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灭蚊器,其特点是该灭蚊器由灭蚊瓶、孑孓捕集器、灭蚊罩和小球组成,所述灭蚊瓶为瓶口设有翻边的鼓形容器;所述孑孓捕集器为设有直桶的锥形漏斗;所述灭蚊罩为无底碗状的桶节;孑孓捕集器套装在灭蚊瓶内,其缘口搁置在翻边上,小球设置在灭蚊瓶的锥形漏口上,与锯形齿口配合密封漏口,灭蚊罩扣合在灭蚊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生态灭蚊,低碳环保,填补了现有灭蚊技术的不足,可广泛使用在生活小区的绿地里,降低蚊子密度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灭蚊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虫害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蚊子习性的生态灭蚊器。
技术介绍
在夏天,蚊子严重干忧人们休息和健康,从而研制生产了一些灭蚊器,如电蚊拍、灭蚊灯和蚊香、电蚊香以及一些化学合成的防蚊制剂。然而,蚊香、电蚊香以及一些化学合成的防蚊制剂一般只是驱赶蚊子,不能将其杀死或消灭,尤其是蚊香和电蚊香,使用时必须置于上风位,以蚊香的烟气来驱赶蚊子,同时人也吸入了一定量的烟气,一旦风向改变,人虽不受烟熏,但蚊子就会来叮咬;电蚊拍必须发现目标,才能追杀,对黑暗处飞舞的蚊子,电蚊拍也无能为力。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蚊子的习性来阻杀蚊子的幼卵或孑孓,从根源上消灭蚊子,以降低蚊子的密度来减少蚊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填补现有灭蚊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生态灭蚊器,采用诱导雌蚊产卵的生态环境,使卵变成孑孓,孑孓变成蚊子后,将蚊子杀死,结构简单,生态灭蚊,低碳环保,填补了现有灭蚊技术的不足,可广泛使用在生活小区的绿地里,降低生活小区的蚊子密度效果非常明显,使用方便,造价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灭蚊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灭蚊器,其特点是该灭蚊器由灭蚊瓶、孑孓捕集器、灭蚊罩和小球组成,所述灭蚊瓶为瓶口设有翻边的鼓形容器;所述孑孓捕集器为设有直桶的锥形漏斗,其漏口上设有锯形齿口,所述直桶的一端设有缘口 ;所述灭蚊罩为无底碗状的桶形短节;孑孓捕集器套装在灭蚊瓶内,其缘口搁置在翻边上,小球设置在灭蚊瓶的锥形漏口上,其球面与锯形齿口配合密封漏口,灭蚊罩设置在灭蚊瓶上,其端口与翻边扣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生态灭蚊,低碳环保,填补了现有灭蚊技术的不足,可广泛使用在生活小区的绿地里,灭蚊效果非常显著,尤其适用于城市、乡镇、小区、公园、学校和幼儿园以等有蚊害的场所,阻杀蚊后代,降低蚊子密度,而且使用方便,造价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灭蚊装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孑孓捕集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I,本技术由灭蚊瓶I、孑孓捕集器2、灭蚊罩3和小球4组成,所述灭蚊瓶I为瓶口设有翻边11的鼓形容器;所述孑孓捕集器2为设有直桶22的锥形漏斗;所述灭蚊罩3为无底碗状的桶形短节;孑孓捕集器2套装在灭蚊瓶I内,其缘口 21搁置在翻边11上,小球4设置在灭蚊瓶I的锥形漏口上,其球面与锯形齿口 23配合密封漏口,灭蚊罩3设置在灭蚊瓶I上,其端口与翻边11扣合。参阅附图2,所述孑孓捕集器2为设有直桶22的锥形漏斗,其漏口上设有锯形齿口23,所述直桶22的一端设有缘口 21。参阅附图3,本技术是这样使用和捕杀蚊子的利用蚊子产卵、卵孵化成孑孓、孑孓变蛹,蛹羽化成蚊的过程都离不开水的自然规律,在孑孓捕集器2内营造一个避风、半暗、温馨、宽松的产卵环境。将灭蚊瓶I内灌入自来水5后放置在避风、半暗或绿地空旷处,诱导雌蚊9从灭蚊罩3的端口进入孑孓捕集器2内的水面上产卵6,卵6变成孑孓7, 利用孑孓7通常浮于水面,当其巡视领地、觅食或声音、震动以及光亮变化等潜入孑孓捕集器2的锥形漏口周围,孑孓7顺着小球4与锯形齿口 23的缝隙中进入灭蚊瓶I与孑孓捕集器2之间的空间和水域,在这水域里孑孓7变蛹后羽化成蚊8,蚊8丧失潜泳能力,100%无逆向逃逸可能而困于灭蚊瓶I与孑孓捕集器2形成的迷宫空间内,一星形期后因无食物而饿亡。本技术平时只需适当补充自来水,无需关注和管理,使用三个月后清除灭蚊瓶I和孑孓捕集器2内的青苔即可,以保持锯形齿口 23的缝隙通畅。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凡为本技术等效实施,均应包含于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生态灭蚊器,其特征在于该灭蚊器由灭蚊瓶(I)、孑孓捕集器(2)、灭蚊罩(3)和小球(4)组成,所述灭蚊瓶(I)为瓶口设有翻边(11)的鼓形容器;所述孑孓捕集器(2)为设有直桶(22)的锥形漏斗,其漏口上设有锯形齿口(23),所述直桶(22)的一端设有缘口(21);所述灭蚊罩(3)为无底碗状的桶形短节;孑孓捕集器(2)套装在灭蚊瓶(I)内,其缘口(21)搁置在翻边(11)上,小球(4)设置在灭蚊瓶(I)的锥形漏口上,其球面与锯形齿口(23 )配合密封漏口,灭蚊罩(3 )设置在灭蚊瓶(I)上,其端口与翻边(11)扣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灭蚊器,其特点是该灭蚊器由灭蚊瓶、孑孓捕集器、灭蚊罩和小球组成,所述灭蚊瓶为瓶口设有翻边的鼓形容器;所述孑孓捕集器为设有直桶的锥形漏斗;所述灭蚊罩为无底碗状的桶节;孑孓捕集器套装在灭蚊瓶内,其缘口搁置在翻边上,小球设置在灭蚊瓶的锥形漏口上,与锯形齿口配合密封漏口,灭蚊罩扣合在灭蚊瓶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生态灭蚊,低碳环保,填补了现有灭蚊技术的不足,可广泛使用在生活小区的绿地里,降低蚊子密度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灭蚊装置。文档编号A01M1/10GK202664064SQ2012203172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佳颖, 韦丽君 申请人:刘佳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灭蚊器,其特征在于该灭蚊器由灭蚊瓶(1)、孑孓捕集器(2)、灭蚊罩(3)和小球(4)组成,所述灭蚊瓶(1)为瓶口设有翻边(11)的鼓形容器;所述孑孓捕集器(2)为设有直桶(22)的锥形漏斗,其漏口上设有锯形齿口(23),所述直桶(22)的一端设有缘口(21);所述灭蚊罩(3)为无底碗状的桶形短节;孑孓捕集器(2)套装在灭蚊瓶(1)内,其缘口(21)搁置在翻边(11)上,小球(4)设置在灭蚊瓶(1)的锥形漏口上,其球面与锯形齿口(23)配合密封漏口,灭蚊罩(3)设置在灭蚊瓶(1)上,其端口与翻边(11)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颖,韦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刘佳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