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地域环境下的公众健康防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679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适应多地域环境下的公众健康防控装置及方法,该终端能够自动接入不同的公共通信网络以便及时的将体温、心率等生理参数传送到远程健康防控中心,保持实时在线监测。该装置包括如下三个部分: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无线通信设备和网关;其中,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包括体温传感模块、心率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和供电模块;无线通讯设备包括WiFi接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3G模块和供电模块;网关包括以太网接口、控制处理单元、3G模块和供电模块;应对突发重大传染性疫情,利用单一的WiFi无线接入技术,结合传感器技术采集多项生理信号的能力,通过异构无线网络协同传输,对流动性公众人群进行实时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基于传感器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微型化、便携式的新型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在重大传染性疫情爆发性流行下,根据流动性社会公众处于不同的活动范围,该终端能够自动接入不同的公共通信网络以便及时的将体温、心率等生理参数传送到远程健康防控中心,保持实时在线监测。具有多网通信的特点,属于无线通信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传染性疾病因病原体的变异而时常出现爆发性流行。如1918年西班牙甲型流感、2009年墨西哥猪流感(甲型HlNl流感,又称甲流),造成了全球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0年统计2009年共造成全球约50万人感染“甲流”,死亡约5000人。如此大的流行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严密的防控突发的传染性疾病是各国各级政府的首要职责。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重大传染性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并没有得到减轻,曾经的非典、甲流等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生理健康。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由于发病危险性高、突发性强,故而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举措,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公众身体的异常症状是对公众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关键。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这个体系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对症状不构成留院治疗仅需居家隔离观察的公众监测,这些监测对象是高危人群,及时了解他们的症状对于缓解疫情的蔓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部分人群数量庞大并且户外流动性高,单靠疾控人员手工收集被监测对象的人体基本信息(体温、心率等)是相当困难的,更加无法实时监控的。因此为了对流动性公众的基本生理参数信息进行实时的远程监测,让公众健康得到更好的监护,尤其对一些高危人群采用远程实时动态监测,从而控制疫情的蔓延。对需隔离的公众人群进行远距离实时监控,避免监测对象与健康防控人员接触,减少传染概率,又能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的情况,设计一种应对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实时监测系统很有必要,是防控突发重大传染行疾病的有效方法,这对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公众监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先进科技在医学检测仪器上的应用,为有效地诊断公众的病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医学诊断的需要。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医用检测仪器通常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使用时需要同检测对象近距离接触,检测对象不能随便活动,一般不适应于对大范围的高危传染病感染者进行监护,更不适用于地理位置分散但需要实时监测的公众人群。因此,通过异构无线网络协同,在泛在网络环境下实现WLAN与3G网络的无缝连接,有利于健康防控中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掌握被监测者的信息,从而为采取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该方案对于防控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疫情蔓延,是十分可行且具有国家战略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从国家防控突发传染性疫情的战略意义出发,根据控制疫情蔓延的临床医学需求,设计低功耗、微型化、便携式的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自动将使用者的多项生理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无缝连接,保持实时在线地传送至远程健康防控中心,从而实现了对多地域环境下人群的动态监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公众健康防控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传感器技术,采集多项生理信号,通过单一的WiFi无线技术即可接入到不同的公共通信网络,对公众人群进行实时统一的动态监测。该装置包括如下三个部分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无线通信设备和网关;其中,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包括体温传感模块、心率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和供电模块;无线通讯设备包括WiFi接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3G模块和供电模块;网关包括以太网接口、控制处理单元、3G模块和供电模块; 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有两组,其中一组通过无线AP接无线局域网,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的另一组通过无线通信设备接公共数据网,监护人员的信息分别通过无线局域网和公共数据网与网关连接,网关的另一端连接健康防控中心。所述的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包括体温传感模块、心率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和供电模块;体温传感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接电路补偿器,电路补偿器的输出端接数据处理模块中的调理电路,调理电路的输出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输出端接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心率传感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导联电极、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工作陷波器、后置放大器、信号整流器,信号整流器的输出端接数据处理模块中的调理电路。本专利技术的适应多地域环境下的公众健康信息的采集装置的信息的采集方法,应对突发重大传染性疫情,利用单一的WiFi无线接入技术,结合传感器技术采集多项生理信号的能力,通过异构无线网络协同传输,对流动性公众人群进行实时的监测; 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监测应用过程 1.)当公众处于隔离区内时随身携带的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利用该终端上的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自动连接到无线AP点,体温传感模块和心率传感模块自动采集心率,体温等多项生理参数信号,然后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按照预先定义的数据格式进行处理封装,通过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发送至无线AP点,最后通过无线局域网汇聚传输到健康防控中心的网关接收数据,健康防控中心通过网关的以太网接口接收数据; 2.)当公众处于隔离区外时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利用该终端上的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自动和公众人群随身携带的无线通讯设备中的WiFi接入模块进行无线连接,体温传感模块和心率传感模块自动采集心率,体温等多项生理参数信号,然后采集到的传感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模块按照预先定义的数据格式进行处理封装,通过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发送到无线通讯设备上;数据经过无线通讯设备的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处理以后利用3G模块将数据通过公共通信网络传输至远程的健康防控中心,健康防控中心通过网关的3G模块接收数据。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应对重大传染性疫情并且充分满足公众人群移动性生活需求的实时监测需求,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微型化、便携式的新型生理参数(体温、心率等)采集终端,利用WIFI无线接入方式和公共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一方面对需要隔离的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避免了监测对象与医护人员的接触,减少了疫情传染概率,另一方面对不需要隔离的监测对象在满足其生活的移动性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远程实时监测。这对突发传染性疫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采取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的依据。附图说明图I是一种适应多地域环境下的公众健康防控应用方法及其装置示意图, 图2是公众健康防控监测应用方法结构流程图, 图3是公众健康防控监测应用方法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多生理信号采集终端结构组成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公众健康防控应用方案适合以下两个应用场景,如图I所示 O当使用者在指定场所接受隔离时,随身携带的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将优先通过WiFi连接到所在环境中的无线AP点,实时采集心率、体温等多项生理参数信号发送到无线AP点,然后通过无线局域网传输至健康防控中心的数据库。2)当使用者不需要接受隔离时,随身携带的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将会把生理参数信号发送至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例如手机、PDA等,通讯设备利用3G网络将数据通过公共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多地域环境下的公众健康信息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如下三个部分: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无线通信设备和网关;其中,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包括体温传感模块、心率传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低功耗WiFi射频模块和供电模块;无线通讯设备包括WiFi接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3G模块和供电模块;网关包括以太网接口、控制处理单元、3G模块和供电模块;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有两组,其中一组通过无线AP接无线局域网,多生理参数采集终端的另一组通过无线通信设备接公共数据网,监护人员的信息分别通过无线局域网和公共数据网与网关连接,网关的另一端连接健康防控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荣王健辉曾锦程邵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