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721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属于电能变换领域,用于将波动的、较低的直流电压转化为幅值和频率恒定的交流电压。在原有逆变器和滤波电感的基础上,在直流侧增加二极管,双绕组变压器和滤波电容,不增加额外的功率开关器件,利用逆变器的直通状态实现直流电压的升压和稳压控制;加入交流电压检测电路,偏置电路,直流电压检测电路,低通滤波电路,主控制器以及隔离驱动电路,结合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双闭环的控制策略,同时实现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幅值恒定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直流电压利用率高以及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属于电能变换领域,用于将光伏发电源等具有波动性的较低直流电源转化为幅值和频率恒定的交流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因其不消耗地球化石能源、对环境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最有竞争力的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途径,获得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由于可再生发电源输出的电能形式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波动较大,难以直接为负载供电,为此需要结合相应的电能变换技术来获得满足独立供电要求的电能形式。在目前的解决方案中,对于光伏发电系统,其输出为直流形式,一种方案是采用直流-直流-交流的两级式结构实现平稳的交流电能输出。这种结构中直流侧增加的开关变换器造成系统损耗增加,效率和可靠性均有所下降。另一种方案是采用Z源型逆变器,在直流发电源和传统逆变器中间串接由两个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交叉阻抗网络,利用逆变器的直通状态对电感进行储能,在非直通状态释放,进而间接实现直流电压的升压控制。Z源型逆变器采用单级结构同时实现直流侧的升压控制和交流侧的逆变控制,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这种方案直流升压比有限,在直流升压比较大时,需要较大的直通占空比,造成对交流侧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造成不良影响,另外,Z源型逆变器需要两个储能电感和两个滤波电容,造成成本和体积均有所增加,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用于将光伏发电源等具有波动性的较低直流电源转化为幅值和频率恒定的交流电源,以解决现有包含可再生发电源的交流逆变电源的效率低、结构复杂等问题。一种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其组成包括直流正极输入端的二极管(I),变压器(2 ),滤波电容(3),逆变器(4),滤波电感(5),交流滤波电容(6),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偏置电路(8),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低通滤波电路(10),主控制器(11)以及隔离驱动电路(12); 所述的二极管(I)的正极与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二极管(I)的负极与变压器(2)的输入端相连,变压器(2)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正极输入端相连,变压器(2)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容(3)的一端相连,滤波电容(3)的另一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负极输入端以及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相连,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电感(5)的一端相连,滤波电感(5)的另一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一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一个交流输出端与负载相连,逆变器(4)的第二输出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另一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另一个交流输出端与负载相连,;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入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两端相连,用于检测交流输出电压,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出端与偏置电路(8)的输入端相连,将采集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信号提高到始终大于零,偏置电路(8)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第一输入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正极输入端相连,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第二输入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负极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逆变器(4)的直流输入电压,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滤除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的高频脉冲,获得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中的直流分量,低通滤波电路(10)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主控制器(11)的输出端与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相连,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用于驱动逆变器(4)的各个功率器件工作。所述的变压器(2)包括绕组Wl和绕组W2,所述的绕组Wl和绕组W2缠绕在同一个闭合的磁环上,绕组Wl和绕组W2的同名端相连作为所述变压器(2)的输入端,绕组Wl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变压器(2)的第一输出端,绕组W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变压器(2)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的逆变器(4)由第一桥臂(41)和第二桥臂(42)组成,第一桥臂(41)和第二桥臂(42)并联,所述的第一桥臂(41)由第一开关管V1和第二开关管V2串联构成,所述的第二桥臂(42)由第三开关管V3和第四开关管V4串联构成,第一桥臂(41)中第一开关管V1和第二开关管V2的连接点作为所述的逆变器(4)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桥臂(42)中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V4的连接点作为所述的逆变器(4)的第二输出端。 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直流-交流逆变器的直流侧加入变压器,并结合交流电压闭环控制算法,采用一级电路结构和更少的储能元件同时实现了直流电压的升压、稳压控制以及将直流形式的电能转化为幅值和频率固定的交流电源,实现为负载提供稳定可靠的交流电能,由于无需增加直流-直流逆变环节,减少了开关器件的数量,因此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损耗、体积和成本,具有结构紧凑以及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直通状态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非直通状态的原理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产生直通状态的正弦波脉宽调制算法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I至图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图I为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原理图,其组成包括直流正极输入端的二极管(1),变压器(2),滤波电容(3),逆变器(4),滤波电感(5),交流滤波电容(6),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偏置电路(8),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低通滤波电路(10),主控制器(11)以及隔离驱动电路(12); 所述的二极管(I)的正极与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二极管(I)的负极与变压器(2)的输入端相连,变压器(2)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正极输入端相连,变压器(2)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容(3)的一端相连,滤波电容(3)的另一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负极输入端以及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相连,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电感(5)的一端相连,滤波电感(5)的另一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一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一个交流输出端与负载相连,逆变器(4)的第二输出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另一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另一个交流输出端与负载相连,; 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入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两端相连,用于检测交流输出电压,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出端与偏置电路(8)的输入端相连,将采集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信号提高到始终大于零,偏置电路(8)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第一输入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正极输入端相连,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第二输入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负极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逆变器(4)的直流输入电压,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滤除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的高频脉冲,获得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中的直流分量,低通滤波电路 (10)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主控制器(11)的输出端与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相连,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用于驱动逆变器(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直流正极输入端的二极管(1),变压器(2),滤波电容(3),逆变器(4),滤波电感(5),交流滤波电容(6),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偏置电路(8),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低通滤波电路(10),主控制器(11)以及隔离驱动电路(12);所述的二极管(1)的正极与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二极管(1)的负极与变压器(2)的输入端相连,变压器(2)的第一输出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正极输入端相连,变压器(2)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容(3)的一端相连,滤波电容(3)的另一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负极输入端以及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相连,逆变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滤波电感(5)的一端相连,滤波电感(5)的另一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一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一个交流输出端与负载相连,逆变器(4)的第二输出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另一端相连作为所述的T源型交流逆变电源的另一个交流输出端与负载相连;????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入端与交流滤波电容(6)的两端相连,用于检测交流输出电压,交流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出端与偏置电路(8)的输入端相连,将采集到的交流输出电压信号提高到始终大于零,偏置电路(8)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第一输入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正极输入端相连,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第二输入端与逆变器(4)的直流负极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逆变器(4)的直流输入电压,直流电压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滤除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的高频脉冲,获得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中的直流分量,低通滤波电路(10)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1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主控制器(11)的输出端与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相连,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与逆变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用于驱动逆变器(4)的各个功率器件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宣南张卓林毛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