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707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包括转换机构、控制装置、箱体,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均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设有备用电源端子与常用电源端子,底板的另一端设有并联端子,并联端子通过接线母排分别与右连电片、左连电片连接,且右连电片与备用电源端子两者之间设有断路器,左连电片与常用电源端子之间同样设有断路器,左连电片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在连接片的一端,连接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有右连电片,且左连电片的位置与常用电源端子相对应,连接片通过旋转轴与底板可旋转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开关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供电场所需要不断电才能正常运行,t匕如消防、医院、广播电视等。当常用电源出现断电时就需要迅速转接到备用电源上,这是就需要用到转换开关,转换开关是可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转换到另一电源的电器,当常用电源供电正常时,控制装置使转换机构将常用电源和负载之间导通,在常用电源断电或有故障时,控制装置使转换机构将备用电源和负载之间导通,利用备用电源供电,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转换结构结构复杂,且连接电缆均位于开关箱体的外部,当需要安装转换开关时,再将连接电缆接入所需的位置,且存在转换不够迅速,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等 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体积较小,省工省料且转换时间大幅算缩短的新型转换开关,尤其适合于使用精密仪器的用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包括转换机构、控制装置、箱体,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均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设有备用电源端子与常用电源端子,底板的另一端设有并联端子,并联端子通过接线母排分别与右连电片、左连电片连接,且右连电片与备用电源端子两者之间设有断路器,左连电片与常用电源端子之间同样设有断路器,左连电片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在连接片的一端,连接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有右连电片,且左连电片的位置与常用电源端子相对应,右连电片的位置与备用电源端子相对应,连接片通过旋转轴与底板可旋转连接。进一步,所述旋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继电器,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驱动电机、继电器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手动按键连接,所述手动按键设在箱体上进一步,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条形散热孔。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侧面还设有保险管盒。进一步,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瞭望窗。进一步,所述转换机构位于控制装置的下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连电片与右连电片之间的力矩大幅度减小,这样就实现了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转换时所需用时间大幅度缩短,可毫秒级转换,大大开拓了精密用户,采用二进一出的方式,包括采样线缆在内所有装置均设在箱体内,客户省去了短接下口的工序,省工且省材料,且整体结构的体积大幅减小,可使成套箱柜体积缩小,减少储存和运输的麻烦,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换开关中的转换机构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换开关中的控制装置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换开关中的箱体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右连电 片;3、左连电片;4、旋转轴;5、接线母排;6、并联端子;7、备有电源端子;8、常用电源端子;9、断路器;10、连接片;11、连接轴;12、控制电路板;13、继电器;14、瞭望窗;15、指示灯;16、手动按键;17、控制底板;18、散热孔;19、保险管盒;20、箱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包括转换机构、控制装置、箱体20,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均位于箱体20的内部,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I的一端设有备用电源端子7与常用电源端子8,底板I的另一端设有并联端子6,并联端子6通过接线母排5分别与右连电片2、左连电片3连接,且右连电片2与备用电源端子7两者之间设有断路器9,左连电片3与常用电源端子8之间同样设有断路器3,左连电片3通过连接轴11可旋转连接在连接片10的一端,连接片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1可旋转连接有右连电片2,且左连电片3的位置与常用电源端子8相对应,右连电片2的位置与备用电源端子7相对应,连接片10通过旋转轴4与底板I可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轴4与驱动电机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12以及继电器13,所述控制电路板12分别与驱动电机、继电器13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2与手动按键16连接,所述手动按键设在箱体20上。所述箱体20的顶端设有指示灯15,所述指示灯15与控制电路板12连接。所述箱体20的侧面设有条形散热孔。所述箱体20的侧面还设有保险管盒19。所述箱体20的顶端设有瞭望窗14。所述转换机构位于控制装置的下端。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包括转换机构、控制装置、箱体(20),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均位于箱体(20)的内部,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I)的一端设有备用电源端子(7)与常用电源端子(8),底板(I)的另一端设有并联端子(6),并联端子(6)通过接线母排(5)分别与右连电片(2)、左连电片(3)连接,且右连电片⑵与备用电源端子(7)两者之间设有断路器(9),左连电片(3)与常用电源端子(8)之间同样设有断路器(3),左连电片(3)通过连接轴(11)可旋转连接在连接片(10)的一端,连接片(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1)可旋转连接有右连电片(2),且左连电片(3)的位置与常用电源端子(8)相对应,右连电片(2)的位置与备用电源端子(7)相对应,连接片(10)通过旋转轴(4)与底板(I)可旋转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与驱动电机连接,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12)以及继电器(13),所述控制电路板(12)分别与驱动电机、继电器(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2)与手动按键(16)连接,所述手动按键设在箱体(20)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的顶端设有指示灯(15),所述指示灯(15)与控制电路板(1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的侧面设有条形散热孔。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的侧面还设有保险管盒(19)。7.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的顶端设有瞭望窗(14)。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位于控制装置的下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包括转换机构、控制装置、箱体,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均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一端设有备用电源端子与常用电源端子,底板的另一端设有并联端子,并联端子通过接线母排分别与右连电片、左连电片连接,且右连电片与备用电源端子两者之间设有断路器,左连电片与常用电源端子之间同样设有断路器,左连电片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在连接片的一端,连接片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可旋转连接有右连电片,且左连电片的位置与常用电源端子相对应,连接片通过旋转轴与底板可旋转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转换开关,包括转换机构、控制装置、箱体(20),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转换机构与控制装置均位于箱体(20)的内部,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端设有备用电源端子(7)与常用电源端子(8),底板(1)的另一端设有并联端子(6),并联端子(6)通过接线母排(5)分别与右连电片(2)、左连电片(3)连接,且右连电片(2)与备用电源端子(7)两者之间设有断路器(9),左连电片(3)与常用电源端子(8)之间同样设有断路器(3),左连电片(3)通过连接轴(11)可旋转连接在连接片(10)的一端,连接片(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11)可旋转连接有右连电片(2),且左连电片(3)的位置与常用电源端子(8)相对应,右连电片(2)的位置与备用电源端子(7)相对应,连接片(10)通过旋转轴(4)与底板(1)可旋转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金山孙会杰范金亮常燕郡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电华利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