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380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包括开关筒和位于所述开关筒内的按键、面板、电路板、弹簧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的开关块,所述开关块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各开关块相互之间有间隔,所述开关块包括主开关块和次开关块,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接触或有间隙,所述次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通过连接件接触或有间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次开关块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键控制开关组结构简单、成本低,只单一的一个按键就可以控制多个开关的断开和闭合,进而控制整体开关组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档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组,特别是涉及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
技术介绍
目前单一开关很难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控制,于是出现了多开关独立控制或多开关相互配合控制的开关组,但是像多开关相对独立设置这种结构所占用的空间就比较大,难在小型机构中实现应用。另外还有如按钮加旋钮组合式开关,利用按钮来控制开关的开断,利用旋钮来调节档位,这种组合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只单一的一个按键就可以控制多个开关的断开和闭合,进而控制整体开关组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档位的一键控制开关组。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包括开关筒和位于所述开关筒内的按键、面板、电路板、弹簧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的开关块,所述开关块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各开关块相互之间有间隔,所述开关块包括主开关块和次开关块,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接触或有间隙,所述次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通过连接件接触或有间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次开关块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还可以是所述次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的连接件为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上表面与所述按键下表面接触,所述连接盖下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次开关块位置对应,所述立柱与所述开关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各立柱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所述主开关块顶端伸出所述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下方设置环形挡,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盖下表面相抵,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环形挡外,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电路板上表面固定。所述按键一侧端部下表面与所述连接盖一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按键另一侧下表面与所述连接盖的另一侧上表面接触。所述按键上端设置开关帽,所述开关帽的下方设置阻挡脚片,所述开关帽的顶端伸出所述面板上方。所述面板中央设置孔洞,所述开关帽顶端伸出所述孔洞,所述孔洞的尺寸小于所述阻挡脚片的外径。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由于包括开关筒和位于所述开关筒内的按键、面板、电路板、弹簧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的开关块,所述开关块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各开关块相互之间有间隔,所述开关块包括主开关块和次开关块,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接触或有间隙,所述次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通过连接件接触或有间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次开关块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单一的按键向下不同的行程同时控制主开关块和各次开关块处于通电或断电状态,实现单一的按键就可以控制整体开关组的开启和关断,而且控制整体开关组的不同档位,结构相对简单,而且成本比较低,而且占用空间不大,操作简单。附图说明意图。 图I本技术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实施例次开关块断开状态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实施例次开关块接触状态示意图。图3本技术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实施例主开关块和次开关块均开启状态示图号说明I…开关筒4…电路板7…次开关块10…环形挡2…按键 3…面板5…弹簧 6…主开关块8…连接盖 9…立柱11…开关帽 12…阻挡脚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的图I至图3对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请参考图I至图3,包括开关筒I和位于所述开关筒I内的按键2、面板3、电路板4、弹簧5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按键2下方的开关块,所述开关块均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各开关块相互之间有间隔,所述开关块包括主开关块6和次开关块7,所述主开关块6与所述按键2之间接触或有间隙,所述次开关块7与所述按键2之间通过连接件接触或有间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主开关块6与所述次开关块7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主开关块6和次开关块7与按键2之间的接触均处于留有间隙状态,向下压按键2,按键2下行与主开关块6接触,使得主开关处于战术点亮模式,然后进一步向下压按键2,按键2继续下行使得连接件与高度最高的次开关块7接触,此时,主开关块6使得主开关处于闭合通电模式,而时,高度最高的次开关块7处于闭合通电状态,按键2继续下行,其次高度的次开关块7与立柱9接触,次开关块7形成的次开关处于闭合通电模式,依次直至最矮的次开关块7与连接件接触,使得整体开关组中的所有开关块均处于闭合状态,整体开关组达到最大档位状态,这样通过不同的阻尼变化进而调节开关组的档位。而不使用时,向下按按键2,取消锁定,在弹簧5的作用下按键2和连接件上行,恢复原位,主开关块6和各次开关块均未接触按键或连接件,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的状态使得整体开关组处于断电状态。这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单一的按键2向下不同的行程同时控制主开关块6和各次开关块7处于通电或断电状态,实现单一的按键2就可以控制整体开关组的开启和关断,而且控制整体开关组的不同档位,结构相对简单,而且成本比较低,而且占用空间不大,操作简单。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请参考图I至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次开关块7与所述按键2之间的连接件为连接盖8,所述连接盖8的上表面与所述按键2下表面接触,所述连接盖8下方设置有立柱9,所述立柱9与所述次开关块7位置对应,所述立柱9与所述开关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各立柱9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所述主开关块6顶端伸出所述连接盖8。这样,按键2下行时带动主开关块6和连接盖8同时下行,而立柱9则向下行进而与各次开关块7接触使得该开关块处于闭合通电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盖8的下方设置环形挡10,所述弹簧5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盖8下表面相抵,所述弹簧5位于所述环形挡10外,所述弹簧5的底端与所述电路板4上表面固定。这样,弹簧5控制连接件的整体上行并带动按键2上行或在按键2下行的过程中蓄能。还可以是所述按键2 —侧端部下表面与所述连接盖8一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按键2另一侧下表面与所述连接盖8的另一侧上表面接触。这样保证向下按按键2的时候,连接盖8同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立柱9向下移动。本技术的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请参考图I至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按键2上端设置开关帽11,所述开关帽11的下方设置阻挡脚片12,所述开关帽11的顶端伸出所述面板3上方。设置开关帽11的优点是开关帽11的面积比较大,下压比较节省力气,而且操作时比较容易。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面板3中央设置孔洞,所述开关帽11顶端伸出所述孔洞,所述孔洞的尺寸小于所述阻挡脚片12的外径。这样可以实现下压开关帽11而不会影响面板3,面板3阻止灰尘等进入开关组内。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筒和位于所述开关筒内的按键、面板、电路板、弹簧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的开关块,所述开关块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各开关块相互之间有间隔,所述开关块包括主开关块和次开关块,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接触或有间隙,所述次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键控制开关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筒和位于所述开关筒内的按键、面板、电路板、弹簧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按键下方的开关块,所述开关块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各开关块相互之间有间隔,所述开关块包括主开关块和次开关块,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接触或有间隙,所述次开关块与所述按键之间通过连接件接触或有间隙,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主开关块与所述次开关块相互之间高度均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亮罗恺武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