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507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手表,该防水手表通过在上盖与上壳体圈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包括环状的主体部及沿环状主体部一端向环内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上盖设有与该延伸部适配的凹槽,从而延伸部可插入该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抵接,上盖的其他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主体部与上壳体圈的内壁抵接。较之传统的环状密封圈,由于延伸部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水从上盖、密封圈及上壳体圈之间的缝隙渗入,从而上述防水手表的密封设计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手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表,一般由底盖、透明上盖配合在底盖和上盖之间的环状壳体三个部分组成手表外壳。外壳内设置机芯、指针及表盘。上盖与环状壳体之间紧密固定,机芯、指针及表盘由底盖方向装入后固定与外壳内,最后装底盖密封固定。这种手表因上盖、底盖及环状壳体之间独立设计,在组装的时候需要同时保证上盖与环状壳体、底盖与环状壳体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要求较高,只要其中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空气、灰尘或水就可能进入,影 响手表的性能和寿命。通过在底盖与环状壳体之间、上盖与环状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达到防水密封效果。但传统的密封圈一般环状结构,设置底盖与环状壳体之间及上盖与环状壳体之间,空气、灰尘或水还是会从组装的间隙渗透,防水密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水密封效果较好的防水手表。—种防水手表,包括环状壳体、上壳体圈、上盖、下壳体圈及底盖,所述上壳体圈与所述环状壳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圈与所述环状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下壳体圈密封连接;此外,所述防水手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圈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环状的主体部及沿环状主体部一端向环内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环状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圈之间配合形成环状的限位槽,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可匹配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抵接;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延伸部适配的凹槽,所述延伸部可插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抵接,所述上盖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上壳体圈的内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圈连接的一端向外设有三级台阶结构,所述上壳体圈与所述三级台阶结构的最低级台阶密封连接,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三级台阶结构的第二级台阶密封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三级台阶结构的最高级台阶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所述环状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圈之间的第二密封圈,所述下壳体圈与所述环状壳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圈为O形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圈连接的一端向内设有二级台阶结构;所述下壳体圈与所述环状壳体连接的一端设有二级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收容于所述环状壳体的二级台阶结构与所述下壳体圈的二级台阶结构之间且与所述环状壳体及所述下壳体圈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所述底盖与下壳体圈之间的第三密封圈,所述底盖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下壳体圈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圈与所述底盖抵接的一端为二级台阶结构,所述底盖的一侧与所述二级台阶结构的底面抵接,所述底盖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二级台阶结构的内壁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圈的二级台阶结构的内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三密封圈受所述底盖及所述下壳体圈的抵接力可部分陷入所述缺口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盖的两端面呈梯型,所述第三密封圈受所述底盖及所述下壳体圈的抵接力可变形而与所述梯型的端面适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所述环状壳体、所述上壳体圈、所述上盖、所述下壳体圈及所述底盖之间的表芯、表盘及指针。 上述防水手表通过在上盖与上壳体圈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包括环状的主体部及沿环状主体部一端向环内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上盖设有与该延伸部适配的凹槽,从而延伸部可插入该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内壁抵接,上盖的其他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主体部与上壳体圈的内壁抵接。较之传统的环状密封圈,由于延伸部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水从上盖、密封圈及上壳体圈之间的缝隙渗入,从而上述防水手表的密封设计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I为一实施方式的防水手表的剖视图;图2为图I中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环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环状壳体与上壳体圈的配合的示意图;图5为图I中下壳体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中下壳体圈与底盖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I所不,一实施方式的防水手表100包括环状壳体110、上壳体圈120、上盖130、下壳体圈140及底盖150。上壳体圈120与环状壳体110的一端密封连接。下壳体圈140与环状壳体110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环状壳体110配合上壳体圈120、上盖130、下壳体圈140及底盖150形成整个防水手表100的外壳,外壳内设有收容表芯、表盘及指针的收容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壳体圈120与上盖1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60。请结合图2,第一密封圈160包括环状的主体部162及沿环状主体部162—端向环内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64。请参图3,环状壳体110与上壳体圈120连接的一端向外设有三级台阶结构112。上壳体圈120与三级台阶结构112的最低级台阶112a密封连接。第一密封圈160的主体部162远离延伸部164的一端与三级台阶结构112的第二级台阶112b密封连接。上盖130与三级台阶结构112的最高级台阶112c密封抵接。 请结合图4,环状壳体110与上壳体圈120之间配合形成环状的限位槽114。主体部162远离延伸部164的一端可匹配插入限位槽114内与限位槽114的内壁抵接。上盖130的两端设有与延伸部164适配的凹槽132。延伸部164可插入凹槽132内与凹槽132的内壁抵接。上盖130的两端与两侧表面连接的部分呈钝角设置,从而上盖130与最高级台阶112c接触部形成一空隙134。第一密封圈160在受到上壳体圈120与上盖130的抵触力后会产生弹性变形,主体部162的部分变形进入空隙134中,从而主体部162与上盖134及环状壳体110之间为非直线抵接,可以有效避免水分渗入。请结合图5,环状壳体110与下壳体圈140连接的一端向内设有二级台阶结构116。下壳体圈140与环状壳体110连接的一端也设有二级台阶结构142。二级台阶结构142的台阶壁142a及142b可分别与环状壳体110的端部及内壁抵接。进一步,与环状壳体110内壁抵接的台阶壁142b上设有抵触件144,下壳体圈140通过抵触件144与环状壳体Iio的内壁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壳体110与下壳体圈14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70。下壳体圈140与环状壳体110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170抵接。第二密封圈为O形圈。第二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手表,包括环状壳体、上壳体圈、上盖、下壳体圈及底盖,所述上壳体圈与所述环状壳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圈与所述环状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下壳体圈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手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圈与所述上盖之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环状的主体部及沿环状主体部一端向环内侧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环状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圈之间配合形成环状的限位槽,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可匹配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抵接;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延伸部适配的凹槽,所述延伸部可插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抵接,所述上盖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上壳体圈的内壁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亚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