凹腔相对。所述凹腔上侧的导流槽相互连接形成第一导流槽组,所述凹腔下侧的导流槽相互连接形成第二导流槽组。所述第一导流槽组和第二导流槽组均为一条或多条。所述乳垫的左右沿纵向方向设置有橡皮筋。 所述橡皮筋位于所述表面渗透层与所述吸收层之间。所述橡皮筋位于所述表面渗透层与所述防渗层之间。所述表面渗透层的左右两侧形成包裹部包覆所述吸收层两侧边缘,所述包裹部的端部与所述防渗层粘接。所述弧形导流槽的弧度为10度-180度。所述凹腔为圆形凹腔,所述圆形凹腔的直径范围为10mm-40mm,深度范围为Imm-IOmm0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技术将导流槽设为弧形导流槽或多条弧形导流槽连接形成的导流槽组,不仅改 善了导流效果,而且使乳垫自然的产生了弧度,更好的贴近皮肤;其次,表面渗透层的左右两侧形成包裹部包覆吸收层两侧边缘,包裹部的端部与防渗层粘接,该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吸收层跑偏,造成表面渗透层与防渗层粘接不牢靠,或吸收层露出的缺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再次,在乳垫的左右两侧设置橡筋,再次加强了弧度的形成,不仅能够更好的呵护乳房,同时形成了乳垫的侧漏防护。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流槽组为一条的主视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流槽组为一条的主视图二。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流槽组为多条的主视图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流槽组为多条的主视图二。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切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I和图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的实施例,包括表面渗透层I、吸收层2和防渗层3,所述吸收层2设置于所述表面渗透层I和防渗层3之间,所述表面渗透层I的中部设有凹腔4,所述防渗层3外侧设有胶粘层5,胶粘层5外侧覆盖有防粘纸6,所述凹腔4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多条弧形导流槽7 ;所述弧形导流槽7的内侧与所述凹腔4相对,弧形导流槽7的设置不仅改善了导流效果,而且使乳垫外围收缩,在乳垫上形成弧形凹陷,使用时能够更好的贴近皮肤。参见图6,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乳垫的左右沿纵向方向设置有橡皮筋8。橡皮筋8的加入使得乳垫的两侧收缩,自然形成了 3D立体形状,能够更好的贴近使用者的皮肤,佩戴时更加舒适,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侧漏现象。参见图6,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橡皮筋8位于所述表面渗透层I与所述吸收层2之间。所述橡皮筋8位于所述表面渗透层I与所述防渗层3之间。橡皮筋8可以在乳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多条,将橡皮筋8分别设置在表面渗透层I与吸收层2之间和表面渗透层I与防渗层3之间。这样当添加多条橡皮筋8时,可以将橡皮筋8均匀设置,使得乳垫两侧受力均匀,表面光滑平整,外形更加美观,使用时更加舒适。参见图6,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表面渗透层I的左右两侧形成包裹部11包覆所述吸收层2两侧边缘,所述包裹部11的端部与所述防渗层3粘接。该种结构工艺简单,粘接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吸收层2跑偏,造成表面渗透层I与防渗层3粘接不牢靠,或吸收层2露出的缺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参见图1,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弧形导流槽7的弧度为10度-18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20度。通过该度数的弧形导流槽7,使乳垫在成型时,所产生的弧行凹陷能够更加贴近人体使用范围。参见图I和图6,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凹腔4为圆形凹腔,所述圆形凹腔的直径范围为10mm-40mm,深度范围为Imm-lOmm。设置为此范围可以使乳头容置在所述凹腔4内,基本能够适用于大多数人体,减少了乳头和护乳垫的摩擦,佩戴后对乳垫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凹腔4占用空间适中,使乳垫佩戴后更加美观。参见图6,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胶粘层5为复数个胶粘片,所述防 粘层6为一片覆盖在所有胶粘片上的片状体;使用时可以一次将防粘层6撕下,使用时非常方便。实施例二参见图2至图5,本实施例中乳垫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一相同,唯有导流槽与实施例一中导流槽不同,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本实施例中所述凹腔4上侧的导流槽相互连接形成第一导流槽组9,所述凹腔4下侧的导流槽相互连接形成第二导流槽组10 ;所述第一导流槽组9和第二导流槽组10均为一条或多条。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流槽组9和第二导流槽组10均为一条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导流效果好,并且使乳垫自然的产生了弧度。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流槽组9和第二导流槽组10均为多条时,本技术,外形美观大方,导流效果极佳,再次加强了弧度的形成,不仅能够更好的呵护乳房,同时有助于乳垫的侧漏防护。权利要求1.一种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包括表面渗透层、吸收层和防渗层,所述吸收层设置于所述表面渗透层和防渗层之间,所述表面渗透层的中部设有凹腔,所述防渗层外侧设有胶粘层,胶粘层外侧覆盖有防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多条弧形导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侧漏U型立体乳垫,包括表面渗透层、吸收层和防渗层,所述吸收层设置于所述表面渗透层和防渗层之间,所述表面渗透层的中部设有凹腔,所述防渗层外侧设有胶粘层,胶粘层外侧覆盖有防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多条弧形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川田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